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罗迪克_百度百科

安迪·罗迪克

前美国网球运动员
收藏
0有用+1
0
安迪·罗迪克(Andy Roddick),1982年8月30日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前美国网球运动员,持拍方式为右手双反 [20]
2000年,罗迪克未丢一盘夺得澳网和美网青少年组冠军,成为青少年世界第一,并转入职业网坛 [20] [34-35]。2001年,罗迪克在罗杰斯杯击败古斯塔沃·库尔滕,生涯首胜世界第一 [21] [23]。2003年,罗迪克先是夺得罗杰斯杯和辛辛那提大师赛冠军,又在美网击败蒂姆·亨曼伊万·柳比西奇大卫·纳尔班迪安(输二赢三、挽救1个赛点)和胡安·卡洛斯·费雷罗等人,夺得生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大满贯冠军,实现“北美大三元”,同年11月3日首次成为ATP世界第一,并成为2003年ATP年终第一 [20-23] [42]。2004年,罗迪克夺得迈阿密大师赛冠军,并在戴维斯杯半决赛创造249.4km/h的当时历史最快发球时速纪录 [21] [23] [30] [39]。2004-05年,罗迪克连续两年获得温网亚军 [22] [33]
2006年,罗迪克夺得辛辛那提大师赛冠军和美网亚军 [22]。2009年,罗迪克第三次打进温网决赛,但在决赛长盘14-16不敌罗杰·费德勒 [22]。2010年,罗迪克在迈阿密夺得生涯最后一个大师赛冠军 [21] [23]。由于伤病困扰,在2012年美网止步第四轮后,30岁的罗迪克正式退役 [26-27] [33]。2017年,罗迪克进入国际网球名人堂 [28] [38]
职业生涯,罗迪克共5次打进大满贯决赛,9次打进大师赛决赛,夺得包括1个大满贯冠军和5个大师赛冠军在内的32个单打冠军头衔,总战绩612胜213负,世界第一总周数为13周 [20-25] [33] [43],11胜三巨头(5-4德约科维奇,3-7纳达尔,3-21费德勒) [29] [31-32]
中文名
安迪·罗迪克
外文名
Andy Roddick
别    名
大P(主要外号)&火箭小子
国    籍
美国
出生地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
出生日期
1982年8月30日
身    高
188 cm [20]
体    重
88 kg [20]
运动项目
网球
主要奖项
2003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冠军 [22]
持    拍
右手持拍,双手反拍
转入职业
2000年
单打最高排名
世界排名第1位(2003年11月3日) [25]

早年经历

播报
编辑
罗迪克小时候罗迪克小时候罗迪克小时候
罗迪克小时候
2000年澳网青少年组冠军
罗迪克出生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4岁时搬到得克萨斯州奥斯汀,11岁时搬到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罗迪克和马迪·费什从青少年时期起便是挚友,两人不但是高中校友(均就读于Boca Prep International School),而且还一起练网球、打篮球 [21] [40-41]
2000年,罗迪克夺得澳网(决赛击败马里奥·安西奇)和美网(决赛击败罗比·吉内普里)青少年组冠军,夺冠路上罗迪克均未丢一盘,成为青少年世界第一。罗迪克是1959年Butch Buchholz后首位夺得澳网青少年男单冠军的美国球员,以及1992年Brian Dunn后首位成为青少年男单第一的美国球员 [21] [33-35] [37]

职业生涯

播报
编辑
2000年,罗迪克在奥斯汀和伯班克夺得两个挑战赛冠军,成为年终前200最年轻的球员 [21] [25] [36]
2002年:56胜22负(胜率:71.8%) 排名:10
自92年张德培之后,进入年终Top 10最年轻的美国人。获得了孟菲斯和休斯敦赛的冠军,德尔雷海滩赛的亚军。创造了戴维斯杯比赛4战全胜的纪录。与费什搭档获得休斯敦赛双打冠军,成为该赛季一位在ATP赛事中包揽单双打冠军的选手。在多伦多首次闯入大师系列赛决赛(负于卡纳斯)。再次闯入美网四分之一决赛(负于最后的冠军桑普拉斯)。
2004年:74胜18负(胜率:80.4%) 排名:2
赢得4个冠军,以单打6胜2负的战绩帮助美国队继97年之后再次闯入戴维斯杯决赛。获得4个亚军,包括他的第一个温布尔顿决赛(负于费德勒)。单赛季打了创个人纪录的92场比赛,同时在ATP巡回赛中以生涯新高的74胜和费德勒并列榜首。9月24日在与沃尔特切克夫的戴维斯杯半决赛中,一记时速高达155英里的发球也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获得圣何塞和迈阿密大师系列赛的冠军,并在女王杯赛和印第安纳波利斯成功卫冕。在多伦多大师系列赛屈居亚军(负于费德勒)。以1,017个ace在ATP巡回赛ace球榜上高居榜首。
2006年:49胜20负(胜率:71.0%) 排名:6
安迪·罗迪克亲吻运动场
这位美国2号男单获得了辛辛那提大师系列赛的冠军(击败费雷罗),在美网闯进个人第四个大满贯决赛(负于费德勒)。师从前世界第一吉米·康纳斯之后在夏季巡回赛中取得了18胜2负的佳绩,包括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亚军(第三盘抢七负于布雷克)。自2002年10月28日之后罗迪克于7月10日首次跌出世界前十,但在4周后,取得辛辛那提站冠军的他重返世界前十。在大师杯小组赛中,1胜2负,虽然在与费德勒比赛的第二盘抢七中拿到过3个赛点。在莫斯科举行的戴维斯杯半决赛中,罗迪克第一场比赛三盘不敌萨芬,随后又在耗时4小时48分钟的比赛中第五盘15-17负于图萨诺夫,这也宣告了俄罗斯队取得胜利。在ATP发球榜的所有6个项目中,罗迪克全部名列前十。
2007年:54胜16负(胜率:77.1%) 排名:6
连续6个赛季稳居世界前十,连续7年每年至少有一个ATP冠军入账,率领美国队继1995年之后首次获得戴维斯杯冠军。罗迪克在戴维斯杯中6战全胜,美国队在决赛中4-1战胜俄罗斯队。他是继95年皮特·桑普拉斯6站全胜之后,首位以不败战绩带领他的祖国赢得戴维斯杯冠军的美国人。进入上海大师杯并闯入半决赛(负于费雷尔)。六月,在伦敦女王杯草地赛中五年内第四度折桂(击败马哈特,拯救一个赛点)。之后闯入温布尔顿四分之一决赛(在五盘大战中负于加斯奎特)。在夏季硬地系列赛中取得15胜4负的成绩,在印第安纳波利斯进入半决赛(负于丹斯维治),在华盛顿夺冠(击败伊斯内尔),在蒙特利尔大师系列赛进入四分之一决赛(负于德约科维奇),在辛辛那提大师系列赛进入第三轮(负于费雷尔),在美网进入四分之一决赛(负于费德勒)。
在赛季前三个月,罗迪克创造了21胜5负的成绩,在全部5项赛事中,他都进入了四分之一决赛或走得更远。第三次闯入澳网半决赛(负于费德勒),在圣何塞也进入半决赛(负于最后的冠军穆雷),在孟菲斯收获亚军(负于哈斯)。三月,在战胜加斯奎特和柳比西奇之后罗迪克进入了印第安维尔斯大师系列赛的半决赛(负于纳达尔),随后在迈阿密大师系列赛与穆雷的四分之一决赛中因为左腿肌腱受伤而退赛。在戴维斯杯四分之一决赛中复出,直落三盘战胜了西班牙的沃达斯科。此前在红土上进行的戴维斯杯第一轮比赛中,罗迪克先后四盘战胜了捷克的米纳尔和伯蒂奇。在罗马大师系列赛中,进入第三轮(负于切拉),在佩莎赫进入四分之一决赛(负于孟菲尔斯),在罗兰·加洛斯止步第一轮(负于安德烈夫)。
他以35胜12负的个人最好的抢七胜率领跑ATP,包括公开赛时代以来连续18局抢七胜利的纪录。这个纪录从2月的孟菲斯一直保持到7月初的温布尔顿,四分之一决赛中加斯奎特赢得了全部两个抢七。在ATP发球榜的所有6个项目中,罗迪克有5项名列前十,其中一发得分率(80%)、发球局胜率(91%)和二发得分率(57%)都屈居次席,ace球数量(749)排名第三,破发点挽救率(65%)排名第十。对阵排名前十选手的战绩是5胜7负,在硬地、草地、红土和室内地毯的战绩分别为38胜11负,9胜1负,5胜3负和2胜1负。
2009年:48胜15负(胜率:76.2%) 排名:7
年终排名前十,继续担任美国“一哥”,这已是罗迪克连续第八个赛季排名世界前十,在现役球员中只有他和费德勒有此佳绩。罗迪克和费德勒也是现役球员中仅有的两位连续九个赛季每年都至少有一个ATP冠军进账的球员。赛季初在多哈打进决赛(负于穆雷),在澳网他第四次进入半决赛(击败了三号种子德约科维奇,但负于费德勒)。在圣何塞他闯入半决赛(负于斯泰潘内克),在孟菲斯他获得职业生涯的第27个冠军(决赛击败斯泰潘内克)。戴维斯杯首轮分别战胜奇乌迪内利和瓦林卡,率领美国队以4比1战胜瑞士队。在美国队的戴维斯杯历史上,罗迪克以31胜的成绩成为获胜场次第二多的球员(仅次于约翰·麦肯罗的41胜)。
在印第安维尔斯打进半决赛(负于纳达尔),随后在迈阿密进入四分之一决赛(负于费德勒)。在马德里罗迪克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负于最后的冠军费德勒。在罗兰·加洛斯闯入第四轮(负于孟菲尔斯),这已是他在这里的最好战绩。在女王杯他打进了半决赛,但由于右脚踝的伤势,他不得不在与布雷克的这场半决赛中战至第一盘4-4平的时候选择退赛。在温布尔顿他职业生涯第三次进入决赛,四分之一决赛中经过五盘鏖战最终战胜休伊特,半决赛中又经过四盘击败了穆雷。决赛对阵费德勒的时候,罗迪克在最后一个发球局前没有被破发一次——保住了连续37个发球局——最终瑞士人在第五盘中以16-14获胜,这已是大满贯决赛的历史上最长的一个决胜盘。由于臀部受伤,罗迪克在温网后休战了五周。
在华盛顿伤愈归来并打入决赛(负于德尔波特罗)。紧接着的一周他又在蒙特利尔的半决赛中负于德尔波特罗。美网中他在第三轮的第五盘抢七中负于伊斯内尔,这是他十次在美网的亮相中第三次未打入四分之一决赛。在上海罗迪克由于左膝伤势首轮即宣布退赛。罗迪克获得了在伦敦举办的巴克莱银行ATP年终总决赛入场券,但无奈因伤退赛。本赛季罗迪克硬地战绩为35胜11负,草地为9胜2负,泥地为4胜2负,他的抢七战绩为33胜12负。在ATP数据统计中,他以70%的一发成功率高居榜首,以762记ace球屈居第二,以57%的二发得分率和91%的保发率排名第三。
2010年:48胜18负(胜率:72.7%) 排名:8
年终排名前十,继续担任美国“一哥”,这已是罗迪克连续第九个赛季排名世界前十,在现役球员中只有他和费德勒有此佳绩。罗迪克和费德勒也是现役球员中仅有的两位连续十个赛季每年都至少有一个ATP冠军进账的球员。赛季始于布里斯班,在这片澳洲大陆上夺取本赛季的第一个冠军(战胜斯泰潘内克)。接着在澳网闯入四分之一决赛,在与西里奇的五盘大战中败下阵来。二月份,他在圣何塞进入决赛(决胜盘负于沃达斯科)。三月份,罗迪克在全年前两项ATP 1000 大师系列赛中都有出色的表现:首先在印第安维尔斯获得亚军(半决赛击败索德林,决赛在两个抢七中不敌柳比西奇);接着在迈阿密,罗迪克相继在半决赛和决赛中战胜纳达尔和伯蒂奇,继04年之后第二次夺得该项赛事锦标。迈阿密赛中罗迪克在全部六场比赛的63个发球局中保住了惊人的61局,只丢了2局。这是他自06年辛辛那提的冠军后首次品尝ATP 1000 大师赛冠军的滋味,也是职业生涯第五个大师赛冠军。截至4月4日,创造了26胜4负的本赛季最佳开局。之后在罗兰·加洛斯才完成了赛季红土首秀,在第三轮中不敌世界排名114位的加巴什维利。
草地赛事中,罗迪克在女王杯第三轮输给了塞拉,温网第四轮第五盘比赛中又以7比9爆冷不敌卢彦勋。7月份获得外卡参加了亚特兰大赛并止步半决赛(负于费什),接着在华盛顿止步第三轮(负于西蒙)。罗迪克并未参加多伦多的赛事,因为他患上了轻微的单核细胞增多症。在辛辛那提回到赛场,相继击败排名第5的索德林和排名第3的德约科维奇,最后止步半决赛(负于费什)。8月9日罗迪克掉出了世界前十(排名11),紧接着的一周又下滑到了13位,直到8月23日辛辛那提赛事结束后,他又重新回到了第9位,总共有四周时间排在前十开外。
美网中,罗迪克第二轮就在一场四盘大战中遭遇失利,输给了蒂普萨勒维奇,这是他05年首轮出局后的美网最差战绩。之后他于10月重返赛场,在东京打入四分之一决赛,在上海与加西亚·洛佩兹的第二轮比赛中因右腹股沟伤势退赛。罗迪克于本赛季最后两周重新出战,在巴塞尔进入了半决赛,在巴黎进入了四分之一决赛。01年戴维斯杯首秀后罗迪克本赛季首次缺席了美国队的戴维斯杯赛事。在巴克莱ATP世界巡回赛总决赛中他三战皆墨。本赛季罗迪克硬地战绩为42胜15负,草地为4胜2负,红土为2胜1负。在ATP赛季榜上,发球局胜率(91%)排名首位,ace球数量(815)排名次席。对阵前十选手的战绩为4胜5负。
2011赛季 34胜16负 胜率68% 排名14
年初布里斯班杀入决赛,惜败索德林,澳网止步16强。随后在孟菲斯夺下生涯第三十冠,随后又在戴维斯杯连胜两场。紧接着的北美两站大师赛也表现平平,印第安维尔斯止步16强,迈阿密更是首轮轮空后,次轮出局。
来到更不擅长的红土赛季,两站大师赛马德里和罗马接连首轮出局,法网因伤退赛。随后来到草地赛季,在曾四次夺冠的女王杯止步四强,3:6,1:6败给本土名将穆雷。紧接着的温网表现也令人失望,三盘输给西班牙美男洛佩兹,前两盘抢七均输掉,第三盘4:6丢掉比赛。
结束草地赛及,随后又代表美国队戴维斯杯迎战西班牙队,再次输给洛佩兹以及费雷尔,在接下来的辛辛那提大师赛又首轮被排名47的德国选手逆转,接下来在温斯顿塞勒姆杀入四强,输给同胞小巨人伊斯内尔。最后美网16强站力克费雷尔杀入八强,输给纳达尔。
来到亚洲赛季,北京站首轮输给安德森,上海大师赛杀入八强输给稳定男费雷尔,在最后两项比赛巴塞尔市内塞和巴黎大师赛均止步第三轮,分别输给BIG4费德勒和穆雷。也结束了2011赛季,10年来第一次年终排名跌出世界前十,年终排名14.
2012年(截止到奥运会前)
北京时间7月23日消息,总奖金为477,900美元的ATP世界巡回赛250赛亚特兰大网球冠军赛结束了最后的冠军争夺战。4号种子、本土名将罗迪克在先失一盘的情况下,以1-6/7-6(2)/6-2逆转卢森堡大炮穆勒,斩获个人本赛季第二冠。这也是罗迪克职业生涯第32个冠军奖杯。 [1]

个人生活

播报
编辑
全名为安德鲁·斯蒂芬·罗迪克,昵称“A-Rod”。他的专访出现在各类非体育类杂志中,如音乐杂志《滚石》、时尚杂志Vogue》……2003年冬季刊《人物》杂志评选的“当代最性感男性”中最性感的运动员。2003年11月8日主持了当红喜剧节目《周六晚间秀》,成为继克里斯·埃弗特之后第二位有幸主持该节目的网球运动员,此前的30年内也只有11位运动员受到垂青。
罗迪克的父亲杰瑞是一个投资家,母亲布兰奇主管着安迪·罗迪克基金会,此基金会自2001年以来已为近10个慈善团体筹集资金超过900万美元。他的基金会受到艾尔顿·约翰莱昂内尔·里奇、辛迪·克劳福德以及唐娜·桑玛等各界名流的支持。现在位于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的安迪·罗迪克青少年网球计划已帮助150位贫困孩子,这项计划除了提供三项大学奖学金外还提供四项基于私立学校的基本奖学金。罗迪克赢得了2004年ATP阿瑟·阿什慈善奖。
罗迪克的二哥约翰1996-98年就读于佐治亚大学,当时也是全美网球赛选手,现在,他在圣安东尼奥经营一家网球学校。大哥劳伦斯是圣安东尼奥当地的指压治疗师,他曾是一位出色的跳板运动员,入选过国家队。罗迪克是内布拉斯加大学橄榄球队的狂热球迷。4岁半的时候全家搬到了德克萨斯州奥斯汀,10岁时又搬到了博卡拉顿,2003年11月又回到奥斯汀。读高中时罗迪克和后来戴维斯杯的队友马蒂·费什都是校篮球队的成员,1999年费什和罗迪克一起训练和生活。罗迪克的爱好是听音乐(最喜欢听戴夫·马修斯乐队和约翰·梅耶的歌)和看电影(最喜欢《肖申克的救赎》)。
安迪·罗迪克
2004年6月入选《人物》杂志“50位最性感的单身男性”,2006年又入选该杂志“当代最性感男性”。2001年以来罗迪克在22次戴维斯杯比赛中取得了单打31胜11负的成绩,获胜场次在美国戴维斯杯的历史上仅次于麦肯罗的41场。2006年5月,罗迪克被乔治·沃克·布什总统任命为政府运动与健康理事会的顾问。2007年夏天他成为《男性健身》杂志的封面人物。2009年4月17日在奥斯汀迎娶了泳装模特布鲁克林·戴可儿。跟随原ATP巡回赛的训练师道格·斯普林征战世界各地。2008年12月起师从拉里·斯特凡基。2009年4月19日,美国当地时间周五,罗迪克的婚礼在家乡德克萨斯州奥斯汀低调进行,仅邀请了少数亲友到一家乡村俱乐部参加婚宴。小罗的观礼嘉宾中有不少网球界人士,包括好友费什、布雷克等现役球员,以及阿加西和格拉芙这对网坛头号神仙眷侣。著名歌星艾尔顿·约翰特地从拉斯维加斯赶来,为老友的婚宴献唱一曲助兴。罗迪克不但放弃蒙特卡洛站,其后的巴塞罗那公开赛也照样放假——没什么比去哥斯达黎加度蜜月更重要。
罗太布鲁克林生于1987年,是《体育画报》御用泳装名模。她与小罗相识于2007年美网期间,一向绯闻多多的小罗这回被收拾得服服帖帖,才拍拖半年就向她求婚。在订婚快一年之后,他们终于正式“拉埋天窗”。
在自己第一个完整的职业赛季中,19岁的罗迪克在ATP巡回赛中共赢得了3项锦标,并在19岁零4个月的时候成为ATP设立职业排名以来进入前20名的最年轻的选手,自桑普拉斯在1990年自己19岁的时候在一个赛季中赢得4项冠军以来,他也是能够在同样的年纪取得同样不俗成绩的第一人,当时就有人认为在桑普拉斯与阿加西逐渐老迈的美国网球界面临更新换代的时候,罗迪克已经表现出了高出同龄人一大截的实力,这毫无疑问的使得他成为了人们眼中两位前辈最合适的接班人。
仅仅是第二次出现在墨尔本公园中央球场中,罗迪克就在2003年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的赛场上险些创造了另一个奇迹,在1/4决赛经历300分钟共5盘大战击败摩洛哥老将艾诺伊后(最后一盘打到21-19),体力透支的罗迪克在半决赛中没能给黑马舒特勒造成太多的麻烦,遗憾的未能进入自己的首个大满贯赛决赛。此后,罗迪克又在随后的两场决赛中连续失利,先是在孟菲斯的比赛中输给了与自己一样年轻的邓特,接着在休斯敦的红土赛决赛中败给了阿加西,不过法网开赛前在奥地利的胜利多少挽回了一些他的状态下滑趋势,但是法网首轮落败亚美尼亚选手萨尔西安的大冷门却加剧了他与前教练本哈比利斯的矛盾,后者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不断进步的罗迪克的指导要求了。
吉尔伯托的适时走入成为了一个契机,罗迪克在新教练的耐心指导下立马就取得了立竿见影的状态提升,女王草地赛的胜利大大加强了他征战温网的自信心,但是半决赛中过于急躁、还未能适当控制自己心理调节的罗迪克最终败下阵来,输给的依旧是最后的冠军,不过这一次却是只长自己一岁的费德勒。草地赛季结束之后,尽管再次与自己的第一个大满贯冠军奖杯失之交臂,罗迪克还是在接下来的北美硬地赛季中表现出了绝佳的竞技状态,除去在莱格梅森的半决赛负于英国老将亨曼以外,罗迪克走上纽约的赛场之前带来的是21场比赛20胜的惊人战绩,连夺多伦多辛辛那提两站大师系列赛锦标,上一个取得如此胜率的还是他的老师吉尔伯托在20年前做到的,不过他那一次最终并没有在美网的比赛中获胜,而是首轮出局。
结果如我们看到的,罗迪克一路顺利的击败了亨曼、柳比西奇、萨莱塔、马力斯、沙尔肯,以及在半决赛中惊险逆转赛点击败纳尔班迪安,最终在决赛凭借表现完胜西班牙法网冠军费雷罗之后,有一颗星星就此亮了起来,在下一个10年的时间中,他的名字也将与费雷罗、费德勒、休伊特以及萨芬等人并列在一起,为开创另一片男子网坛的时代而努力,在休斯敦大师杯赛场上,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第二个目标,成为美国网球界另一个夺得年终世界排名第一荣誉的选手,下一个目标将会是什么?我们目前能预见的只是他将再一次站在墨尔本的赛场,为去年未圆的澳网冠军梦想而努力,让我们为安迪加油!
罗迪克真的尽了全力,但与费德勒在各项技术环节可谓全方面的差距,还是让他难以撼动瑞士球王在纽约家门口建立起的耻辱性霸权。以前是阿加西,现在是罗迪克,美利坚自己的偶像依旧未能让瑞士快车侵占到自家后院的“帝国大厦”有任何坍塌的迹象,相反却是能力与自信日渐拉大差距的残酷现实被拔高到了令人担心和忧虑的高度。
10连败,安迪仍未痊愈的伤口又添了一道伤痕,赛后的他究竟是感觉无奈、沮丧、还是哀叹,这些我们无从而知,但从其教练吉米·康纳斯与莅临现场观战的阿加西两位超级巨星前辈略显严肃的观战神情来看,显然他们对于以罗迪克为代表的美国男子网球接下来应选择的道路已经心升悲悯之情。
考虑到两人在底线攻防实力以及稳定性两方面的明显差距,罗迪克比赛中一如既往的将搏取胜利的突破口定位在了随球上网的发上策略上,力求凭借强劲的发球来为自己觅到上到网前,持续向稳守底线的费德勒施压的良机,因此在发球局中他也是坚定的贯彻这一战术。当然,从前两盘两人一路拼至抢7的鏖战局面来看,康纳斯向罗迪克灌输的这一策略还是比较成功的,成功率相当高的一发有效的抑制住了费德勒在底线随心所欲的调动优势,同时迫使费德勒在接对方迅猛的发球时必须提高回球的质量与角度,才能反抑制住罗迪克强行侧身,以其标志性正手击打出精准落点攻势的凶猛势头,而同样的在面对罗迪克快步冲到网前施加的持续压迫时,费德勒也必须要打出更高质量的穿越,才能破除自己处于防守态势时的被动。
安迪·罗迪克
只不过,罗迪克这一效仿桑普拉斯依葫芦画瓢式的发上打法却有其致命缺陷,那就是安迪在自己反手位的致命弱势,及其仍有待训练加强的网前截击嗅觉以及各项技术综合性的运用能力。比赛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费德勒基本上会把接发的路线盯在罗迪克的反手位,一是防止其侧身采用强大的加压正手进攻,二来也可迫使反手击球技术稍逊的安迪难以将先前迅猛发球引出的优势地位延续下去,因为通常后者在反手位只能以速度和力道偏软的切削和斜线回击来做防守型的过渡,如此这般一来一去,进攻的主导地位瞬间就会被费德勒夺走,而解读比赛能力超强的球王自然是不会错失良机,两三拍的连续大角度调动之后即可轻松解决这一分的争夺,而这也是两人在主动得分统计相差不多,但罗迪克仅是依靠漂亮的ACE和发球直接得分,但在多拍运动战中费德勒却全面占优的直接原因。
其次,空有一身绝世发球本领的罗迪克网前截击的技术也比较粗糙,这一点与老前辈桑普拉斯等人自是相差甚远,包括随球冲网的时机、网前选位、截击手感以及对费德勒穿越路线的预判等各环节方面均是仍有待大幅提高。比如在冲网时机方面的选择,罗迪克的处理就稍显毛躁,落点并不深的切削球基本是送向费德勒的反手位,殊不知等在原地的球王早已调整好脚步只待反手一击制胜;另外,罗迪克在网前面临费德勒的穿越球时,在拍面的掌控、力道以及角度的把握上都略显技术功底不到家,比如在应对费德勒轮番采用的直线半高上旋以及过网急坠的斜线下旋穿越时,罗迪克无论是在预判还是截击技术的运用上都倍显被动,球不是呼啸的从身边飞过,就是落在脚边无法借力反弹,再不就是对拍面的控制旋转过大直接把球切飞出了界,从而导致自己接连在像前两盘抢7中段这样的关键时刻连续丢分,输球自然也就不可避免了。
当然,在康纳斯的教导和帮助下,罗迪克已经在不可避免的“交学费”阶段做出了一些改变性的尝试,这本身已经是可喜的自我调整,只不过球网对面的费德勒太过强大和全面,再做努力的安迪是否以后能够再现桑普拉斯式的绚烂与强势,一切只能看缘分了,因为至少从现状来看,短期内他所要改进的环节还有许多,而保持在同一水准的费德勒却仍旧难以让人觅得哪怕是一丝衰落的势头。
2009年7月5日,罗迪克在温网半决赛中淘汰夺冠大热门安迪·穆雷后,第三次在温布尔顿决赛中遭遇费德勒。这场比赛吸引了包括桑普拉斯、比约伯格、巴拉克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等各界名流到场,这不仅是因为费德勒如果拿到本届温网冠军,将打破桑普拉斯14个大满贯冠军的记录并重新登顶世界第一,也因为安迪在去年沉迷过后,师从名教头斯特凡基在09年上半个赛季取得了长足进步(澳网打进四强,最不擅长的红土场法网也进入16强,创造出职业生涯法网最佳战绩),尽管此前对阵费德勒有着2胜18负的尴尬纪录,但09年脱胎换骨的罗迪克也表示希望将费德勒打破桑普拉斯的记录“延后到另一个大满贯”。
一波三折的比赛终于没有辜负外界的巨大希望。安迪在前两盘完全打出了自己最强大的实力,不仅以7-5率先取得拿下一盘,在第二盘抢七局中一度握有4个盘点,比赛正是在这个时候发生了转折,安迪连丢三分,面对最后一个盘点时安迪的外角发球将费德勒调出场外,费德勒只能勉强将球救回,安迪冲到网前,却将一个几乎不可能打丢的高压送向了场外,费德勒再追2分一举拿下第二盘,此后安迪斗志有些下降(甚至在第三盘开始时错误地走向了费德勒的那一边场地),又在第三盘中输掉抢七,第四盘以6-3扳回,决胜盘激战30局,以14-16抱憾再次屈居亚军。媒体将其称作去年费纳史诗般对决的续篇,时间稍短但精彩程度毫不逊色。4小时19分钟、共77局、决胜盘30局,恐怖的数据背后是罗迪克在面对费德勒时沉着冷静。敢打敢拼的巨大蜕变。尽管最后安迪还是输掉了比赛,但也让人看到了他重新崛起的希望。安迪一直遭人诟病的反手和网前技术在半决赛和决赛中不但没有太多失误,甚至经常打出制胜分,强大的发球更多采用追身的线路,往往在面临破发点时轻松化解危机,而此前毛躁的心理问题也不见了,便是在出人意料地输掉第二盘之后,费德勒也只从安迪手上抢下过一个发球局。
比赛结束后安迪仍然保持着自己一贯的幽默,他向桑普拉斯说道:“很抱歉,皮特,但我已经尽力了!”罗迪克最终没能挡住费德勒的脚步,遗憾地又一次获得温网亚军。然而媒体给了他很高的评价,甚至说这是一场没有输家的比赛,并预言安迪在接下来的美网中会有上佳表现,特别是现在小德状态不佳,纳达尔膝伤未愈的情况下,罗迪克尽管积分仍落后德尔波特罗,却成为了挑战四巨头的最佳人选。但决赛中罗迪克救球几次摔倒,尽管他当时表示没有大碍,但赛后检查显示伤到了右臀屈肌,安迪决定退出戴维斯杯的比赛。

社会活动

播报
编辑
罗迪克的基金会
2000年,罗迪克在得克萨斯州成立了个人基金会。基金会由罗迪克的母亲和罗迪克一起管理,目标在于改进贫困儿童的生活环境,让他们也有机会享受到家庭的温暖、接受教育等等。罗迪克慈善基金的口号是“帮助今天的孩子,为了孩子们的明天”。罗迪克的基金会受到艾尔顿·约翰莱昂内尔·里奇辛迪·克劳馥以及唐娜·莎曼等名流的支持 [11]
2004年,罗迪克因在慈善事业做出的贡献而获得ATP颁发的阿瑟·阿什人道主义奖 [15]。该年罗迪克的慈善活动包括援助印度洋海啸幸存者,以及通过拍卖球拍和签名的方式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募捐 [17]
2005年,罗迪克发起了慈善手环活动。罗迪克在比赛中戴上蓝色手环,上面印有黄色字母“No Compromise”(永不妥协)。罗迪克基金会通过售卖手环来募集慈善资金 [14]
2007年,罗迪克获得阿瑟·阿什乡村健康研究所颁布的阿瑟·阿什名望领导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该荣誉的男性网球选手 [11]
2008年,罗迪克第一次参加中国网球公开赛,并向中国网协捐款2.5万美金用于中国网球事业发展,这也是中国网协第一次接受外籍球员的捐款 [12] [14]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在发布会上向罗迪克致意 [12]
参加诺维茨基网球名人邀请赛
2010年4月,罗迪克出席迈阿密大师赛赛事组委会举办的“Champions for Chile”慈善表演赛,收入全部捐赠给2·27智利地震的受灾民众。比赛一共筹到125,000美元 [16]
2016年9月,罗迪克参加由德克·诺维茨基发起的网球名人邀请赛,比赛在南卫理公会大学举行,收入用于关注儿童健康成长以及医疗教育等方面 [18]
2020年4月,罗迪克成立了一项家庭应急基金,用来帮助那些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间生活受到影响的家庭,不到三天已经收到善款超过1万5千美元 [13]
2023年1月13日,参演的纪录剧集《破发点:大满贯之路》上线Netflix。 [19]

生涯数据

播报
编辑

金杯银盘

安迪·罗迪克亲吻奖杯
单打冠军(32) [1]
2012 (2个) 伊斯特本(草地),亚特兰大赛(室外硬地) [1]
2011年(1个) 孟菲斯(室内/硬地)
2010年 (2个) ATP巡回赛1000系列赛迈阿密站(室外/硬地), 布里斯班(室外/硬地)
2009年 (1个) 孟菲斯(室内/硬地)
2008年 (3个) 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室外/硬地) , 迪拜(室外/硬地), 圣何塞(室内/硬地)
2007年 (2个) 华盛顿(室外/硬地) ,女王杯(室外/草地) [2]
2006年 (1个) ATP大师系列赛辛辛那提站(室外硬地)
2005年 (5个) 里昂(室内/地毯) , 华盛顿(室外/硬地), 女王杯(室外/草地) [3],休斯敦(室外/红土) ,圣何塞(室内/硬地)
2004年 (4个) 印第安纳波利斯(室外/硬地), 女王杯(室外/草地), ATP大师系列赛迈阿密站(室外/硬地) , 圣何塞(室内/硬地)
2003年 (6个) 美国网球公开赛(室外/硬地) ,ATP大师系列赛辛辛那提站(室外/硬地),ATP大师系列赛加拿大蒙特利尔站(室外/硬地) , 印第安纳波利斯(室外硬地),女王杯(室外/草地),圣帕尔滕(室外/红土)
2002年 (2个) 休斯敦(室外/红土),孟菲斯(室内/硬地)
2001年 (3个) 华盛顿(室外/硬地),休斯敦(室外/红土),亚特兰大(室外/红土)
单打亚军(20):
2010年 (2个) ATP巡回赛1000系列赛印第安维尔斯站 (室外/硬地) , 圣何塞 (室内/硬地)
2009年 (3个) 华盛顿(室外/硬地), 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室外/草地) , 多哈(室外/硬地)
2008年 (1个) 洛杉矶(室外/硬地)
2007年 (1个) 孟菲斯(室内/硬地)
2006年 (2个) 美国网球公开赛(室外/硬地) , 印第安纳波利斯(室外/硬地)
2005年 (2个) ATP大师系列赛辛辛那提站(室外/硬地) , 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室外/草地)
2004年 (4个) 曼谷(室内/硬地), 多伦多(室外/硬地),,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室外/草地), 休斯敦(室外/红土)
2003年 (2个) 休斯敦(室外/红土),孟菲斯(室内/硬地)
2002年 (2个) ATP大师系列赛加拿大多伦多站(室外/硬地), 佛罗里达 (室外/硬地)
双打冠军(4):
2009年 (1个) ATP巡回赛1000系列赛印第安维尔斯站(搭档费什,,室外/硬地)
2006年 (1个) 印第安纳波利斯 (搭档雷诺德斯,,室外/硬地)
2002年 (1个) 休斯敦(搭档费什, 室外/红土)
2001年 (1个) 佛罗里达(搭档甘比尔, 室外/硬地)
双打亚军(3):
2009年 (1个) 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搭档诺尔斯,室外/硬地)
2004年 (1个) 多哈(搭档库贝克尔,室外/硬地)
2001年 (1个) 洛杉矶 (搭档甘比尔,室外/硬地)

世界排名

单打最高排名
2003年11月3日
世界排名第1位
双打最高排名
2010年1月11日
世界排名第50位
数据来源 [20]

大满贯战绩

年份
澳网
法网
温网
美网
年终大师杯
2000
/
/
/
第一轮
/
2001
/
第三轮
第三轮
八强
/
2002
第二轮
第一轮
第三轮
八强
/
2003
四强
第一轮
四强
冠军
四强
2004
八强
第二轮
亚军
八强
四强
2005
四强
第二轮
亚军
第一轮
/
2006
第四轮
第一轮
第三轮
亚军
小组赛
2007
四强
第一轮
八强
八强
四强
2008
第三轮
/
第二轮
八强
小组赛
2009
四强
第四轮
亚军
第三轮
/
2010
八强
第三轮
第四轮
第二轮
/
2011
第四轮
/
第三轮
八强
/
2012
第二轮
第一轮
第三轮
第四轮
/
数据来源 [4-5] [22]

获奖记录

播报
编辑
劳伦斯世界体育奖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结果
20022002年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最佳新人奖 [6]提名

宣布退役

播报
编辑
2012年8月30日是美国网球选手罗迪克的生日,在纽约当地时间8月30日、北京时间8月31日,刚刚度过30岁的安迪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自己将在今年美网结束后挂拍退役。
作为2000年美网青少年冠军、2003年美网冠军,罗迪克在过去十年一直是美国男子网坛的标志性人物,也是美国男网至今为止最后一位夺得大满贯的男单选手,选择在自己曾经荣耀辉煌一时的美网退役,也许对他是最好的一种方式了。
在自己专门召开的发布会上,罗迪克对外公布了退役的消息,“我将作出这个简短但很甜蜜的消息:我决定这将是我最后一次在巡回赛中亮相。”穿着一件黑体恤、带着棒球帽的罗迪克刚一到发布会现场就如此表达着,他用甜蜜来形容自己退役的决定,也可见他去意已决。
“我觉得是时候了,我也不知道自己还是否足够健康得来撑到零一年,我也一直想这么做,但我总觉得在美网这个梦幻的世界里,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也许再好不过了。”尽管决定如此伤感,但美国人保持着一贯的幽默,他面似轻松地表达着内心的感受,不流露出太多的伤感,但谁都知道,这个决定对网坛来说都充满着各种无法弥补的遗憾。
“如果在明天或者未来的几天我有些什么情绪上的变化,我可不想人们会觉得我是个情绪多变的人,或者是内心世界波动那么大。”轻声一笑的安迪表示,这就是自己为何会在生日的当天作出宣布退役的决定,他不想让人们在今天因为他的输球或者止步而再宣布消息,那样会觉得他是带着情绪故意如此。这也看得出他已做好决定,不会因为未来几天的输球或者别的而更改。
九年前,在纽约罗迪克获得了职业生涯一座大满贯单打桂冠,这也是美国男子选手最后一次捧得大满贯的奖杯。罗迪克表达着自己对美网的感激和意义非凡,他在过去常常带着自己的父母和亲友来到这里,像是一份见证他长大的礼物一般如此眷恋着美网。但是有关退役的决定其实自己一直都在想,“这一年来我一直都在想这个决定,当我在这里打完第一轮时,我觉得是时候公布了。” [7-8]
北京时间2012年8月31日,费德勒在今年美网男单第二轮比赛后谈及罗迪克退役表示难以接受,但给予其高度评价:“我认为权衡状态是否火热和下滑是很难的,但是你要知道自己的生活在何方。”
罗迪克也曾给费德勒制造过很多麻烦,瑞士天王也给他高度评价。“他是一位伟大的冠军和一个伟大的选手,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是会在比赛中和他碰到。现在所有温网决赛的画面都浮现在脑海中。这么多年,我们奉献了一些史诗般的比赛。” [9]
北京时间2012年9月6日,在美国网球公开赛男单第四轮的一场补赛中,罗迪克尽管挽救一个赛点,还是以1-3惨遭2009年赛会冠军德尔波特罗逆转,无缘八强,就此结束自己的网球生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