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平均每五分鐘即有一人罹癌,以大腸癌居首

文◎許紹猷

0
2017

「雞排就是要配珍珠奶茶」、「好想大吃一頓麻辣鍋釋放壓力」。臺灣的料理種類多元,融合古今中外,有傳統也有創新,而小吃更是享譽國際遠近馳名。外國旅客來臺灣旅遊看的旅遊指南必定介紹各地美食,若認識臺灣在地朋友,被熱情的招待去夜市、上館子,一定會列入重點行程之一,國人亦以臺灣的美味料理、小吃自豪。但是有光亮的地方相對一定會有陰暗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二○一二年的全球統計,臺灣民眾每10萬人,即有45.1人發現罹患大腸癌,發生率之高是全球第一。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二○一七年十二月最新公布的報告指出,二○一五年罹癌人數登記有10萬5,156人,平均每五分鐘即有1人罹癌,其中各癌症種類又以大腸癌罹患人數1萬5,579人居首。一般而言罹患大腸癌的高危險群為家族具有病史,尤其是一等親內曾患病過,或是具有大腸容易長瘜肉的體質;再者,即是偏好高油脂重口味而低纖維飲食的族群。

大腸為人體消化系統的一環,其主要作用是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及儲存廢物,並將廢物排出體外。而大腸癌的形成過程是在腸壁上原本正常的黏膜,因種種原因形成瘜肉或腺瘤(良性),再經過一串的基因改變累積而成為惡性腫瘤,而較具刺激性的飲食習慣,易於誘發此一過程。

然則大腸癌發生率雖高,若經由定期的大腸篩檢即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在第一期發現,治癒率高達9成。但治本的方式仍是改變不當的飲食習慣及適量的運動,此外亦籲請民眾加強保險的觀念,及早投保醫療險、癌症險或重大疾病險等,除降低罹癌的風險,同時需要多一層「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