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並非想像中那麼貧窮(或富有) 財務顧問:你睇人好、人睇你好 最緊要自己夠用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個人增值 - D231203

你並非想像中那麼貧窮(或富有) 財務顧問:你睇人好、人睇你好 最緊要自己夠用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3/12/03 09:30

最後更新: 2023/12/04 14:19

分享:

分享:

你可能沒想像中貧窮或富有。財務顧問:你睇人好、人睇你好,最緊要自己夠使。

究竟需要多少錢,才能感覺富有?近日有調查顯示,美國千禧世代則認爲年薪需要達到52.5萬美元(約410.1萬港元),才感到財務幸福。但對於財務顧問、財務策劃師來講,有其衡量標準。另外也有人說,財富水平是在乎心態。

有錢定義 人言人殊

金融服務業將家庭分為不同類別,以劃分其相對財富。例如,「大眾富裕人士」(mass affluent)獲廣泛定義為:擁有10萬至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的可投資資產。

然而身家豐厚的所謂高淨值人士(High-net-worth)的定義,則差異很大。一些顧問公司有以下劃分:

  • 高淨值人士:資產介乎100萬美元至2,000萬美元(約1.56億港元)。
  • 超高淨值人士(Ultra-high-net-worth):資產超過2,000萬美元。

其他財務顧問則使用500萬美元、3,000萬美元或其他數字,作為兩組之間的分界線。

相關文章:百萬富翁其實不富有 31%自認只是「中產」 首要保護已有財富

財務顧問:有無錢是你睇人好、人睇你好
最緊要自己覺得夠使

無論他們如何區分高淨值人群和超高淨值人群,顧問發現這些標籤並不一定反映客戶對自己的看法。大眾富裕人士可能認為自己很富有。超高淨值人士則可能會為花每一分錢而煩惱。

好像「股神」巴菲特身家比超高淨值人士多何止千萬倍,但年青起已極盡節儉,如今92歲仍住在1958年購買的房屋中,從未換樓;其77歲夫人蒙克斯(Astrid Menks)亦志同道合,據報在出席億萬富翁夏令營期間,向工作人員抱怨一杯售價4美元(約31.2港元)的咖啡太貴。

通脹亦可能扭曲財富感。擁有200萬美元的人昔日可能會感覺富裕,但直到近兩年,高通脹也令他們自覺財富大不如前。美國註冊財務策劃師Carla Adams認為,有錢與否,其實屬於俗稱的「你睇人好、人睇你好」:

在旁觀者眼中,財富確實是相對的。這取決於你是否覺得自己有足夠的錢來過一種令你滿意的生活方式。

相關文章:【財富自由】53歲提早退休 靠股息生活 後悔20歲犯下3個理財錯誤

Adams舉出以下一些影響人們財富觀念的因素。

  • 1. 家境和童年

    我們的家庭背景和早期的金錢經驗,會影響我們對擁有財富或缺乏財富的看法。如果你父母創辦的企業經歷過繁榮和蕭條的周期,家道中落或會讓你警剔財富是虛幻,明白「三更窮五更富」。但如果你是窮家孩子出身,而現在又已累積了可觀儲蓄,因為捱過苦,你可能會意氣風發,非常炫富,並揮霍無度。

    Carla Adams表示,曾與一名擁有約60萬美元(約468.7萬港元)、卻生活得很節儉的客戶合作,因此不擔心對方會花光錢財。但她也說:

    我還有其他身家數千萬的客戶,他們已經習慣了奢侈的生活方式,但這在他們退休後將無法維持。當中大多數人都不願意面對這個事實。

    • 2. 獲得財富的方式

    某人獲得金錢的方式,也會影響他們如何解讀自己的資產淨值。那些長期產生穩定收入、並採取保守投資策略的人,往往對自己的財富有着更紮實的看法。

    但如果你年薪15萬美元(約117萬港元),然後有一日朝早醒來竟獲得了數百萬美元的股權報酬,便感覺如在夢中。Carla Adams引用了一名親歷此情境的客戶的話:「噢!這不是真錢。」

    「她是一位忙碌的母親和妻子,她很難想像自己突然擁有了這麼多錢,」Adams回憶說,該為母親沒有注意到這筆開心大發現的橫財,將來可能大大影響她對自身的財富感。

    相關文章:六合彩頭獎兩注中 MIT研究︰一夜暴富易「樂極生悲」 大腦有5個悲傷階段

    • 3. 社交圈子

    你對自己的財富是否有現實的認知,也取決於你的社交圈子。如果你周圍都是比你富有得多的人,或至少是那些花錢更豪爽的人,你就更易自覺寒酸。Carla Adams分享了一個「人比人,比死人」的誇張案例:

    我的一位客戶擁有800萬美元(約6,249.5萬港元),但她許多朋友擁有1億美元(約7.81億港元),並且乘坐私人飛機。她覺得自己很可憐,很不堪。

    • 4. 年齡

    其他因素也發揮作用,例如年齡、婚姻狀況、工作保障和個人債務,都會影響你對財富的看法。註冊財務策劃師Michael Berkhahn說,兩個帶着100萬美元走進其辦公室的人,對自己是否富有,也可以有不同觀點。

    年齡本身是一個很大的因素。根據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2023年度現代財富調查(Modern Wealth 2023),在感覺富有的年輕人(26至41歲)中,平均淨資產為53.1萬美元(約414.8萬港元)。但對於感覺富有的嬰兒潮世代(58至75歲)來說,他們的平均淨資產為69.2萬美元(約540.6萬港元)。

    解救辦法:點先了解自己「夠唔夠使」?

    當客戶對自己的財富懷有扭曲的認知時,顧問可能會提出尖銳的問題,目標是讓客戶重新思考他們對金錢的看法,以及金錢對他們來講有何意義。

    Michael Berkhahn喜歡問客戶:「你在錢銀方面有何煩惱?」 根據對方的回答,試圖將他們的擔憂與他們的目標相匹配。

    「也許他們的最終目標是留下遺產或資助孩子的教育,」他表示,客戶對自己財富的感覺可能是基於恐懼,或最壞情況的思維,因​​此解決他們的金錢憂慮,有助他們更現實地掌握自己的淨資產。

    Carla Adams則問:「你人生中最高價值的事物是甚麼?」對方坦承後,她便追問:「你的支出反映了這些價值嗎?」

    如果你的儲蓄和消費習慣反映了你最珍視的價值觀,就更有可能掌握你的財富是否足以帶給你理想中的幸福

    撰文:黃正軒

    相關文章:

    【芒格逝世】芒格多年來捐贈巴郡股票 「我死後的地方不需要錢」 財富僅巴菲特的2%

    心態決定境界?慬10%人具備的4個理財特質 擁更高退休儲蓄

    【財富自由】高中畢業全職炒股 本金6萬滾出6,200萬 分享4個炒股指標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理財加油站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