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Blogger】財叔:Call Loan的真相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iMoney智富 - 名人薈萃 - D150509

【百萬Blogger】財叔:Call Loan的真相

名人薈萃

發布時間: 2015/05/09 09:00

最後更新: 2020/05/19 13:55

分享:

分享:

繼爆煲論後,近期湯文亮博士同林一鳴兩位前輩又在空氣中討論有關Call Loan真與假(編按:即要求按揭貸款者「提早償還」),當我睇完兩位前輩的文章後,發覺其實兩位的觀點也沒錯,只是因為兩個人的背景與位置不同,所以才會有如此大分歧吧!

何解我會如此清楚他們的觀點沒錯?因為我經歷過金融風暴、沙士、金融海嘯、負資產和Call Loan,統統試過,憑我的經驗來講,可以說兩位前輩的觀點都無錯。

用家被Call Loan機會微

其實問題是湯博士基於一個投資者角度出發,而林一鳴就基於一個用家的角度去講。老實說,我絕對同意林一鳴所說,如果你每月準時供款,就算負資產,其實都不會被Call Loan,因為如果你負資產,銀行迫死你有何好處呢?當然有讀者第一個反應會話,真係有架喎!係?你唔好話俾我知,係朋友個朋友試過喎!如果有讀者親身經歷只有一層自住樓又準時供款,但負資產時被人Call Loan,歡迎指正,不過這個人我搵咗超過10年都未搵到。

又何解我又話湯博士無錯呢?因為如果你是一個投資者或生意人,Call Loan的機會就大好多了。因為當銀行將你的資產作一籃子評估後,發現有部分物業負資產,如果銀行此時Call Loan,的確可減低他們未來可能遇到的損失,所以湯博士亦講得無錯。

其實有沒有辦法避免Call Loan呢?當然有啦!如果你是生意人,你生意往來的銀行最好就不同於你做按揭的銀行。又如果你擁有好多物業,就最好不要集中在同一間銀行。即使如此,還有無機會被人Call Loan呢?有!這就是我的親身經歷。

同一銀行再按被追差價

話說十幾年前我有一層負資產的樓,約負資產100萬元左右,當時其實負咗幾年都相安無事,但當我再置業的時候,以為已和銀行有感情,所以又去搵同一間銀行做按揭,審批亦相當順利,但誰知成交前一星期,銀行竟然通知我,如果要順利成交的話,就要先償還之前負資產物業的差價。

所以,不要一本通書睇到老,雖然按揭是有抵押品的貸款,但投資涉及風險,物業價格可能會波動,投資者可能要償還全部或部分按揭金額,閣下應自行評估風險及閱讀有關按揭文件。如有需要,閣下應諮詢專業人士……(下刪數百字)。所以睇文章時,不單止要睇文章內容,作者背景才是關鍵。

本文原刊於2015年5月9日第394期《iMoney Focus》。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財叔

欄名 : 百萬Blogger—財叔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