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勢將加入 AUKUS 第二支柱攜手研發新關鍵技術

Hypersonic Hydrogen-Powered Jet Will Fly From America To Australia In 4 Hours

瑞士公司 Destinus 過去幾年研發以氫推動的飛機,據說飛行速度是音速的 5 倍,有美洲飛往澳洲的形成,由 17 小時減低至不需 4 小時。AUKUS 第二支柱便是要研發新技術。 Credit: Destinus/ AAP

下載 SBS Audio 應用程式

其他收聽方法

澳英美安全聯盟 (AUKUS) 除了要付運核動力潛艇這項主要計劃 (第一支柱) 外,還探討招攬新成員加入第二支柱的新技術研發工作 (第二支柱)。


重點:
  • AUKUS 第二支柱側重發展 EMS 技術,日本可望加入
  • 第一支柱依舊為澳洲建造核動力潛艇,暫無意招攬新成員
  • 英澳對日本缺乏保護高度敏感資訊所需的安全系統感擔憂
澳洲前總理譚保於 2016 年選擇法國去為澳洲建造一支由 12 艘傳統動力潛艇組成的艦隊,不過,當莫里遜於 2018 年下旬成功獲得總理一職後,便決定跟法國毀約,反而選擇與美國及英國為澳洲建造一支核動力潛艇艦隊,此舉惹怒了法國總統馬克龍。
20180502001344167344-original.jpg
法國總統馬克龍 (中) 在澳洲時任總理譚保的陪同下,在雪梨登上了 HMAS Waller 號戰艦參觀。 Source: AAP / Pool/ABACA
澳洲、英國和法國終於在 2021 年 9 月 15 日宣佈成立 AUKUS,作為軍事科技合作夥伴。

AUKUS 的成立,被視為旨在抗衡中國在印太地區的野心,而為了加強軍事力量,AUKUS 將會拉攏其他國家加入其第二支柱,日本自然被視作合適候選國之一。
20220420001649512468-original.jpg
中國在過去 30 年每年均調高了國防開支。 Source: AAP / Mark Schiefelbein
中國在今年 3 月 5 日開幕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公布的2024年國防預算草案,金額為 1.67 兆人民幣 (約 2,300 億美元) ,比去年增長 7.2% ,增速連續三年超過 7%,也是該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國防預算。中國在過去 30 年,每年都調升國防支出。就金額而言,最新的預算案僅次於美國(8,420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 (Yoshimasa Hayashi) 在當日的記者會上,對中國今年的國防預算比去年增加 7.2% 表示「強烈擔憂」,稱中國在沒有足夠透明度的情況下持續增加國防開支,是迄今為止,對「確保日本的和平穩定,和強化國際秩序的最大戰略挑戰」 (the greatest strategic challenge)。

日本國防開支近年節節攀升,根據日本政府推行的強化防衛能力政策,2024 年度防衛費用 (國防預算) 再創新高,達到 7.95 兆日圓 (約 550 億美元),比去年增加 16.5%。

在這裡解釋一下什麼是第一支柱 (Pillar I) 和第二支柱 (Pillar II)。

第一支柱為美、英合作,為澳洲提供維吉尼亞級(Virginia Class)核動力潛艇,AUKUS 暫無意為第一支柱招攬新成員。

根據美國國防部於 3 月底發佈的新聞稿,第二支柱主要是識別電磁頻譜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EMS) 技術,除了有助於在瞄準目標方面要取得戰略優勢外,也對敵方的電磁瞄準目標能力提供保護。
20230926001845597646-original.jpg
水下測量無人機是 AUKUS 第二支柱其中一個研發方向。 Credit: BIANCA DE MARCHI/ AAP
第二支柱則是推動各類先進技術項目,加快人工智能 (AI)、量子運算 (quantum computing)、水下無人機、網絡、高超音速 (hypersonic) 武器、電子訊息戰等關鍵技術協同發展,將它們運用於軍事中。

日本將持續投資開發高超音速 (hypersonic) 武器,分析認為,安排日本參與第二支柱,將有助成員國分攤研發成本。

不過,英國和澳洲對拉攏日本加入第二支柱也有些擔心,皆因日本缺乏保護高度敏感資訊所需的安全系統,例如去年美國透露,美國國家安全局在 2020 年秋季發現,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網絡間諜入侵了日本最敏感的電腦系統,盜取了機密國防網絡信息。

所以,AUKUS 認為日本政府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詳情請收聽溫楚良和林曉晴的報導。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