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野馬財經 

香港老牌上市公司爲何主動私有化?

5月《嘉年華世界巡迴演唱會2023》香港站上,周杰倫與香港新世界集團主席鄭家純的長子鄭志剛合唱了一首《說好的幸福呢》,天王巨星和百億富豪的合體驚豔了一衆粉絲。而與鄭志剛同行的還有中譽集團CEO韓旭洋。

中譽集團是香港老牌上市公司,與其附屬公司從事勘探、開發及開採銅及其他礦物資源、金融工具投資、物業投資、放債業務和電子物流平臺,曾通過多家平臺和上市公司持有遍佈全球的優質礦產資源。

9月3日,中譽集團(0985.HK)公佈,公司將被私有化,現金代價1.23億港元。

2023年以來,港股私有化案例頻現,共有18家上市公司發佈私有化退市公告。其中,達利食品、雅士利國際、亞美能源、江南集團、寰亞傳媒和金利豐金融已經完成私有化退市。

《福布斯》2023年香港富豪榜中,李嘉誠以身家390億美元蟬聯香港首富寶座,李兆基家族、鄭志剛所屬的鄭氏家族緊隨其後。

與這些知名富豪家族相比,中譽集團主席趙渡似乎並不耀眼。不過,作爲低調的香港隱形富豪,趙渡與鄭氏家族交往不淺,且廣泛涉獵於資本市場,其中最爲熟知的便是投資中國恒大。

成立即將30年的上市公司爲何要私有化?隱祕富豪背後又有哪些新佈局?

爲何主動私有化?

9月3日,上市近30年的中譽集團(0985.HK)公佈,由公司主席及執行董事趙渡全資擁有的Atlas Keen Limited,提出以協議安排方式將公司私有化,現金代價1.23億港元。

根據私有化計劃,所有計劃股份將予以註銷,註銷價爲每股計劃股份1港元,較最後交易日收市價每股0.62港元溢價61.29%。中譽集團將根據上市規則向聯交所申請自願撤回股份於聯交所的上市地位。要約人Atlas Keen Limited認爲,公司股份的交易價及成交量均不甚理想。

中譽集團於8月24日停牌,當時股價爲0.62港元/股,9月4日恢復交易後,報收0.94港元/股,漲幅51.61%,市值4.5億港元。

除了頹廢的股價,中譽集團在業績上面露難色。2015至2019財年,公司連續五年虧損,其營收分別爲3.79億元、1.95億元、2.22億元、4.52億元、14億元,淨利潤分別爲-4.41億元、-21.04億元、-7997.83萬元、-4.69億元、-19.53億元。2020財年迎來轉機,實現營收5.3億元,同比減少59.15%;淨利潤25.4億元,同比由負轉正,增長240.22%。不過,2022財年依舊虧損,營業收入4.52億元,同比減少11.75%,淨利潤爲-29.4億元,同比減少219.84%。

此外,中譽集團面臨負債壓力,其流動負債由2017財年的9298萬元,增至2023財年的35.85億元。

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認爲,中譽集團擬溢價61%回購所有流通股來實現私有化退市,這表明公司認爲其在香港聯交所的股價被低估,通過私有化可以更好地實現公司價值。

中譽集團將虧損的公司私有化也可能是爲了擺脫虧損狀態,以實現扭虧和盈利。私有化後,公司可更自由地進行戰略調整和經營決策以實現轉型而不受公開市場壓力和即期業績的影響。此外,公司也可通過私有化來避免公開市場的監管和審查,從而更好地保護公司利益。

不過,中譽集團也有豪氣的時候,曾經大手筆投資恒大集團優先票據及恒大汽車股票。

早在2015年12月,中策集團就參與了恒大的投資:按面值認購由中國恒大發行總額爲1億美元的永續證券。2020年,中譽集團又多次馳援恒大,一度持有恒大汽車4218萬股,賬面價值超3億美元。2021年10月,中譽集團通過公開市場出售了合計3218萬股恒大汽車股份,每股平均價格約爲3.89港元。

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期間,中譽集團間接全資持有公司立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立天”)收購恒大發行的中國恒大現有票據,本金總額約爲1.54億美元;及景程(恒大間接全資附屬公司)現有票據,本金總額約爲1600萬美元。

自恒大集團陷入債務危機以來,承兌匯票在其“暴雷”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恒大如何償還債務是當下外界最爲關注的焦點之一。

8月10日,中譽集團公告稱, 按照8月10日的現時市價計算,立天持有的中國恒大現有票據的市值總額約爲849萬美元,持有的景程現有票據的市值總額約爲75萬美元。因恒大及景程陷入財務困境,中國恒大、景程及天基各自建議實施重組計劃,以穩定其財務狀況,使其可持續經營。

投資有風險,中譽集團也只能願賭服輸,同意了恒大的境外債務重組方案。中譽集團已接受有關中國恒大現有票據及景程現有票據擬訂償債協定及安排,包括同意解除、豁免及免除中國恒大現有票據及景程現有票據項下所有申請索償,代價爲中國恒大及景程將分別向立天發行中國恒大新票據、景程新票據及天基新票據。

柏文喜表示,由於中譽集團在恒大方面的投資出現了鉅額浮虧,這會引發公司股價下跌、市場信心受損等不利影響。如果公司認爲這些影響不利於公司的長期發展,那麼私有化則是一個好的選擇。此外,港股流動性較差也是導致中譽集團選擇私有化的原因之一。私有化可減少市場監管和投資者壓力,提高公司治理和經營效率,從而改善公司的經營狀況。

中譽集團也稱,由於股份交易的流動性較低,公司目前在聯交所的上市地位不再適合作爲公司業務增長及發展籌集資金的平臺。私有化可支持集團的未來業務發展。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爲,上市公司的股價和交易量長時間處於低位,說明投資者對其股票的興趣缺失,因此私有化不會造成更多爭購、推高成本,而且當前已經失去上市的功能性。私有化後不需要花費維持上市地位的各類成本,同時也不需要公開財務資料、不受信息披露約束,所以當股價較低、交投不活躍時,私有化就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私有化有一定的優勢,但也不可忽略風險。在柏文喜看來,中譽集團此時私有化應該算是一個代價較低、比較好的選擇。雖然私有化可帶來一些好處,比如提高公司治理和經營效率,減少市場監管和投資者壓力,可以避免因股價下跌而導致的公司形象受損等,但這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評估。比如,私有化後的市場前景、公司財務狀況、治理結構等因素都需要綜合考慮。此外,私有化也需要考慮法律和程序等方面的風險和成本。

低調富豪趙渡投資廣泛

涉獵物流、旅遊、新能源

中譽集團是香港老牌上市公司,曾用名爲網智金控集團有限公司,1994年在開曼羣島註冊成立。2016年5月17日由中科礦業更名爲網智金控,2017年9月20日正式更改中英文名稱爲中譽集團有限公司和CST Group Limited。

中譽集團的主席兼執行董事爲趙渡,同時也是該公司的實控人。

在香港富豪中,有一個神祕的小圈子:他們經常聚在一起打牌,玩一種“鋤大地”或者叫“打升級”的撲克遊戲,談笑間可能在牌局上便促成了上億商業交易。市場傳言稱,作爲香港四大超級富豪之一的鄭裕彤十分酷愛這個遊戲,牽頭組織了“大D會”,鄭裕彤被冠以“總舵主”之稱。

2009年11月5日,恒大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包括新世界主席鄭裕彤、華人置業主席劉鑾雄、星島新聞集團主席何柱國、長江實業執行董事葉德銓、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以及中渝置地主席張松橋等均到場站臺。這些人的彙集,讓傳說已久的香港頂級富豪圈“大D會”走進大衆視野,而“大D會”曾被認爲是“中國資本市場上最神祕的組織”。

從中譽集團的歷史股東信息來看,香港“大D會”核心成員何鴻燊、劉鑾雄、鄭裕彤都曾出現在其股東列表中,其中,劉鑾雄曾持股11.34%、鄭裕彤曾持股7.29%,何鴻燊最高持股達到16%。因此,中譽集團也被認爲是“大D會”成員旗下公司。

中譽集團在2015年通過非公開發行方式15億元認購恒大汽車的優先股和稀缺股,此後不斷增持恒大汽車(0708.HK)的股份。2015年的年報信息顯示,中譽集團曾在中國恒大(3333.HK)、恆騰網絡均有持股。

2017年,中譽集團從恆騰網絡股東名單中退出,僅保留對中國恒大和恒大汽車的持股,直到2021年拋售恒大汽車。

除了對恒大的投資,中譽集團早已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

物流方面,企查查顯示,中譽集團持有“第一物流”92%的股權,該公司有一款手機APP“快貨運”,用於“運輸貨物之客戶與具有閒置運力貨車車主之間雙向在線匹配”。目前並無太高市場佔有率。

中譽集團還曾廣泛涉獵於二級市場,持有多家上市公司的股權,比如經營澳門博彩的金利豐集團(1031.HK,已退市),做石板材加工的新礦資源(1231.HK),做化學材料的東嶽集團(0189.HK),還有駕校領域的港通控股(0032.HK)。

中策富匯前身爲恆滿證券,被中策集團於2016年2月以1831萬港元收購。

在2016年震動業界的“萬科股權爭奪戰”中 ,中策富匯一度斥資8億港元增持萬科,擾動了這場股權爭奪混戰。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進入發展快車道的當下,中譽集團已經多次投資新能源車企,其中就有威馬汽車。

2017年,趙渡通過設立的香港時穎公司與賈躍亭的FF設立合資公司Smart King,時穎公司分三年戰略投資FF20億美元,2018年向FF支付8億美元。

近日,“中國充電服務第一股”能鏈智電(NAAS.O)完成了35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增發交易,投資人包括鄭志剛及中譽集團。能鏈智電是中國充電服務第一股,2023年一季度,其充電量佔到了中國公用充電量的五分之一。

實際上,中譽集團的前身叫“中科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和“網智金控集團有限公司”。在加註新能源賽道之前,中譽集團其實是以投資礦業而著稱。

據國際能源署2021年《關鍵礦產在清潔能源轉型中的作用》報告,由低碳能源技術驅動的能源系統的礦物需求將遠超化石燃料能源系統,預計2040年全球新能源礦產,如鋰、鈷、鎳等需求將比2020年增加6倍,特別是用於電動汽車和電網存儲的礦物需求將至少增長30倍。

中國國際新能源大會暨產業博覽會上,紫金礦業(601899.SH)董事長陳景河講道:“爲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正在引爆一場‘能源革命’,中國承諾的‘雙碳’目標也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下游礦產需求發生重要調整,催生出對鋰、鈷、鎳、銅、鉑族等新能源金屬的增量需求。”作爲產業鏈最上游的採礦業享受到了新能源行業的紅利。

而中譽集團在礦業領域的投資,最早可以追溯到14年前。

2009年5月,中譽集團關聯公司“國際資源”曾以逾2億美元收購原屬澳洲上市公司OZMineralsLimited旗下印度尼西亞Martabe金銀礦項目95%的權益,該項目是印尼最大礦產項目之一。

2010年,中譽集團以2.2億美元購入祕魯Mina Justa銅礦項目70%權益,並在次年以4.7億美元售出。

2017年12月22日,中譽集團間接全資附屬公司Sonicfield擬與民生銀行合作,重組GCC LP的債務,及向賣方收購接管令狀下的相關礦業資產及物業。Grande Cache Coal LP(GCC LP)爲礦山擁有人,於加拿大從事煤礦開發以及焦煤及相關產品的生產業務。

中譽集團還曾耗資近10億港元收購飛馬銅礦,後者是澳大利亞銅礦LadyAnnie項目之一。

作爲主營業務之一爲從事金融業務的投資控股公司,中譽集團也曾變賣旗下金融資產。2021年10月28日,中譽集團全資附屬公司立天通過公開市場出售合共3853.7萬股徽商銀行(3698.HK)股份,總價約爲1.002億港元(不包括交易成本),每股徽商銀行H股股份的平均價格約爲2.6港元。

中譽集團最近一次的動作則是對旅遊相關板塊的拋售。2022年12月1日,公司公告,立天通過公開市場出售合共254.32萬股金沙中國股份,總價約爲5578萬港元(不包括交易成本),每股金沙中國股份的平均價格約爲21.93港元。金沙中國是澳門領先的多用途綜合度假村及娛樂場發展商。

作爲掌門人,趙渡對外披露的信息極少,被媒體稱爲愛國港商。中譽集團與鄭志剛除了在商業投資外,在慈善事業也有交集。據“界面新聞”報道,中譽集團CEO韓旭洋是鄭志剛慈善基金最大捐贈者,雙方均參與香港MPlus(M+)博物館捐款。

多元化且激進的投資風格,使得中譽集團在資本市場備受矚目,如今鎩羽而歸,背後大佬趙渡又聯合鄭志剛投資內地新能源服務公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