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透视/帮青年人扣紧“知识信仰长衫”\郑曼玲 _大公网

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时政透视/帮青年人扣紧“知识信仰长衫”\郑曼玲

2024-03-10 04:03:1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向来都是每年两会的热点话题。尤其是今年内地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1179万人,如何助力青年人解决就业难题,更成为会场内外关注的焦点。

  近几年,受周期性、结构性和摩擦性因素“三重叠加”影响,青年就业难度不小。一些年轻人感慨,“骨感现实支撑不起丰满理想,唯有放下体面和尊严,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一时间,“孔乙己文学”火爆出圈,引发不少人共情。

  需要警惕的是,这种感慨独白容易造成对勤勉奋发核心价值的“负激励”。读懂其潜在深意,就应该多措并举改善青年人的就业环境。一方面,应通过激发经济活力,做大市场蛋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尤其要积极发挥民营经济作为就业最大“蓄水池”的作用,推动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另一方面,应充分释放就业补贴、融资倾斜等政策红利,激励企业稳岗扩岗,同时应破除不合理的门槛限制和隐性壁垒,织牢就业安全网,为那些暂时处于窘迫境地的“孔乙己们”提供兜底保障。

  当然,更重要的是,应通过营造公平友好的就业氛围,让更多青年人看到人尽其才的希望和愿景,为他们重新扣紧“知识信仰的长衫”,让他们依然相信知识的价值、奋斗的意义,依然相信向上有空间、人生有旷野,依然相信不懈努力就有可能实现阶层跃迁、改变自身命运。

  幸而如今早已不是“咸亨酒店”的时代,面临就业困境的青年人并非“孤身走夜路”。我们留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代表委员们也纷纷为破解年轻人就业难题建言献策,政府、企业、高校、社会正在形成多方合力,打出政策“组合拳”,为稳就业、促发展保驾护航。

  前路漫漫亦灿灿,往事堪堪亦澜澜。我们有理由相信,政策端的不断发力,必将为青年人增添更多攻坚克难的勇气,提振应对择业挑战的信心,从而进一步强化全社会对知识力量的信仰、对理想信念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