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第二十二任国君)_百度百科

晋文公

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第二十二任国君
展开4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晋文公姬重耳(前697年或前671年-前628年 [122]),姬姓晋氏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国君(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为狐姬 [2] [120]
重耳年少时谦虚好学,善于养士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至翟国,后辗转五鹿(卫)、齐、卫、曹、宋、郑、楚、秦等国 [121],在外十九年,备尝艰辛。晋文公元年(前636年),重耳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即位为晋君。重耳在位期间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创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对外联合秦国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襄王赏赐。 [4]晋文公五年(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战后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被周襄王策命为诸侯之伯,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二位霸主。同年又会齐、鲁、宋、秦等国君于。会后,先后伐依附楚的许、郑两国。同时,他还在攘夷的旗号下对付北方戎狄的扩张,继续作“三行”以抵御狄人 [120]晋文公九年(前628年),重耳逝世 [57]
重耳文治武功卓著,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或“桓文”。 [3]司马迁《史记》称赞他是“古所谓明君 [68]。除卓越的事功外,他还留下了“退避三舍 [43]志在四方 [115]贪天之功 [108]等典故。
全    名
姬重耳
别    名
公子重耳
所处时代
春秋时期
民族族群
华夏族
出生日期
公元前 697年 [122](一说前671年)
逝世日期
公元前 628年
前    任
晋怀公
继    任
晋襄公
主要成就
拔擢贤能,强大晋国
联秦合齐,保宋制郑
勤王败楚,称霸春秋
在位时间
前636年-前628年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少年时期

主词条:骊姬之乱
据《史记》记载推算,重耳大约出生在晋武公十九年(前697年) [1],也有生于晋献公六年(前671年) [122]等不同说法(参见“人物争议”目录)。他是晋献公诡诸和狐姬之子。 [6]
重耳自幼喜好结交士人,到十七岁时,已有五个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朋友:赵衰狐偃(重耳的舅舅)、贾佗先轸魏犨 [1]
诡诸还是太子时,重耳就已长大成年。晋武公三十九年(前677年),武公去世,诡诸继位,即晋献公。当时重耳已二十一岁(虚岁)。 [1]
后来,献公宠幸骊姬。晋献公十一年(前666年,《史记》作晋献公十二年、晋献公十三年 [7]),骊姬想让自己的儿子奚齐成为嗣君,于是派人劝说献公让太子申生(献公与齐姜所生)与公子重耳等离开国都。当年夏,献公让申生住在曲沃,重耳住在蒲地,夷吾住在屈地,而骊姬和她妹妹的儿子奚齐、卓子仍在国都。 [2] [8-9]
晋献公二十一年(前656年),在骊姬的步步紧逼下,申生不堪陷害,选择自尽。随后,骊姬又开始诬陷献公另外的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得知消息后重耳逃到了蒲城,夷吾逃到了屈城 [10-12]
晋献公二十二年(前655年),献公因重耳与夷吾不辞而别而大怒,认定他们有阴谋,于是就派寺人(即宦官)勃鞮去讨伐蒲城。重耳说:“君父的命令不能违抗。”于是通告众人说:“违抗君命的人就是我的仇敌。”他翻墙逃走,勃鞮追上,砍掉了他的袖口,重耳逃到了母亲的故国翟国(又作“狄国”)。 [13-16]

流亡生涯

重耳之亡
重耳与狐偃、赵衰、颠颉、魏犨、胥臣等人一起流亡到翟国,此时翟人正在和廧咎如打仗并俘获的两个姑娘,翟人把这两个姑娘送给了重耳。重耳娶了其中一个叫季隗的姑娘,生了伯鲦和叔刘,另一个赐给了赵衰。 [17]
晋献公二十六年(前651年)九月,晋献公去世,公子奚齐继位,骊姬为国母,荀息为托孤之臣,一直支持太子申生的晋国卿大夫里克邳郑父等人趁机聚众作乱,把幼主奚齐刺死在晋献公的灵堂上,之后荀息立卓子为晋君,里克等人把卓子刺杀在朝堂之上,又将骊姬活活鞭死 [18-19],并派狐偃之兄狐毛至翟国迎接公子重耳,打算拥立他。重耳辞谢道:“违背父亲的命令逃出晋国,父亲逝世后又不能按儿子的礼仪侍候丧事,我怎么敢回国即位,请大夫还是改立别人吧。”于是里克让人到梁国去迎接夷吾,夷吾的谋臣吕省郤芮认为里克不让晋国国内的公子为国君,反而寻找流亡在外的夷吾,难令人信服,就商量以河西之地换取秦国支持夷吾归晋,并允诺夷吾为君之后以汾阳之邑封予里克。 [20]
晋惠公元年(前650年),夷吾即位,史称晋惠公。晋惠公即位后,违背了给秦及里克的约定,又杀死了邳郑父与七舆大夫。晋人认为惠公言而无信,所以对他都不顺服。
晋惠公七年(前644年),惠公恐晋国人依附重耳,就派勃鞮第二次追杀重耳,在翟国住了十二年的重耳闻讯就与赵衰等人商量说:“我当初逃到翟,不是因为它可以给我帮助,而是因为这里距离晋国近容易达到,所以暂且在此歇脚。时间久了,就希望到大国去。齐桓公喜好善行,有志称霸,体恤诸侯。现在听说管仲隰朋去世,齐也想寻找贤能的人辅佐,我们为何不前往呢?”于是,重耳又踏上了去齐国的路途。 [21] [130]
重耳离开翟时,重耳对妻子说:“等我二十五年不回来,你就改嫁。”妻子笑着回答:“等到二十五年,我坟上的柏都长大了。虽然如此,我还是会等着你的。” [130]
重耳一行先是来到了卫国卫文公看他落魄没有好好的招待他们,他们就离开了卫国。走到五鹿(今河南濮阳东南)时,重耳饿得实在没有办法,就向沿途的野人(泛指村野之人)讨要点吃的。野人看到他那落魄的样子,就给了他一块土让他吃。重耳大怒,赵衰安慰他说:“土,象征土地,他们是表示对您臣服,你应该行礼接受它。”重耳拜谢村民,并把土块装在车上,便去往齐国。 [22]
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厚礼招待他,并把同族的一个少女齐姜嫁给重耳,陪送二十辆驷马车。重耳心满意足,在齐国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23]
晋惠公八年(前643年),齐桓公去世,齐国贰臣竖刁等人发起内乱,而后齐孝公即位,诸侯的军队多次来侵犯,齐国内忧外患霸权不在。重耳在齐住了五年,爱恋在齐国娶的妻子,慢慢忘记了自己的鸿鹄大志,也没有离开齐国的意思。 [24]
重耳流亡路线图
有一天,赵衰、狐偃就在一棵桑树下商量如何离齐之事,齐姜的侍女在桑树上听到他们的密谈,回屋偷偷告诉了齐姜。齐姜把此侍女杀死,劝告重耳赶快离开齐国。重耳说:“人生来就是为了寻求安逸享乐的,管其他的事干嘛,我不走,死也要死在齐国。”齐姜说:“您是一国的公子,走投无路才来到这里,您的这些随从把您当作他们的生命。您不赶快回国,报答劳苦的臣子,却贪恋女色,我为你感到羞耻。况且,现在你再不去追求,何时才能成功呢?“她和赵衰等人用计灌醉重耳,用车载着他离开了齐国。走了很长的一段路重耳才醒来,一弄清事情的真相,重耳大怒,拿起戈来要杀狐偃。狐偃说:“如果杀了我就能成就你,我情愿去死。”重耳说:“事情要是不能成功,我就吃你的肉。”狐偃笑说:“事情不能成功,我的肉又腥又臊,怎么值得你吃!”于是重耳平息了怒气,继续前行。 [24]
重耳到了曹国曹共公对他无礼,想偷看重耳的骈胁。曹国大夫僖负羁说:“晋公子贤明能干,与我们又同是姬姓,穷困中路过我国,您不能对他这般无礼。”曹共公不听劝告。僖负羁就私下给重耳送去食物,并把一块璧玉放在食物下面。重耳接受了食物,把璧玉还给僖负羁。 [25]
晋惠公十三年(前638年),重耳离开曹国来到宋国宋襄公刚刚被楚军打败,在泓水之战中负伤,听说重耳贤明,就按国礼接待了他。宋国司马公孙固与狐偃关系很好,就对重耳他们说:”宋国是小国,又刚吃败仗,不足以帮你们回国,你们还是到大国去吧。”重耳一行人于是离开了宋国。 [26]
重耳路过郑国郑文公不按礼接待他们,郑国大夫叔詹(又作叔瞻)劝告郑文公说:“晋公子贤明,他的随从都是栋梁之才,又与我们同为姬姓,郑国出自周厉王,晋国出自周武王。”郑文公反驳说:“从诸侯国中逃出的公子太多了,怎么可能都按礼仪去接待呢!”叔詹说:“您若不以礼相待,就不如杀掉他,免得成为咱们的后患。”郑文公对叔詹的劝告不予理睬。 [27]
重耳离开郑国到了楚国,楚成王用对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重耳辞谢不敢接受。 [28]赵衰说:“你在外逃亡已达十余年之多,一般小国都轻视你,何况大国呢?今天,楚是大国坚持厚待你,你不要辞让,这是上天在让你兴起。”重耳于是按诸侯的礼节会见了楚成王。楚成王很好地招待了重耳,重耳十分谦恭。在宴席上,楚成王说:“如若您将来能回到晋国,您用什么来报答我?”重耳说:“珍禽异兽、珠玉绸绢,君王都富富有余,不知道用什么礼物报答。”楚成王说:“虽然如此,您到底应该用些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说:“假使不得已,万一在平原、湖沼地带与您兵戎相遇,我会为您退避三舍。” [29]楚国大将子玉听后生气地对楚成王说:”君王您对晋公子太好了,今天重耳出言不逊,请杀了他。“楚成王说:”晋公子品行高尚,在外遇难很久了,随从都是国家的贤才,这是上天安排的,我怎么可以杀了他呢?况且他的话又有什么可以反驳的呢?” [30]
重耳在楚国住了几个月后,在秦国为质的晋国太子得知晋惠公病重从秦国不辞而别。秦国特别生气,听说重耳住在楚国,就要把重耳邀请到秦国。楚成王说:“楚国距离晋国太远了,要经过好几个国家才能到达。秦国与晋国交界,秦国国君很贤明,您好好去吧!”楚成王赠送很多礼物给重耳。 [31]
晋惠公十四年(前637年)秋,重耳到了秦国,秦穆公把同宗的五个女子嫁给重耳,太子圉的妻子(怀嬴文嬴等)也在其中。重耳不打算接受太子圉之妻,胥臣说:“圉的国家我们都要去攻打了,何况他的妻子呢!而且您接受此女为的是与秦国结成姻亲以便返回晋国,您这样岂不是拘泥于小礼节,忘了大的羞耻!”重耳于是接受了太子圉妻。秦穆公十分高兴,亲自与重耳宴饮。赵衰吟了《黍苗》诗。秦穆公说:“我知道你想尽快返回晋国。”赵衰与重耳离开了座位,再次对秦穆公拜谢说:“我们这些孤立无援的臣子仰仗您,就如同百谷盼望知时节的好雨。” [32]

复国登基

晋文公与五贤
晋惠公十四年(前637年)九月,晋惠公薨逝,太子圉继位,是为晋怀公。 [33]怀公即位后害怕秦国讨伐,就下令跟随重耳逃亡的人都必须按期归晋,逾期者杀死整个家族,因为舅舅狐偃与狐毛都跟随着重耳没有回国,晋怀公杀死了重耳的外公狐突 [34]
十二月,晋国大夫栾枝郤縠等人听说重耳在秦国,都暗中来劝重耳、赵衰等人回晋国,作内应的人很多。于是秦穆公就派军队护送重耳回晋国。怀公听说秦军来了,就派兵抵拒,可是民众知道重耳要回来,都不愿抵抗,只有晋惠公的旧臣吕省、郤芮不愿让重耳即位。 [35]
晋文公元年(前636年)春,秦国护送重耳到达黄河岸边。面对重耳即将登上大位,狐偃说:“我跟随您周游天下,有太多的过错,我自己都知道,我请求现在离去吧。”重耳说:“如果我回到晋后,有不与您同心的,请河伯作证!”于是,重耳就把璧玉扔到黄河中,与狐偃明誓。那时介子推也是随从,正在船中,就笑道:“确实上天在支持公子兴起,可狐偃却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并以此向君王索取,太无耻了。我不愿和他同列。”说完就隐蔽起来渡过黄河。秦军包围了令狐,晋军驻扎在庐柳。 [119]
二月辛丑日,狐偃与秦晋大夫在郇结盟。壬寅日,重耳进入晋军中。丙午日,重耳到达曲沃。丁未日,重耳到武宫朝拜即位。大臣们都前往曲沃朝拜。晋怀公逃到了高梁。戊申日,重耳派人杀死了晋怀公。 [36]吕省、郤芮意图放火烧死重耳,被勃鞮告密,重耳不但不见,还责备他曾积极替晋惠公追杀自己,勃鞮解释自己之前只是听从君命,并以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例来说服重耳,重耳便接见了他并听取了他的告密。三月,重耳与秦穆公在王城(今陕西省大荔县东)秘密会晤。己丑晦日(三月二十九日),吕省、郤芮果然在公宫纵火,但重耳早已转移。他们发现没烧死重耳后,便逃到黄河边,被秦穆公诱杀。 [37]
宋人李唐绘《晋文公复国图》(局部)宋人李唐绘《晋文公复国图》(局部)宋人李唐绘《晋文公复国图》(局部)宋人李唐绘《晋文公复国图》(局部)宋人李唐绘《晋文公复国图》(局部)
宋人李唐绘《晋文公复国图》(局部)

勤王周室

晋文公元年(前636年),周襄王胞弟王子带盗嫂事发,与周襄王发生火并,王子带联合狄人攻周,大败周军。周襄王逃居于郑国的汜,并告难于诸侯。 [106]
晋文公二年(前635年)春,秦穆公收到了周襄王的告急文书便屯兵于黄河岸边,准备勤王。赵衰劝重耳说:“争夺霸权最好是拥护周天子,周王室与晋国同为姬姓,如果晋国不抢先护送周天子回京而落在秦国之后,就无法在天下发号施令,今天尊敬周王是晋国称霸的资本。” [38]三月甲辰日,晋军抵达阳樊(今河南济源西南),并包围了温(今河南温县西),护送周襄王回到了周都洛邑。四月,杀死了王子带,亲自朝见周襄王。周襄王大为感动,以饗醴款待,以币帛助兴,还把王畿的阳樊、温、原、攒矛等南阳八邑赐给晋国。 [4] [131]在接管南阳八邑的过程中,阳樊不服,重耳出兵包围,经过阳樊人苍葛的呼吁,重耳才解围放出当地居民。 [131] [135]从此,晋国在太行山之南的王畿有了自己的封地,使晋国挺进中原,争霸天下,有了桥头堡的阵地。 [128]

图霸中原

晋文公重耳
晋文公四年(前633年),楚成王和同盟诸侯包围了宋国,公孙固赶到晋国求援。先轸说:“报答恩人决定霸主,就在于今天了。”狐偃说:“楚国刚刚占有曹国,而且初次与卫国通婚,假如攻打曹国、卫国,楚国一定救援,那么宋国就得到解脱了。”重耳编制三军,先讨伐楚国的同盟曹、卫。十二月,晋军攻下太行山以东,重耳把原邑封给赵衰。 [39]
晋文公五年(前632年)春,重耳以荀林父御戎、魏犨为车右,率领晋军八百乘南下。在讨伐曹国时,他向卫国借路,卫成公不答应。晋军只好迂回从南渡过黄河攻打曹国,讨伐卫国。正月,晋军攻下五鹿。二月,重耳与齐昭公敛盂结盟。卫成公见晋大军压境,晋、齐又结为盟好,请求参加结盟,重耳不答应。卫成公想与楚国结盟,卫国人反对,结果卫赶出卫成公讨好晋国。卫成公住在襄牛,公子买在卫国防守,楚国救援卫国,未能取胜,晋军不战而得卫国。三月,晋军南下攻曹,丙午日,晋军攻入曹都(今山东定陶),列举了曹共公的罪状,因为曹共公不听僖负羁的话,让三百个美女拉着自己华丽的车子。重耳下令军队不许进入僖负羁同宗族的家内,以报答他的恩德。
晋军攻击曹、卫,本欲引诱楚军北上,坐收以逸待劳之功。但楚军并不上钩,而猛攻宋国,宋再次向晋军告急。重耳想救宋,就应攻打楚国,因为楚国曾对自己有恩,重耳便不想攻楚,可宋国也对晋国有恩,如若不救,必会失宋,陷于战略被动地位,重耳为此举棋不定。先轸劝说:“抓住曹伯,把曹、卫的土地分给宋国,楚为此肯定着急,那楚国势必要放弃攻打宋国了。”重耳听取了先轸的意见,楚成王真的率军离开了宋国。 [40]
楚将子玉骄傲自负,反对楚成王撤军,坚请与晋一战,楚成王说:“晋侯在外逃亡十九年,受困的时间太久了,终于返回晋国。他因尝尽了艰难险阻,就能正确对待百姓,上天为他开路,他不可阻挡。”子玉仍请兵说:“不敢一定建功立业,只求堵塞中伤诽谤的言论。”楚成王很生气,只给了他很少的军队。 [41]
此时秦穆公、齐昭公又心怀异志,与晋国消极合作,晋国面临着单独与楚决战的境地。重耳用先轸建议,让宋用土地贿赂秦、齐,请两国出面求楚退兵,并告诉楚国这件事,制造秦、齐与楚国的矛盾,一面分曹、卫之地与宋,坚其抗楚决心。楚国不愿放弃曹、卫,齐、秦为得到宋国的土地便不愿与楚国结盟,最后就无可选择的与晋国结成同盟,兵锋直指楚国。 [42]

城濮大战

晋文公五年(前632年)夏,子玉派宛春与晋交涉:如果晋国答应让曹、卫复国,楚即解宋之围。此为子玉一石二鸟之策,如果晋国答应他的要求,则曹、卫、宋三国都会对楚国感恩戴德。如果晋国不答应他的要求,那么曹、卫、宋三国将会怨恨晋国。狐偃即上了子玉的圈套,说:“子玉很没有礼,我的国君只得到一份,他们的臣子却得到两份,不能答应。”先轸则识破了子玉的机关,说:“安定人心叫做礼。楚国一句话安定了三个国家,您一句话灭亡了它们,我们才是无礼了。不答应楚国,这就是放弃宋国。不如私下里答应恢复曹国、卫国以便引诱楚国,扣留宛春来激怒楚国,视战争胜负的情况再来计谋。”重耳采用先轸的建议,一面暗许曹、卫复国,劝其与楚绝交,一面扣留楚使臣以激怒子玉。
子玉很生气,带军北上攻打晋军,进逼陶丘。重耳为疲敝楚军,诱使子玉轻敌深入,以便在预定战场与楚决战,楚国军官问:“你们为什么退兵?”狐偃说:“过去我们在楚国时已立约说交战时退避三舍。”重耳退避三舍,既是报答以前楚成王给予的礼遇,也是诱敌深入之计。楚军也想撤退,子玉不同意。 [43]
四月戊辰,重耳与宋成公、齐国的归父和崔夭、秦国的小子慭率军驻扎于城濮(山东省范县南)。子玉率楚急进,依托郄陵险阻扎营,并有郑国陈国蔡国相助。 [44]子玉派斗勃向晋国请战,重耳允诺次日早晨开战。 [45]接着他在有莘检阅军队,晋军有七百辆战车,车马装备齐全,又砍伐了当地的树木作为补充作战的器械。 [46]
四月己巳,晋军在有莘北摆好阵势。子玉带领六百兵卒作为中军,说:“今天必定将晋国消灭了!”子西统率左军,子上统率右军。晋国方面,胥臣带领下军,用虎皮把战马蒙上先攻击陈、蔡联军,陈、蔡军队远远的看到晋军披着虎皮的战马顿时吓破了胆,士兵四处逃窜,楚国右军被击溃。狐毛带领晋国上军树起两面大旗假装撤退,栾枝带领晋国下军让战车拖着树枝装作大军假装逃跑,楚军受骗追击,先轸和郄溱率领晋军中军向楚军拦腰冲杀,狐毛和狐偃指挥上军两面夹击子西,楚国左军溃败。最终,楚军大败,子玉带着残兵败将逃回国内自杀 [47-48]。晋军在楚军营地住了三天,吃缴获的军粮,休整三日后,胜利班师。同月甲午日,晋军到达衡雍,在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武陵东南)建造行宫,以备请周襄王前来相会。 [50]楚国的盟友郑文公看到楚军失败,便向晋国求和,重耳和郑文公在衡雍订立了盟约。 [49] [127]

称霸诸侯

主词条:践土之盟
晋文公五年(前632年)五月丁未日,周襄王到会,重耳把楚国的俘虏献给周襄王,郑文公替周襄王主持典礼,以早先周平王晋文侯的礼仪接待了重耳。周襄王用甜酒款待重耳,并劝其进酒;命王子虎等策命重耳为侯伯(诸侯之长),并赏赐给他赐他大辂(祭祝乘车)之服、戎辂(王乘兵车)之服及红弓一把,红箭一百支,黑弓十把,黑箭一千支,香酒一卣,珪瓒以及虎贲士三百人。周襄王又称重耳为叔父,要他服从天子的命令,安抚四方的诸侯,惩治不朝的邪恶。重耳辞谢三次才接受。重耳从进入成周到离开朝觐了周王三次,以表示对天子的尊重。卫侯得知楚兵大败的消息,逃奔楚国,又至陈国,派大夫元晅奉弟弟叔武去受盟。癸亥日,王子虎在王宫与诸侯结盟。 [51]践土之盟是齐桓公葵丘之盟之后又一次盛大的诸侯会盟。自此,重耳正式成为春秋时代第二个霸主。 [127]六月,重耳恢复卫侯地位 [52];诸侯围许时,又恢复了曹伯的地位。 [53]
晋文公五年(前632年)冬,重耳以周襄王之命召集诸侯,与齐昭公、宋成公、鲁僖公蔡庄侯、郑文公、卫叔武及莒子在践土(今河南原阳)会盟。 [5]
晋文公六年(前631年)夏,重耳与王子虎、宋公孙固、齐国归父、陈辕涛涂、秦小子憖,会盟于翟泉(今河南孟津),用以巩固践土之盟,并谋划讨伐郑国。 [54]

秦晋伐郑

主词条:烛之武退秦师
晋文公七年(前630年),为阻止楚国北进,重耳与秦穆公带兵包围郑国,想得到重耳流亡郑国时的恩人叔詹,叔詹听说后自杀。郑国人带叔詹尸体给重耳,重耳却说:“一定得到郑君才甘心。”郑文公害怕了,就暗中派烛之武挑拨秦穆公,最终成功说服秦穆公撤军。重耳难以单独支撑,随后也撤军。 [55]
晋国虽未灭郑,但郑文公再也不敢对晋国无礼。晋文公九年(前628年)郑文公去世,公子兰即位,是为郑穆公。郑穆公在位时始终是晋国的重要追随者。 [56]

寿终正寝

重耳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他吸取了献公时的教训,以防止诸庶子间对君位的觊觎,实行“国无公族”之策。 [128]
晋文公九年(前628年)十二月己卯日,重耳逝世。公子欢即位,史称晋襄公 [57]据说襄公奉重耳灵柩至曲沃,刚出绛城,柩中突然发出了如牛鸣般的巨大声响。晋大夫卜偃认为这是重耳在天之灵告诉众人,将有来自西方的军队越过晋国国境,只要到时候趁机展开攻击行动,必定大获全胜(结合后事来看,指的是崤之战)。 [104]

为政举措

播报
编辑

政治

主词条:晋侯赏从亡者
重耳(中)与麾下将相
重耳即位后,首先,“昭旧族,爱亲戚,明贤良,尊贵宠,赏功劳,事耇老,礼宾旅,友故旧”,任用有才能的人:封狐偃为相、先轸为帅;让赵衰胥臣栾枝冀缺等人辅佐他治理国家;让郤溱、霍伯带领军队;让贾佗阳子制作礼仪;让魏犨荀伯抵御北方的戎族。制定官员规章,按法办事,确立名分,培育美德。 [58]
其次,宣扬德教,以培养百姓的纯朴德性,拨乱反正,大量起用受晋惠公、晋怀公时代受到迫害的旧族,姬姓中贤良的人担任内务官,异姓中有才能的人担任边远地方的官。王公享用贡赋,大夫收取采邑的租税,分给士族田地,一般平民自食其力,工商之官领受俸禄,差役按其职务领取口粮,家臣的食用取自大夫的加田。 [59]
这一套用人政策,显示了两大优点;一是在国内推行和解之策,消除原集团间的对抗。不分党同与异己,以贤能标准来选官任吏。二是实行权利再分配,由胥、籍等十一个旧族贤良执掌朝政大权;由姬姓中贤良掌公宫大权。由一般异姓贤良到远方任职。从而,将他的统治基础建立在更广泛的基础上。 [128]

军事

  • 军事改革
主词条:晋国六卿五军
随着晋国国力膨胀以及政治需要,重耳不断进行军事改革。他在晋献公二军的基础上,于晋文公四年(前633年)扩编为三军,在被庐训练卒乘,选拔将帅,演习编队战阵,宣布各项军纪法令,并将被庐阅兵礼定为常法。把军队编为中、上、下三军,依次统之。每军皆设将佐一名,始称为卿(以郤縠统帅中军,狐毛统帅上军,栾枝统帅下军)。改变了原来国君自为全军统帅的旧体制,择贤能者任之。 [59]又在城濮战胜后,在原来步兵“二行”基础上,扩建为“三行”。还于晋文公八年(前629年),在“清原之蒐”时又将“三行”的步兵建制,改为上、下新军,使晋国成为五军编制。 [128]
  • 军事活动
在军事上,重耳先是诛杀王子带以勤王,执政九年间先后伐曹、攻卫、败楚、救宋、服郑、威秦,于晋文公五年(前632年)在践土会盟,奠定了其春秋霸主的地位。 [120]

经济

重耳在位期间,减免赋税,布施恩惠,舍弃禁令,分财给寡少的人,救济贫困,资助没有财产的人。减轻关税,修治道路,便利通商,宽免农民的劳役。鼓励发展农业,提倡互相帮助,节省费用来使资财充足。在生产上,号召改进工具,施惠百姓,奖励垦殖;在贸易方面,降低税收,积极争取邻商入晋。 [59]这套较宽松的政策,减轻人民的负担,从而解放了一批生产者,发展了生产力。另外,他又在原来的“作爰田”“作州兵”的基础上,使部分公田变私田的基础上,又实行了“裂地分民”的政策,推动了土地向私有制的转化。 [128]

历史评价

播报
编辑

先秦

宁庄子(卫国正卿):“夫礼,国之纪也;亲,民之结也;善,德之建也。国无纪不可以终,民无结不可以固,德无建不可以立。此三者,君之所慎也。今君弃之,无乃不可乎!晋公子善人也,而卫亲也,君不礼焉,弃三德矣。臣故云君其图之。康叔,文之昭也。唐叔,武之穆也。周之大功在武,天祚将在武族。苟姬未绝周室,而俾守天聚者,必武族也。武族唯晋实昌,晋胤公子实德。晋仍无道,天祚有德,晋之守祀,必公子也。若复而修其德,镇抚其民,必获诸侯,以讨无礼。君弗蚤图,卫而在讨。小人是惧,敢不尽心。” [60]
公孙固(宋国大司马):“晋公子亡长幼矣,而好善不厌,父事狐偃,师事赵衰,而长事贾佗。狐偃其舅也,而惠以有谋。赵衰其先君之戎御,赵夙之弟也,而文以忠贞。贾佗公族也,而多识以恭敬。此三人者,实左右之。公子居则下之,动则谘焉,成幼而不倦,殆有礼矣。树于有礼,必有艾。《商颂》曰:‘降不迟,圣敬日跻。’降,有礼之谓也。君其图之。” [89]
楚成王熊恽(楚国国君):“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 [61]
叔詹(郑国贵族):
  • 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 [61]
  • 亲有天,用前训,礼兄弟,资穷困,天所福也。今晋公子有三祚焉,天将启之。同姓不婚,恶不殖也。狐氏出自唐叔。狐姬,伯行之子也,实生重耳。成而隽才,离违而得所,久约而无衅,一也。同出九人,唯重耳在,离外之患,而晋国不靖,二也。晋侯日载其怨,外内弃之;重耳日载其德,狐、赵谋之,三也。在《周颂》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荒,大之也。大天所作,可谓亲有天矣。晋、郑兄弟也,吾先君武公与晋文侯戮力一心,股肱周室,夹辅平王,平王劳而德之,而赐之盟质,曰:“世相起也。”若亲有天,获三祚者,可谓大天,若用前训,文侯之功,武公之业,可谓前训。若礼兄弟,晋、郑之亲,王之遗命,可谓兄弟。若资穷困,亡在长幼,还轸诸侯,可谓穷困。弃此四者,以徼天祸,无乃不可乎?!君其图之。 [60]
兴(周内史):“晋公其霸乎!昔者圣王先德而后力,晋公其当之笑!” [126]
椒举:“臣闻诸侯无归,礼以为归。今君始得诸侯,其慎礼矣。霸之济否,在此会也。夏启钧台之享商汤景亳之命周武孟津之誓,成有岐阳之搜,康有酆宫之朝,穆有涂山之会,齐桓有召陵之师,晋文有践土之盟。” [62]
倚相(楚国左史):“齐桓晋文,皆非嗣也,还轸诸侯,不敢淫逸,心类德音,以德有国。近臣谏,远臣谤,舆人诵,以自诰也。是以其入也,四封不备一同,而至于有畿田,以属诸侯,至于今为令君。桓、文皆然,君不度忧于二令君,而欲自逸也,无乃不可乎?《周诗》有之曰:‘弗躬弗亲,庶民弗信。’臣惧民之不信君也,故不敢不言。不然,何急其以言取罪也?” [63]
左传》:“文公其能刑矣,三罪而民服。《诗》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不失赏刑之谓也。” [64]
孔子(春秋儒家创始人):“齐桓公正而不谲,晋文公谲而不正。” [100]
墨子(春秋末战国初墨家创始人):“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65]
孟子(战国儒家代表人物):“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3]
吕氏春秋》:
  • 齐桓公染于管仲、鲍叔,晋文公染于咎犯、郄偃,荆庄王染于孙叔敖、沈尹蒸,吴王阖庐染于伍员、文之仪,越王句践染于范蠡、大夫种。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 [66]
  • 晋文公造五两之士五乘,锐卒千人,先以接敌,诸侯莫之能难。反郑之埤,东卫之亩,尊天子於衡雍。 [67]

两汉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
  • 晋文公,古所谓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约,及即位而行赏,尚忘介子推,况骄主乎? [68]
  • 重耳不得意,乃能成霸。 [69]
班固等(东汉史学家):“五霸者,何谓也?昆吾氏、大彭氏、豕韦氏、齐桓公、晋文公也。” [98]
荀彧(东汉政治家):“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 [99]

唐宋明

司马贞(唐朝史学家):“重耳致霸,朝周河阳。” [68]
王十朋(南宋政治家):“逆旅栖栖十九年,五蛇夹负遂升天。却惭不及齐威正,卿相由无管仲贤。” [96]
朱熹(南宋理学家):“丁氏曰:‘夏昆吾,商大彭、豕韦,周齐桓、晋文,谓之五霸。’” [97]
林同(明朝官员):“伐蒲君父命,校者是吾雠。披直寺人耳,钥麑信有谋。” [70]
冯梦龙(明朝文学家):
  • 凤脱鸡群翔万仞,虎离豹穴奔千山。要知重耳能成伯,只在周游列国间。 [95]
  • 晋国君臣建大猷,取威定伯服诸侯。扬旌城濮观俘馘,连袂王宫觐冕旒。更羡今朝盟践土,谩夸当日会葵邱。桓公末路留遗恨,重耳能将此志酬。 [101]
  • 捍艰复缵文侯绪,攘楚重修桓伯勋。十九年前流落客,一朝声价上青云。 [102]
  • 道路奔驰十九年,神龙返穴遂乘权。河阳再觐忠心显,城濮三军义问宣。雪耻酬恩中始快,赏功罚罪政无偏。虽然广俭由天授,左右匡扶赖众贤。 [103]

近现代

顾颉刚(近现代史学家):“晋文公的主要功绩是城濮之役遏住了楚国,使他们不得向北发展。晋襄公的主要功绩是崤之役遏住了秦国,使他们不得向东发展。有了他们父子,春秋时的中原诸国才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才渐渐孕育了后来诸子百家的灿烂文化。” [71]
谢尧亭(现代学者):“晋文公抓住机遇,救王室内乱,获赐黄河北岸‘南阳’的大片土地,公元前632年大败楚军于城濮,行践土之盟,内外整饬,迅速称霸,奠定了晋国霸业的根基。” [90]

轶事典故

播报
编辑

相关成语

典故名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43]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108]
《吕氏春秋·义赏》 [109]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110]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111]
《韩非子·难一》 [112]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113]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14]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15]
《诗经·秦风·渭阳》 [116]

重瞳骈胁

一般正史都强调重耳骈胁(胁骨紧密相连如一整体,属生理畸形。古人认为这是圣人之像),《史记》中说“过曹,曹共公不礼,欲观重耳骈胁”。 [25]民间有传说重耳为重瞳子 [85]

清明寒食

百科x混知:图解寒食节
重耳流亡时,得到了随从的人才相助,其中就有介子推。到重耳归国即位、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于是隐居至死 [106]。重耳没有找到介子推,便用绵上作为他的祭田,并说:“用它来记下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107] [124]以上记载见诸《左传》《史记》记载。到汉代的《韩诗外传》引申出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后来的《新序》又演绎出他背上母亲躲逃到绵山之上,后被重耳寻找不得而焚山烧死 [125]。据说在这之后,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第二年重耳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118]这一故事被称为“火烧绵山”,成为中国传统戏剧的一个剧目 [117]

请隧被拒

重耳在迎回周襄王后的宴会席间,周襄王宣布向晋赐地,而重耳则推辞并提出了“请隧”这种非分之请,周襄王大谈王室的传统,并表示:“目前还没有人能取代周室,如果这么做了就等于有二王并立,相信叔父您也不想见到这种局面。”重耳只好接受赐地。 [131] [134]“请隧”与后来楚庄王的“问鼎”一起被视为春秋时期周室权威坠地的标志,而对于重耳所请之“隧”为何物,历来众说纷纭。传统观点认为是隧葬,即天子规格的葬制,但也有周王畿的六隧(六遂)之地、全羽之、祀天典礼等不同见解。 [136-138]

文公逐麋

重耳即位后,有一次追猎一只麋鹿,却跟丢了,便问路边农夫老古说:“见我的麋鹿了吗?”老古跪着用脚指路说:“往那边去了。”重耳说:“我问先生,先生却用脚指路,是为什么呢?”老古抖抖衣服站起来说:“想不到我们的君王竟然这样愚笨啊,虎豹因为离开偏远之地靠近人类,所以才被人猎到;鱼鳖因为离开深水,才被人捉住;诸侯离开他的民众而外出远游,才会亡国。《诗经》里说:‘喜鹊筑巢,斑鸠居住。’国君你外出不归,别人就要做国君啦。”于是重耳开始害怕。回去遇到了栾枝。栾枝问:“猎到野兽了吗,我看您脸上有愉悦的神色?”重耳说:“我跟丢了,但得到了忠告,所以高兴。”栾枝说:“忠告您的人在哪里呀?”重耳说:“我没有请他一起来。”栾枝说:“作为主上却不体恤他的属下,是骄横;命令下得迟缓而诛罚来得迅速,是暴戾;采纳别人的忠告却抛下其本人,是偷盗啊。”重耳于是回去搭载老古,与他一起回去。 [105]

见蛇修德

有一次,重耳外出打猎,在前开路的人回来报告:“前面有条大蛇,有堤那么高,横着身子挡在道路上。”重耳说:“调转车头回去。”文公的车夫说:“臣听说见到吉祥的事物就迎上去,见到怪异反常的事物就压服它。现在前面有怪异反常的事物,请允许派我们的随从人员向它进攻。”重耳说:“不行。我听说,天子梦见不好的东西就改善为君之道,诸侯梦见不好的兆头就改善政治,大夫梦见不好的事物就改善自己的为官,庶人梦见不好的东西就改善自己的言行。像这样,灾祸就不会降临。现在我的行为有过失,而上天招来这条大蛇来向我示警,我如果进攻它,这就是违背了上天的意愿。”于是回车归来,斋戒修饬之后向宗庙请示道:“我实在没有才能,不能遵循正道,这是我的第一项罪过;负责行政的官员不贤良,我的左右近臣也不好,这是我的第二项罪过;治理国家不慎重,没有取得人民的信赖,这是我的第三项罪过;农事进行得不好,给老百姓带来了灾难,这是我的第四项罪过;斋戒修饬不够庄重,祭祀的食物不洁净,这是我的第五项罪过。请允许我起用贤者发挥其才干并且发扬仁德施行善政,用来引导老百姓,不再重复过去的错误。”于是着手改善政治。过了三个月,重耳梦见上天杀死了大蛇,说:“你怎敢挡住明君的道路!”重耳醒来,派人去看,蛇已经像鱼那样腐烂了。重耳非常高兴,认定自己正在实行的办法正确并且不懈怠地继续实行,终于实现了霸业。 [132]

对答秦客

晋献公去世后,秦穆公派子显慰问重耳:“寡人听说,失去国家常常在这个时候,得到国家常常在这个时候。虽然您恭敬严肃,居丧也不可太久,时机也不可失去啊,请考虑一下吧!” [72]
重耳将这事告诉舅舅狐偃,狐偃说:“你还是推辞吧。居丧之人没有值得宝贵的东西,可珍贵的只有仁爱和亲情。父亲死去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还要用这事来谋利,那么天下谁能说清我们无罪过啊?”重耳便对秦国客人说:“君王赏脸吊唁流亡的我重耳,我在父亲死去居丧的时候,我不能参加到丧礼中去,而让您操心了。父亲死去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我哪里还有其他的图谋来辜负您的情义啊?”重耳行稽颡之礼但不拜谢秦国客人,哭着起身,起身后便不再跟秦国客人私下交谈。 [72]
子显复命将事情告诉秦穆公。秦穆公说:“仁人啊,公子重耳!叩拜但不拜谢,是他没有以晋侯继承人而自居,所以没有拜谢。哭着起身,就表示敬爱父亲。起身但不私谈,就表示远离个人利益啊。” [61] [72]

人际关系

播报
编辑
关系
称谓
简介
祖父
又称曲沃武公,姬姓,名称。
父亲
姬姓,名诡诸。
母亲
姬姓,又称大戎狐姬。
妻妾
秦穆公之女。
——
——
杜祁 [73]
——
——
周女
姬姓,周王室宗女。
秦女
嬴姓。
秦女
嬴姓。
又称辰嬴,秦穆公之女。 [74-75]
儿子
伯鯈
母季隗。
叔刘
母季隗。
公子驩
晋襄公,母逼姞。
母杜祁。
公子乐
辰嬴所生。
公子黑臀
母周女,即晋成公 [76]
女儿
又作赵姬、君姬氏。
表格主要参考资料 [68]

人物争议

播报
编辑
重耳的生年,是据史料中所记载的重耳出逃之年(鲁僖公五年,前655年)的年龄倒推的,然而,不同的史料的说法却并不一致。《史记·晋世家》称重耳四十三岁开始流亡, [1]由此推算,重耳可能生于晋武公十八年(将43岁视作周岁,前698年)或十九年(将43岁视作虚岁,前697年);《国语》则称重耳十七岁开始流亡, [77-78]可以推算出晋献公五年(将17岁视作周岁,前672年)或六年(将17岁视作虚岁,前671年)这两个生年。梁玉绳洪亮吉及现代学者多认同《史记》的记载,杜预泷川资言和部分现代学者认同《国语》的记载。 [79-82]

后世纪念

播报
编辑
  • 墓葬
晋文公墓
晋文公墓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卫庄镇下村西南20米,墓高40米,圆形,周长200米,为山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83] [129]
  • 祠堂
晋文公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公园修建在南湖湖心岛,为仿汉代高台式祠庙建筑风格,由入口前导区和祠庙祭祀区两部分组成。中轴线由东向西依次为祠门、主殿(文公纪念堂)、后殿(介子推纪念堂),两侧有东西配殿、东西围廊等建筑物。2020年10月9日对外开放。 [133]

艺术形象

播报
编辑

文学形象

重耳于《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回 [91]、二十七回 [92]至三十一回 [93]、三十四回 [94]至第四十四回 [103]出场。

影视形象

时间
剧名
饰演者
图册
1989
1994
东方小故事之李离殉职》
龚礼
1996
蒋恺 [86]
2003
2010
春秋祭
2016
重耳传

史料索引

播报
编辑
春秋
左传 [8]
国语·晋语 [60]
吕氏春秋 [126]
史记》卷39《晋世家》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