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2023|中國遙感專家劉少創為首位中國得獎者,運用創新技術拯救瀕臨滅絕的野生駱駝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2023|中國遙感專家劉少創為首位中國得獎者,運用創新技術拯救瀕臨滅絕的野生駱駝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2023|中國遙感專家劉少創為首位中國得獎者,運用創新技術拯救瀕臨滅絕的野生駱駝

21 Mar 2024

作為Rolex忠粉的你,又有否聽過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 (Rolex Awards for Enterprise, RAE) ?這個源自1976年由時任執行總裁André J. Heiniger先生所創立的獎項,歷年來共支持160位大獎得主,他們在世界各地作出重大貢獻,致力改善大衆生活,保護地球。2023年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的五位得主名單已揭曉,遙感專家劉少創憑著運用創新技術拯救瀕臨滅絕的野駱駝成為大獎得主之一,也是首位中國得主,可說別具意義!Rolex早前在北京舉行頒獎禮,劉少創更接受專訪,與在場一眾大學生分享關於是次項目研究及保育工作心得,更鼓勵年輕人繼續向夢想進發,不要輕易放棄。

分享與劉老師對談前,先一起了解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的背景吧!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1

什麼是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 (Rolex Awards for Enterprise)?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2023|中國遙感專家劉少創為首位中國得獎者,運用創新技術拯救瀕臨滅絕的野生駱駝

為了紀念世上首款防水腕錶「勞力士蠔式腕錶」推出五十週年,勞力士時任執行總裁André J. Heiniger 先生在1976年由創立這獎項,支持傑出人士推展不同範疇的創新計劃,包括製造有助改善生活的科技、拯救瀕危生態系統、保護海洋、探索地球未知領域,或創新科學與醫療發展。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2023|中國遙感專家劉少創為首位中國得獎者,運用創新技術拯救瀕臨滅絕的野生駱駝

原為一次性的慶祝活動,但國際間反應熱烈,因此改為長期計劃並延續至今。歷年來,此獎項共支持160位大獎得主,品牌於2019 年推出「保護地球· 恒動不息」計劃(Perpetual Planet Initiative), 進一步彰顯其承諾,計劃涵蓋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與超過30 個夥伴長期合作,包括「藍色使命」(Mission Blue)計劃、國家地理學會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以及「珊瑚園丁」(Coral Gardeners)等新進組織,持續推展不同範疇的工作。

2

參賽者需具備什麼學歷或資格才能參賽?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2023|中國遙感專家劉少創為首位中國得獎者,運用創新技術拯救瀕臨滅絕的野生駱駝

RAE的宗旨並非表揚得獎者昔日成就,而是推動全新或正在進行的項目。此獎項不設任何學術或專業要求,亦無性別或國籍限制,申請者年滿18歲即可,即可報名角逐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直至目前為止,大獎涵蓋51個國籍,在65個國家及地區推行項目,報名申請語言有英文、簡體中文或西班牙文。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3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的評審流程是怎樣?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2023|中國遙感專家劉少創為首位中國得獎者,運用創新技術拯救瀕臨滅絕的野生駱駝

大獎由勞力士日內瓦總部團隊負責管理,所有申請均由研究人員進行分析,其中準則包括同行評審、評核、面談,以及項目達成目標的可能性。通過這些程序後,得主將由國際專家組成的獨立評審團選出。自1976年創立以來,已有約37,000人申請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申請者會經獨立的跨學科專家評審團加以評估。

4

每屆大獎的評審團是如何組成?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2023|中國遙感專家劉少創為首位中國得獎者,運用創新技術拯救瀕臨滅絕的野生駱駝

每屆大獎的評審團也會變更,成員通常包括:保育專家、醫生、教育家、革新者、探險家及科學家。評委包括分別於1953年及1975年成為登上珠穆朗瑪峰的首位男性Sir Edmund Hillary和女性田部井淳子;其他評委包括:國際環境保護倡導者Yolanda Kakabadse、太空人兼前國際太空站指揮官Chris Hadfield、知名遺傳學家Steve Jones,以及天文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兼著名氣候變化倡導者Brian Schmidt。2023年評審團有香港代表加入,身兼政治家、學者、作家、智庫領袖、律師及可持續發展倡導者陸恭蕙,曾兩度當選香港立法會議員的她,於2012 年至2017 年擔任香港環境局副局長,更獲頒法國國家功勳騎士勳章及大英帝國官佐勳章,並在2007 年獲《時代》雜誌「環境英雄」(Hero of the Environment)稱號。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5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為世界帶來什麼影響?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2023|中國遙感專家劉少創為首位中國得獎者,運用創新技術拯救瀕臨滅絕的野生駱駝

從1976年起,共有160名女性和男性獲選為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得主,這些先鋒來自世界各地並擁有各式各樣的技能。大獎得主包括:考古學家、建築師、教育家、工程師、企業家、探險家、電影製作人、地質學家、醫生、微生物學家、登山家、物理學家、靈長類學家、社會學家、獸醫及野生動物學家。不少項目與環境直接相關,至今已累計種植2,800萬棵樹木;保護52種瀕危物種及32個主要生態系統,其中包括57,600平方公里的亞馬遜熱帶雨林;發現數以百計的新物種;完成53項艱鉅的探險活動;並研發了49種能夠廣泛運用的創新技術。過去48年來,大獎得主的獲獎項目已惠及全球數百萬人。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2023得主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2023|中國遙感專家劉少創為首位中國得獎者,運用創新技術拯救瀕臨滅絕的野生駱駝

2023 年大獎得主及其領導的項目涉足全球,不僅為肯亞提供潔淨水源,更深入安地斯山脈保護森林山地,體現勞力士致力於保護地球恒動不息的承諾,以下是5位得獎者簡介。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1.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2023得主:生物學家Constantino Aucca Chutas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2023|中國遙感專家劉少創為首位中國得獎者,運用創新技術拯救瀕臨滅絕的野生駱駝

生物學家Constantino Aucca Chutas於2000年創立安地諾斯生態協會,並於2018 年協辦安地納行動, 至今已種植450 萬棵樹木,與超過60個本土社區建立聯繫,並在秘魯及其他安地斯山脈高地國家的山區設立16個保護區。得獎項目是以本土社區為中心,擴展他在安地斯山脈高地的森林生態系統修復和保護計劃。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2.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2023得主:社會企業家Beth Koigi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2023|中國遙感專家劉少創為首位中國得獎者,運用創新技術拯救瀕臨滅絕的野生駱駝

肯亞社會企業家Beth Koigi的家鄉肯亞,高達一半人口無法獲得乾淨的飲用水,而根據聯合國的數據,到2030年全球 一半的人口或會生活在嚴重缺水的地區之中。Koigi自2017 年協辦初創公司以來,每月透過空氣製水器為超過1900 人帶來逾200,000 公升的潔淨水源,這項創新技術的潛力巨大。未來她將深入10 個社區,設置從空氣中收集水源的太陽能製水器,為多達3000人提供潔淨水源。

3.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2023得主:靈長類動物學家Inza Koné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2023|中國遙感專家劉少創為首位中國得獎者,運用創新技術拯救瀕臨滅絕的野生駱駝

靈長類動物學家Inza Koné 將於象牙海岸保育生物多樣性豐富的森林,同時保護瀕危動物,並減輕當地的貧困情況。Koné 與當地居民合作多年,至2021 年更成功促使Tanoé-Ehy Forest成為社區管理的自然保護區。勞力士大獎將支持干尼繼續保護當地豐富多樣的生物,推動社區管理,並鼓勵當地居民發展永續的生計。

4.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2023得主:社會企業家Denica Riadini-Flesch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2023|中國遙感專家劉少創為首位中國得獎者,運用創新技術拯救瀕臨滅絕的野生駱駝

社會企業家Denica Riadini-Flesch是學術成就超卓的經濟學家,她其後創立SukkhaCitta 並與 印尼農村的女手藝人合作,為她們提供商業技能、環境管理 教育,以及32 個國家的客戶網絡。得獎後,她將擴展「由農場到衣櫥」的再生服裝供應鏈, 從而提升婦女力量,並保護印尼的本土文化。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5.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2023得主:遙感專家劉少創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2023|中國遙感專家劉少創為首位中國得獎者,運用創新技術拯救瀕臨滅絕的野生駱駝

中國遙感專家劉少創曾參與研發中國月球及火星探測器的導航系統,還協助繪製全球主要河流的地圖,並於2002年4月成為中國首名徒步穿越北極的先鋒。因在戈壁沙漠測試玉兔三號原型月球車時與野生駱駝初次碰面,為未來的研究埋下種子。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2023|中國遙感專家劉少創為首位中國得獎者,運用創新技術拯救瀕臨滅絕的野生駱駝

野生駱駝是雙峰駱駝,有著蓬鬆厚重的皮毛,早在數千年前已橫越戈壁沙漠的平原,但由於氣候變化、喪失棲息地、捕食、狩獵、疾病、人類馴養和雜交繁育等種種問題,導致數量日益減少,目前中國只剩不足一千隻, 分佈於中國西北部和蒙古西南部二十萬平方公里的地區,要在地面追蹤牠們,絕對是一大難題。十年前, 科學家無法追蹤野生駱駝,只能單靠蹄印和糞便蹤跡加以研究,即是完全依賴人類觀察,擅長利用衛星觀測地球表面的遙感專家劉少創,靈機一觸想到利用太空技術監測遍佈戈壁沙漠的野生駱駝群。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2023|中國遙感專家劉少創為首位中國得獎者,運用創新技術拯救瀕臨滅絕的野生駱駝

Rolex早前在北京舉行頒獎禮,中國得主遙感專家劉少創更接受專訪,與在場一眾大學生分享關於是次項目研究及保育工作心得,更鼓勵年輕人繼續向夢想進發,不要輕易放棄。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2023|中國遙感專家劉少創為首位中國得獎者,運用創新技術拯救瀕臨滅絕的野生駱駝

C:Cosmo HK   L:劉少創

C:你是如何得知野駱駝所面對的困境並決定研究?

L:我從小就喜愛動物,過往專業在於透過衛星量測江河,所以希望將專業與動物結合,2011年在敦煌沙漠進行月球車實驗時首次遇見野駱駝,由於其數量稀少具保護性,加上移動範圍廣泛,正符合衛星監測的特質,因此便在之後投入相關研究。

C:展開研究工作初期遇到什麼困難?

L:研究初期的經費募集困難,加上原本並非這個學科的專業,難免受到質疑。我們和其他團隊,比如蒙古、英國野駱駝保護機構是有合作的,有一些方法可以進行交流,這個領域外,其他的野生動物保護人員和我們之間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繫,那確實是存在一個問題,因為我們確實跨到另一個學科去了,並沒有人脈基礎,但是我覺得會慢慢的,隨著勞力士這個項目的推進,會越來越多人認識研究和保育野生動物。

C:第一次通過遙感技術監控野駱駝,感覺如何?

L:我們是在2012年在羅布泊給一峰野駱駝戴些項圈,那個地方是無法上網的,那麼要等我們回到能夠上網的地方後才看到傳回的數據,那是我們在中國境內用人工項圈跟蹤到野駱駝,內心十分興奮。因為我們如果我們取得了成功,為未來的研究打開了門,可以用研究野駱駝的行為,運動的軌跡等用數據進行分析。目前已有七隻野駱駝佩戴追蹤頸圈,每天也會向衛星發送所在位置。 他和團隊透過這種嶄新技術,得以在駱駝穿越遼闊荒涼的地帶時,追蹤並研究牠們的行徑,更可逐步找出所需採取的保護措施。

C:野駱駝正面對什麼威脅?

L:野駱駝目前生活主要在中國和蒙古兩個地方,就兩塊棲息地,中國經甘肅和新疆交匯的地方,就是羅布泊和安南壩保護區域管理局管轄範圍,還有一個是蒙古大戈壁A保護區這個範圍,也就是這幾個地方有野駱駝。人類的影響目前為止依然是野駱駝構成最大的威脅,像那些非法穿越的人非常多,對牠們的干擾非常大,比如說羅布泊這邊有很多野駱駝,這些年都跑到阿爾金山北邊,這是非常危險,因為這個地區有很多狼,會對野駱駝進行捕食,另外就是未來可能會有疾病,如果集中在一個很窄的區域,如果發生致命的傳染病的話,野駱駝面臨的威脅就更大。

C:過遙感技術對保護野駱駝最大的幫助是什麼?

L:主要是對棲息地的質量進行評價,他現在的環境質量是怎麼樣的,還能夠對未來的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他的影響進行預測,很多人認為這些工作和我們現在做的一駱駝保護之間是沒有關聯,我覺得這理解是片面的,因為遙感技術或導航定位,他是拿來造福人類的工具,我希望把這種有效的工具用在自然保護中,使野駱駝的數量逐漸增長,避免滅絕的風險。

C: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如何幫助你的研究工作?

L:這個大獎是對我們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對我們未來工作強而有力的支持,我們可獲資助40個衛星追蹤器的一年通話時間,可幫助研究野生駱駝的行為特徵、面對氣候與其他物種的威脅。對勞力士品牌來說,他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品牌,除了生產全世界最優秀的產品外,還承擔了非常多的社會責任,比如「保護地球· 恒動不息」計劃,讓我們團隊的研究項目可讓世人深入認識野生駱駝,以及其變幻無測的生活環境。

我會好好利用所得知識和研究結果,與保育組織攜手建立兩個全新大型保護區,分別是中國野生駱駝國家公園及中蒙跨境野駱駝自然保護區;我們若能了解野生駱駝的行蹤、 飲水的位置,以及面臨的威脅,便可制訂計劃,進一步保護野生駱駝的水源。

C:多年來曾參與不同的研究項目,當中必定經歷困難,又是什麼令你堅持下去?

L:研究工作就是會遇到很多困難吧,但遇到困難就放棄了,那什麼都做不到;其實克服困難就是工作的一部份,當你視克服困難為常態,那就不會輕易放棄。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