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比亞迪今年將稱霸電動車 上季銷量首贏Tesla 分析:海外市場成關鍵 - 20240107 - 經濟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經濟

企業地球村

外媒:比亞迪今年將稱霸電動車 上季銷量首贏Tesla 分析:海外市場成關鍵

【明報專訊】特斯拉(Tesla)(美:TSLA)第四季電動車交付量達484,507輛創季度新高,且超出分析師預期,不過仍被中國競爭對手比亞迪(1211)同季賣出526,409輛電動車的銷售成績超越(見圖),令Tesla的電動車季度銷量,首次敗給比亞迪。彭博社形容,這是電動車市場具象徵意義的轉捩點,反映中國電動車產業在全球汽車市場日益增強的影響力。《華爾街日報》的評論文章預告,比亞迪克服了中國本土市場的競爭後,海外市場將成為其主戰場,並有望今年稱霸電動車領域。

明報記者 鄭智文

綜合報道:彭博、《華爾街日報》

Tesla失落最暢銷電動車製造商的寶座後,部分網民在X(前稱Twitter)將比亞迪與Tesla進行比較。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回應稱,Tesla不僅是一家車企,更是「一家AI/機械人公司」,暗示Tesla與比亞迪沒有可比性。

馬斯克暗示雙方沒可比性

早在十多年前,馬斯克曾表示,比亞迪未夠實力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他在2011年接受彭博電視台訪問時,主持人曾問他是否知道比亞迪。馬斯克先是欲言又止,然後不停發笑。當主持人追問其發笑的原因,以及是否把比亞迪當作競爭對手,馬斯克堅定地說「不」(No),認為對方的產品不夠好,技術不夠強,並笑言對方的經營重點「應該是確保自己不會在中國市場倒閉」。直至去年5月,馬斯克在X發帖承認,比亞迪的汽車現在很有競爭力。

雖然Tesla的季度銷量已被比亞迪超越,但2023年全年的電動車交付量仍然壓倒比亞迪。Tesla在2023年的總交付量為1,808,581輛,較2022年增長38%。相比下,比亞迪在2023年的電動車銷量接近160萬輛,較2022年的銷量已增長七成以上,凌厲的增長趨勢反映其巨大潛力。

在海外以「客戶從未聽過的最大汽車品牌」作宣傳口號的比亞迪,去年12月仍有近90%的銷售來自中國,但其出口正迅速增長。在2023年下半年,比亞迪的海外銷量按年增長兩倍以上。

WSJ:料今年續價格戰 搶市佔

為提升電動車銷量,比亞迪與Tesla進行了持久的價格戰。鑑於利率高企打擊消費者貸款買車的意欲,Tesla去年多次宣布減價,而比亞迪同樣採取攻勢,旗下多款暢銷車型的售價,都遠低於Tesla價格最低的Model 3車型。《華爾街日報》預期,激烈市場競爭,令它們今年將維持這種犧牲利潤,以搶佔市場份額的減價戰。

市場分析指出,比亞迪憑藉其垂直整合的模式(控制研發、原料供應、生產和銷售等階段),大概仍能像以往般克服經營困難,持續擴張市場份額,不過擴展海外市場才是提高利潤率的關鍵。以比亞迪暢銷的Atto 3 電動車為例,其在歐洲市場的售價由3.8萬美元起,相比在中國市場的售價為2萬美元左右。

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加大對歐投資

免產地問題徵重稅

儘管中國電動車進入歐洲市場的定價已大幅提升,但西方國家仍然認為這價格水平會為傳統車廠帶來挑戰。美國政府正考慮提高對中國電動車的關稅,而歐盟亦對中國電動車發起反補貼調查,很可能會效法美國,對中國進口汽車徵收更高的關稅,令中國電動車進軍海外困難重重。

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正加大對歐洲的投資,準備在歐洲本土生產汽車,避免歐盟因產地問題而徵收重稅。比亞迪已於去年12月宣布,在匈牙利開設第一家乘用電動車廠。部分市場分析認為,比亞迪在中國本土市場取得的優勢,有助其在全球電動車市場發展。倘若能克服地緣政治因素,它將嘗試在其他市場複製其在中國的成功經驗。

[企業地球村]

相關字詞﹕王傳福 馬斯克(Elon Musk) 銷量 電動車 比亞迪 特斯拉(Tesla)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