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明明可以全身而退,为什么要在61岁高龄时起兵造反?

[图片] [图片]
关注者
2,512
被浏览
7,547,725

430 个回答

吴三桂的造反实际上可以看做是明末武人的一种典型心态在行动特征上的反馈。

明末清初时期的著名思想家黄宗羲写过一本书,叫做《明夷待访录》,在《明夷待访录 兵制》中黄总对于明末军事将领的状态做了一个总结,原文如下:

豪猪健狗之徒,不识礼义,喜虏掠,轻去就,缓则受吾节制,指顾簿书之间,急则拥兵自重,节制之人自然随之上下。

前面的话可以看做是宋明之后文人一向对武夫的轻视的态度展现,后面的话则是对明末将领一贯行事作风的总结:明末武将最为看中的就是自己的利益,对于道德观念反而并不在意,他们并没有文人士大夫一样的儒家观念,所谓行为处事反复无常。这里提醒各位一点的是我说的是明代官方出生的大部分武将,并不是指代所有将领。

从李自成灭亡明朝开始到南明灭亡这段时间里,明朝武将基本上是望风而降,有马科、唐通这种人,手握军队,李自成来时投降李自成,多尔衮来时投降多尔衮;有王辅臣这种人,先为农民军,后来为明军,再后来为清军,再后来与吴三桂起兵,紧接着又投降清朝;有姜瓖这种人,先投李自成,再投满清,最后又反满清;还有李成栋、金声桓等人,出生农民军,投降明朝,又投降满清,最后又跟随南明攻打满清。

这些武将的种种行为叠加到一起,不经想问一句:他们有过家国观念吗?看他们的事迹是没有的,向谁投降都是靠着自己的利益行事,并不在乎儒家思想观念和道德规则,也就是黄宗羲所讲的:不识礼义,喜虏掠,轻去就,缓则受吾节制,指顾簿书之间,急则拥兵自重,节制之人自然随之上下。

把吴三桂的种种行为和这些明末将领做一个对比,吴三桂的种种举动并没有出奇的地方,他所有的行为不过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

沿着利益的角度就可以看明白吴三桂的很多重要决定是如何决策的。

松锦之战中明朝惨败,帝国精锐的军队或者更加贴切得说帝国还能够控制的精锐军队损失殆尽,吴三桂和他所控制的军队成为明帝国可以依靠的关外军事力量,崇祯皇帝也把关外的军事权力全权交给吴三桂,希望吴三桂能够抵御清军。

与此同时,皇太极也在不断招降吴三桂,虽然皇太极声称承诺“分茅裂土”,但是没有给予具体的承诺,根本不可能让吴三桂信服,此外皇太极还让吴三桂的还有张存仁、哥哥吴三凤,舅父祖大寿,姨夫裴国珍等人写信劝降,但是吴三桂依旧无动于衷。

若是从利益角度考虑,很显然崇祯帝比皇太极更加器重吴三桂,留在明朝对于吴三桂的利益更大,即使皇太极打赢了松锦之战消灭了大量明帝国军队,但是要让吴三桂相信满清能够吞并亿万人口的大明王朝,这显然不可能。背靠崇祯帝和大明帝国,来谋取利益很显然更加划算,看看辽东军官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哪一个不是在明朝混不下去才投降清朝,自己的舅父祖大寿也是势穷力孤无奈之下才投降清朝,吴三桂正受崇祯帝的眷顾,没有理由投降,而且自己兄弟和舅父都在清朝做官,两边下注也未尝不可。

山海关之战中吴三桂投降清朝的原因从利益来说也很简单,那就是清朝开价更高。

  • 崇祯帝给予吴三桂的爵位是“平西伯”
  • 李自成给予的是“定西侯”,父子并封
  • 多尔衮给的条件是“平西王”,并且承诺:“今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一则国仇得报,一则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富贵,如河山之永也”。

多尔衮的承诺相比较崇祯帝和李自成太高了,要知道清朝从入关到灭亡,汉官被封为王爵的只有5人: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孙可望。而且在此后的岁月里,自多尔衮开始,顺治帝,康熙帝不断给吴三桂封官许愿,大加赏赐。

顺治帝迁都不久,赐给吴三桂册印,同时赏赐白金万两,顺治四年(1647年),吴三桂开列自己自总兵以下,游击以上的部下124人的将领,要求赐予世袭爵位,顺治帝全部答应。顺治帝甚至还想加封吴三桂为亲王,只是被吴三桂拒绝。顺治五年(1648年),顺治帝安排吴三桂的出行仪仗队与皇室王爵等同。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去世,为了照顾吴三桂的心思,顺治帝重发金册给吴三桂以承认平西王爵位。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升为亲王,至此吴三桂到达清朝的汉人的权位巅峰。

满清给予的价钱太高了,这也是清朝取得天下的重要原因。满清对于重要投降者都是不吝封赏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孙可望都能异姓封王,南明朝廷在一开始根本给不出这样的巨大利益,此外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四人拥有自己的部队,镇守一方土地,获取大量的中央拨款,封赏自己的部下。如此大的利益驱使吴三桂不停的征讨四方,镇压反清力量,甚至深入缅甸擒获永历帝,用永历帝的死彰显自己对大清王朝的赤胆忠心。

永历帝的死也是吴三桂在政治上的投名状,杀死永历帝之后,吴三桂就再也不可能联系那些南明的遗留势力,他与明朝遗留势力一刀两断,满清统治者可以高枕无忧,同时吴三桂的一点小心思就是他想学习明朝的沐氏家族,期望能够把云南作为吴三桂及其子孙的领地。因为这不仅是吴三桂的个人利益,也是跟随吴三桂多年浴血奋战的部下将领的心愿。

要知道清朝初年天下大定的时候,吴三桂及其四镇十营在云南有着重要的个人利益,吴三桂集团的上层是辽东武人,但是经历多年征战这些人所存无几,残存下来的人都在云南仗着吴三桂的势力取得大量利益,其他留在吴三桂身边也是这些人的后裔,然后吴三桂在云南定居时,这些人也跟吴三桂在云南生活,他们并没有在辽东生活。其次大批投降吴三桂的人,这些人都是北方以及南方收编的起义军,他们一直生活在南方,对于东北只有苦寒的概念。

从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及其手下将领、士兵带着家人分三年来到云南生活,到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决定撤藩,此时吴三桂和他的手下们已经在云南生活了9到12年,拥有大量的田地和经济利益。比如康熙六年(1667年),吴三桂手下的士兵在康熙帝的恩准下在云南圈地,此举是仿照八旗在京畿之地的圈地,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帝下令停止驱赶圈地的农民,平西王藩的士兵可以继续圈地,只是把抢占的土地上的农民作为佃户。皇帝的命令和平西王的庇护,吴三桂的士兵抢占了多少田地,可想而知。

所以这些将领,士卒拼搏多年无非就是求个封妻荫子,现在愿望都实现了,皇帝一纸令下大家都去辽东过日子,这些人心里愿意吗?他们自然不愿意前往辽东,对于吴三桂而言,在云南过着比拟皇帝的生活,要回到辽东重新过回原来守边的岁月,他的心里自然也是不愿意,更加的重要的是他手下的将领和士兵都不愿意。

为什么吴三桂要在白发苍苍的时候还要举兵和清朝作对?是因为康熙皇帝触犯到了吴三桂的利益,触犯到了平西王藩的利益,而且康熙皇帝是逼反吴三桂,逼反平西王藩,三藩之乱根本不能看做是吴三桂主动举兵,所以把吴三桂起兵看做是“造反”,完全是没有道理。

年龄最老的开国之君汉高祖是54岁登基。61岁打天下,吴三桂真相信自己能创造历史奇迹?要知道吴三桂并没有推翻清王朝的想法,在三藩之乱初期吴军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吴三桂的想法居然是与康熙帝划江而治,这是一个造反的人会做出来的事情吗?吴三桂的起兵与姜瓖、李成栋、金声桓反正类似,不过是明末武将自身利益被清朝剥夺后,维护自身利益的无奈之举。

吴三桂举兵之时,曾想拉拢友人谢四新,谢四新正是洪承畴的谋士,两人曾经相交,吴三桂派出的使者带回了谢四新的回信,是一首诗,诗文如下:

李陵心事久风尘,三十年来讵卧薪?
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
丹心早为红颜改,青史难宽白发人。
永夜角声应不寐,那堪思子不思亲。

谢四新的诗就是对于吴三桂这类明末武将的总结:朝秦暮楚、个人利益至上,寡廉鲜耻。

在南明时代,反而是农民军出生的武将出于淳朴的道德观念,在南明溃败的时候举起了反抗清朝的大旗,却遭到来自投降清朝的明朝军事将领的镇压,诸如李定国、夔东十三家等等,海上的郑成功,出生海盗,也比明朝自身的官僚系统出生的官员更加忠义。

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一个话题:那就是出生于明朝制度下的军事将领为什么在明朝末年比不上那些明朝文人口中的“流贼”和“海寇”呢?这当然已经是另一个话题了。

康熙皇帝变得英明神武,绝对是当代影视剧的功劳,历史上的康熙帝或许真的没有很多人想象那样传奇

清朝定都北京之后,吴三桂就显得地位比较特殊。


他在多尔衮没全面推行剃发令的之前,就已经剃发易服成为了清臣。一方面他在为清朝效力,另一方面他只接受追剿李自成余部的任务,并表示对南明弘光政权“不忍一矢相加遗”。

清初的降将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以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为首的三顺王,他们基本上是主动投降,而且属于技术人才,并没有多少嫡系部队。


一种是洪承畴、祖大寿等这些投降的俘虏,虽然有嫡系部队,但也都打散了。


第三种就是吴三桂、姜瓖等这些迫于形势投降的明朝军官,有自己的嫡系部队。

多尔衮也不放心让吴三桂单独行动,一定得给吴三桂找个搭档。像吴三桂这样的猛人,一般的搭档可看不住他。所以多尔衮早期给吴三桂配备的搭档,是清初亲贵王爷当中,性子最火爆的英亲王阿济格。


这二位配合默契,这时候,多尔衮的玩人艺术展现出来了,他召回吴三桂,调吴三桂镇守锦州。这一手,就是未来康熙帝所不具备的手段。这招的奥妙指出在哪呢?


锦州,那是清朝的大后方。多尔衮的调度,意味着吴三桂被“刀枪入库”了。这就让吴三桂很难受,天下未靖,他这个武将就被赋闲了。多尔衮保持着吴三桂的高官厚禄,而且并没有收缴吴三桂的兵权,而且没有打散调度吴三桂的嫡系部队,照样给军饷。

后来弘光政权没了,张献忠也死了。多尔衮就开始调吴三桂去西北平叛。

多尔衮又给吴三桂配了个搭档。这回不是满洲亲贵了,而是一个汉人,叫李国翰。

李国翰是东北铁岭人。虽然他是汉人,但对明朝没什么感情,而且他还是镶蓝旗的旗人,当过皇太极的侍卫。


无论是跟随阿济格破李自成,还是跟着豪格灭张献忠,李国翰都广有战功。多尔衮封李国翰为定西将军,会同平西郡王吴三桂进军汉中,这步棋的妙处就在于李国翰可以促进吴三桂发挥更大的作用。

跟阿济格相比,李国翰的身份没那么尊贵,但性格上却有着不输于阿济格的强悍。到了陕西之后,每逢战事李国翰都身先士卒,勇猛作战。吴三桂爵位比李国翰高,好意思在功劳簿上排在李国翰后面吗?

多尔衮绝不放过任何一个表彰吴三桂的机会,总是把他的“功劳”大书特书,从而让吴三桂与明朝再无瓜葛,让他死心塌地的为清朝效力。而吴三桂的“汉奸”之名,也在南明文人笔下越发的生动。比如吴伟业的《圆圆曲》写的那句“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到今天还是脍炙人口。1648年,多尔衮掀起了豪格案大狱,清洗了很多能征善战之士。1649年,多尔衮最得力的助手豫亲王多铎病故,南明永历政权坐大,山东曹县出现叛乱。天下大势汹汹,清廷遇到了有可能退回关外的危机。


一直跟英亲王阿济格有仇的大同总兵姜瓖反清,自称归属南明永历政权。多尔衮原本调阿济格去山东平叛,这下又不得不急调阿济格去大同。从而让郑亲王济尔哈朗获得机遇,带兵南征。

吴三桂这个时候,可以反清吗?按说可以,他的实力可比姜瓖强多了。但是吴三桂没有这么干,因为他在汉中,是东南西北各路信息汇集之处。永历政权虽然坐大,过去什么明朝的降将、李自成余部、张献忠余部都自称归属永历帝,甚至远在大同的姜瓖都自称忠于永历帝,但是实际各路反清人马,不过是打着永历帝的旗号而已。

吴三桂当时的名声已经很臭了,所以他自己竖起大旗并没有什么号召力。如果打着永历帝的旗号,那他得排队。再一个,朝中吴三桂害怕多尔衮,地方上他忌惮李国翰。

很快,吴三桂长出了一口气。1650年,平定广西的郑亲王济尔哈朗班师回朝。同年,摄政王多尔衮暴毙。吴三桂之前就是多尔衮手里的提线木偶,现在多尔衮死了,那他就没了被操控的感觉。济尔哈朗控制不了吴三桂,顺治小皇帝更不行。虽然李国翰还在死死盯着吴三桂,但没有多尔衮这样的高人给李国翰下旨,李国翰也就是看着吴三桂没法造反而已。

济尔哈朗回朝辅政,平南的军务就又少了一个悍将。鉴于反清高潮掀起,张献忠余部再犯成都,豪格当年留下镇守四川的明朝降将也叛变了,因此朝廷调吴三桂、李国翰征四川。不到两年时间,吴三桂和李国翰平定四川全境,大军返回汉中。


但是只要永历政权还在,随时能策反四川的降将,所以几年后四川局势又不稳定了。而且随着李定国追随永历帝,南方又掀起了反清高潮。清廷急调洪承畴督办南方军务,又调吴三桂与李国翰再度出兵四川。这次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四川,还要把永历政权连根拔除。

清军进兵顺利,永历政权土崩瓦解。各路清军在昆明会师,永历帝逃往缅甸。在攻破昆明前夕,吴三桂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件事发生了。东北人李国翰在云南水土不服,病逝军中。吴三桂接管了李国翰的部队,爽的无法用语言形容。


怎么理解呢?如果说吴三桂是个提线木偶,那多尔衮就是耍木偶的艺术家。艺术家死后,吴三桂这个木偶虽然自由了,但李国翰就好比木偶身上的线,如果再来个耍木偶戏的,吴三桂还得随线而舞。现在李国翰死了,那等于木偶身上的线剪断了,再来艺术家也不好使喽。

在昆明,吴三桂再次见到了他的老上级洪承畴。当然现在虽然他是平西王,但在这场军事行动中,他还是得听洪承畴指挥,洪承畴依然是他领导。

所以在打败永历政权之后,洪承畴称病还朝,请求退休,并上书朝廷说云南局势复杂,必须派大将镇守,五星推荐吴三桂负责云南军务,四星推荐自己的亲信林天擎为云南巡抚。


可能如果李国翰活着的话,朝廷会更愿意让李国翰镇守云南,或者让他们俩一起镇守云南。但是李国翰死了,只能让吴三桂镇守云南了,并许他可以开府治事,自选官吏,兼管贵州。


实际上呢,吴三桂就是顶着平西大将军的头衔,享受着平西郡王的爵位,干的是云贵总督的活。正赶上顺治帝驾崩,8岁的康熙帝继位,由四位辅政大臣辅政。北京还不稳定呢,也就没人管云贵边陲的事了。所以朝廷下旨,云贵的相关事宜,吴三桂一力操办就好,


这个时候,又向清廷表达了一把忠心。他挥师向南,攻打缅甸。恰逢缅甸内乱,新王莽白对大清抛出了橄榄枝,斩杀永历帝的亲信大臣、护卫等人,把永历帝一家送给了吴三桂。


据传说云南的八旗军对永历帝非常尊重,但吴三桂把永历帝勒死,表达了他的决心。清廷对吴三桂的忠心感到欣慰,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亲王,招吴三桂长子吴应熊为额驸,并封之为太子太保。

朱元璋的义子黔国公沐英的子孙一直世袭镇守云南。一直到末代黔国公沐天波死在缅甸为止,


吴三桂觉得他就是清朝的沐英,而且清廷不可能在云南大规模追扎八旗兵,肯定得依靠他来维持西南边陲的稳定。甚至吴三桂在昆明的平西王府也设在了前明黔国公府的旧址上。

到了1673年,尚可喜上书奏请撤藩,吴三桂得按照套路也上书客气一下,也得要求撤藩。


哪知道十九岁的康熙帝不按套路出牌啊,当场就说“好的”。吴三桂的撤藩,在法理上已成定局,无法更改了。



这就是康熙的作风,想干啥事,效率特别高。


不过真正让吴三桂下定决心造反的最后一根稻草,还真不是康熙帝下令撤藩,而是云南巡抚朱国治。

一部叫《我孝庄》的神剧,里面把朱国治演绎成一个公忠体国的大忠臣。实际上呢,历史上的朱国治不是什么好鸟。按照汉唐的标准,朱国治就是个酷吏。他曾一手炮制哭庙冤案,害死了大才子金圣叹。


朱国治善于搜刮民财,如果按宋朝的标准,他属于王安石最爱用的那种掊克吏。所以朱国治有个外号,叫“朱白地”。凡是有朱国治的地方,必然被搜刮成一片白地。在撤藩前两年,朱国治当上了云南巡抚,和吴三桂交接过一些云南的政务。这哥们当掊克吏上瘾,居然克扣云南的军粮,导致军中怨声载道,纷纷找老吴告状。


但是呢,云南巡抚朱国治一点都不给平西亲王吴三桂面子。为什么呢?人家朱巡抚是朝廷派来的,就欺负你吴三桂。朱国治不怕吴三桂造反先杀他吗?不怕。因为朱国治知道,吴三桂不敢造反,他儿子吴应熊还在北京当人质呢。


从吴三桂的角度讲,这还没撤藩呢,工资就不如数发放,是不是很让人寒心?

于是,吴三桂决定起兵给清廷看看。本意上,吴三桂没想推翻清朝取而代之,而是想要学宋江,逼朝廷再招安一次。


正因为如此,吴三桂先去问朱国治要不要共襄盛举。但朱国治觉得吴三桂疯了,儿子还在北京呢,造什么反?吓唬谁啊?所以朱国治严词拒绝吴三桂的邀请,估计他盘算好怎么上书告吴三桂的刁状了。那谁想到吴三桂这回玩真的,朱国治的不配合,给了早就忍不了他的云南官兵一个借口。吴军官兵不仅杀了朱国治,而且还不解恨,进而把朱国治当烤鸭给片了,然后大家分吃了。

别看康熙帝撤藩时慷慨激昂的,但吴三桂造反的消息一传回北京,康熙也吓了一跳。


索额图当即上书,请杀明珠、莫洛等主张撤藩的大臣,再下旨安抚吴三桂,以求平息事态。


康熙自幼读过史书,知道汉朝七国之乱时,朝廷真把藩王逼反了,并不是杀个晁错就能平息事端的。康熙帝一不做二不休,急调荆州都统巴尔布进驻常德,武昌都统珠满增援岳州、西安将军瓦尔喀率部进驻四川,另下诏让直隶、河南、和山西各地驻军分别进驻西安、汉中、安庆、兖州、南昌等要地待命。然后任命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总统满汉各路兵马,指挥平叛。同时下诏停止裁撤尚、耿二藩以孤立吴三桂。

吴三桂的大军出动,云南提督张国柱、贵州巡抚曹申吉、提督李本深马上响应,云贵总督甘文焜手下无兵,紧急组织了一只队伍迅速被打败,甘文焜自杀,吴三桂的大军占领云贵,然后兵分两路,一路杀向湖南,一路进攻四川。

吴三桂在湖南和四川的军事行动非常顺利,导致广西将军孙延龄、靖南王耿精忠、台湾延平王郑经、陕西提督王辅臣、广东的尚之信纷纷响应而谋反。


这么多人谋反,让清朝边疆的一些少数民族觉得大清快完了,于是也纷纷作出行动。四川、青海的少数民族也响应起兵,最狠的是蒙古察哈尔部也开始反清。看上去山雨欲来风满楼,康熙帝都有点坐不住了。但实际上,这么多的叛乱并不能拧成一股绳,大家也都是各自为战,并不能协调统一。尤其是耿精忠和尚之信,在反与不反之间,左右摇摆,并没有特别坚定的信念。


但不管怎么说,吴三桂起兵第一年,江南几乎都脱离了清朝统治。于是吴三桂自称周王,亲自到湖南前线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