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什麼意思?清明節為什麼要上墳呢?傳統節日要知道。

農村老李愛白話 發佈 2024-05-01T15:25:21.684920+00:0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的這首《清明》描寫了清明時節,雨中所見所聞的景象,讀起來宛如置身畫中一般。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的這首《清明》描寫了清明時節,雨中所見所聞的景象,讀起來宛如置身畫中一般。

清明屬於二十四節氣之一。作為春季的第五個節氣,清明時節,氣清景明,萬物復甦,草木萌動,自然界呈現一副生機勃勃的景象,因此而得名「清明」。《歲時百問》中對清明的解釋是這樣的:「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所以「清明」兩字是春季伊始,萬物復甦所呈現的景象。

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又稱祭祖節,和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清明節前後人們要上墳祭拜祖先,掃墓添土,以示對先人的懷念之情。那麼清明節為什麼會作為祭拜先人的節日呢?

祭祖習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了,據史書記載,三國時期,墓祭便已經興盛起來。而把清明節作為祭祖的節日,還要從「寒食節」說起。

相傳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戰亂而流亡他國十九年之久,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於他,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晉國公子重耳勵精圖治,終於成了一代名君,這就是後來的「晉文公」。晉文公功成名就之後,想報答介子推,可是介子推不求功名利祿,與老母親歸隱於深山之中。晉文公為逼迫介子推出山,下令焚燒山林,介子推依然不失名節,沒有出山,最後被大火焚燒而死。晉文公後悔莫及,將介子推埋葬於綿山之中,修祠立廟,並下令介子推忌日當天,民間禁火,以寄託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起初,受當時朝廷管制,寒食節的地位遠高於清明節。唐朝時,寒食節祭祀之風盛行,一般要數日結束,再加上寒食節和清明節相近,於是寒食節就和清明節重疊在了一起。朝廷為了規範祭祀節日,便把兩節融為一體了。《唐會要•卷八十二•休假》記載:「(開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大曆十二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以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節,前後各給三天」。因此,唐代後寒食節和清明節就合二為一了。

寒食節的一些習俗並不適合當時民間的生活習慣,比如三月北方天氣依然寒冷,禁火習俗會影響人們生活和健康,所以寒食節慢慢被人們淘汰,清明節的地位上升而取代了寒食節。

清明節除了上墳祭祖,還有哪些習俗呢?

第一:插柳。

清明節前後,楊柳長出嫩芽,家家戶戶門口插柳枝,戴柳環。古人認為柳枝有驅蟲的功效,而古代經常有蟲疫發生,所以人們插柳以避免蟲疫。《中華全國風俗志》中記載:「歲時說清明日,家家門插新柳,俗意謂可祛疫鬼」。

第二:踏青。

清明時節,春暖花開,草木萌發,正是郊遊的好時節。踏青能讓人們感受大自然之美,與自然合二為一,充分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第三:放風箏。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說的便是兒童喜愛放風箏。春天是放風箏的季節,一根根線直通天空,一個個五顏六色的風箏在天空飛舞,真是一副絕美的畫面。

第四:蒸蒿餅。

古人認為清明節要吃一些青色的食物,來迎接春天的到來,於是蒸蒿餅便成了清明節獨特的習俗。人們把采來的新蒿和糯米同舂,讓米粉變為綠色,再以蔬菜和肉類為餡,上木籠屜蒸熟,便成為美食蒿餅了。

結語

清明節不僅是祭拜先人的節日,更是孝道的傳承。《論語》記載:「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意思是說:後人恭敬地祭祀祖先,民心將歸於淳厚。所以清明節上墳習俗應該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