让人又爱又恨的甲咪唑烟酸,除草效果堪比草甘膦,为啥没能普及?_腾讯新闻

让人又爱又恨的甲咪唑烟酸,除草效果堪比草甘膦,为啥没能普及?

01
甲咪唑烟酸的除草优势
①防治禾本科杂草
甲咪唑烟酸可防治大部分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稗草、马唐、牛筋草及狗尾草等。
图片
在登记田间应用时,对于禾本科杂草的防治,可以不用添加精喹禾灵及烯草酮等禾本科除草剂,但在禾本科杂草较多、且抗性较大的前提下,应配合禾本科除草剂使用,以增进除草效果。
②防治莎草科杂草
莎草科杂草属田间恶性杂草,如香附子、异型莎草及碎米莎草等,在农田间发生时,缺少对作物安全的针对性除草剂,尤其是被判定为恶性杂草的香附子,更是种植户的梦魇。
图片
如果说甲咪唑烟酸防治禾本科杂草属于“兼职”行为,那么,防治香附子则是甲咪唑烟酸的“主业”了,如今,甲咪唑烟酸已经成为花生田间防治香附子的主力军。
③防治阔叶杂草
除了防治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科杂草,甲咪唑烟酸对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同样优秀,如田间较为常见的反枝苋、荠菜、龙葵、苘麻、藜、蓼、牛繁缕、苍耳,以及普通除草剂难以防除的马齿苋、空心莲子草及打碗花等顽固性杂草。
④封闭除草作用
甲咪唑烟酸不但能苗后除草,亦可苗前用于土壤封闭除草,在花生田应用,常和异丙甲草胺混用,能明显降低苗后杂草危害程度。
图片
除了草甘膦、草铵膦及敌草快等灭生性除草剂,在诸多选择性除草剂中,能同时铲除禾本科、莎草科及部分阔叶杂草,还具有一定封闭功效的除草剂却并不太多,除了环磺酮、苯唑草酮及烟嘧磺隆等玉米田除草剂,甲咪唑烟酸的综合功效,确实属于堪比草甘膦般的存在。
02
甲咪唑烟酸为啥让人又爱又恨
甲咪唑烟酸,为咪唑啉酮类除草剂,于上世纪80年代由国外公司研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植物的乙酰乳酸合成酶,阻止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从而破坏蛋白质的合成,干扰DNA合成及细胞的分裂与生长,最终导致杂草死亡。
图片
该产品于本世纪初在我国取得农药登记,用于甘蔗苗前、苗后除草和花生田除草,截止至今,甲咪唑烟酸在我国总计获得了24个登记证件,其中原药9个,混配剂1个,单剂14个(2个仅限出口)。
2014-2018年期间,是我国农药企业登记的爆发期,原药和制剂证件多在这个时期取得登记,登记的制剂剂型主要以水剂为主。
除国外公司有甘蔗田除草登记外,我国农药企业所获取的登记,均是用于花生田除草。
从该产品上市至今,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数量如此少的农药登记证件及登记作物,明显与甲咪唑烟酸的除草能力不符。
那么,这种除草效果堪比草甘膦的“年轻”除草剂,是什么制约了它的发展呢?
图片
事出反常必有因,甲咪唑烟酸虽然在很多作物上都能安全应用,但其在土壤中超长的残留性,却对下茬作物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下茬种植小麦,需间隔4个月;种植玉米、大豆及烟草,需间隔9个月;种植甜玉米、棉花及大麦,需间隔18个月;种植瓜类作物和十字花科叶菜类作物,需间隔个月;种植番薯及香蕉,需间隔3年以上
如江淮地区种植春花生,4-5月是杂草爆发期,这个阶段采取甲咪唑烟酸进行除草,并不影响10月份的小麦播种,但施药次数多或单次施药剂量过大,依然会对小麦造成药害风险。
受甲咪唑烟酸药害残留影响的小麦,主要表现为根系不发达(主要影响根系伸长)、植株矮小、叶片呈锯齿状,对最终的小麦产量,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图片
对于使用过甲咪唑烟酸的田块,种植小麦时,可通过采取赤霉素或芸苔素内酯拌种的方式进行缓解药害残留影响,但苗后施药缓解效果不明显。
因此,除草优势明显,但土壤残留同样明显,这样的除草剂在让人又爱又恨的同时,也限制了其在市场上的发展。
03
如何正确应用甲咪唑烟酸
虽然甲咪唑烟酸也能在部分中药材及其它作物田块也能应用,但还是严格限制在花生和小麦轮作区为宜,以防为农业种植埋下药害残留隐患。
在花生田应用时,尽量采取精异丙甲草胺+扑草净的组合进行苗前封闭除草,苗后除草可在杂草幼龄期采取灭草松或氟磺胺草醚进行防治,其中灭草松对4叶期以下的香附子,同样能取得不错防效。
图片
采取以上除草方式,对下茬作物没有残留影响。
当田间杂草群体数量较大时,可采取240克/升甲咪唑烟酸进行防治,但每亩不能超过30毫升,且施药次数不能超过两次
使用后,一定要合理安排好下茬作物,以免造成除草剂残留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