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券商相繼結業 網民︰生意好呀?股市一潭死水仲加印花稅?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個人增值 - D221010

小型券商相繼結業 網民︰生意好呀?股市一潭死水仲加印花稅?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2/10/10 14:24

最後更新: 2022/10/10 14:57

分享:

分享:

港股又跌500點,今年不但恒指無眼睇,連美股都死氣沉沉,有網民就在討論區上引述一篇數月前的報導,指「港證券行排隊執笠」,多人參與討論,有人歸因於傳統中小型證券行自己不思進取,沒有好好改善客戶體驗,搞好網站及APP。亦有人指是市況原因,更直斥港府加印花稅不利券商行業。

網民討論小型證券行「死因」

點擊圖片放大
+6
+5

早幾年港股成交額日均都逾千億元,今年則持續下滑,有時只得600億元左右。行業萎縮之下,排名較後的C組券商更加無肉食。據港交所的資料,單計交易所參與者數目,截至今年第二季是623家,相比2019年第二季的657家已減去逾30家。

而今年結業的最轟動相信是一通證券,以往一直以平佣作招倈,吸引了不少客戶,但年初突然宣布結業;其後中南證券亦結業,直言市場環境變化,不再適合小型券商生存。

港股加印花稅或者是其中一個因素,亦有網民歸咎於港股不及美股好炒,直言美股跌了仍有上升希望,如果買騰訊 (00700) 或阿里巴巴 (09988) 只是輸少當贏。

除了市況不景,亦有人指不少年輕股民都用IB、富途等,因網上操作方便,更有網民直言已沒有人去證券行睇報價機了。

綜合以上言論,大家認為傳統小型券商結業潮的原因主要有三︰

  • 市況不佳,港股成交凋零,小型券商生存空間狹窄
  • 政府加印花稅,嚇跑股民
  • 網絡券商更能吸納年輕客戶群

 

=====

【石Sir一周前瞻及異動股】李寧、中石化、中國海外發展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