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捐精全程:相當艱辛 最高補助3萬! | 大陸 | NOWnews今日新聞

揭密/捐精全程:相當艱辛 最高補助3萬!

揭密捐精全程。
揭密捐精全程。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捐精的流程到底是怎麼樣的?這絕對不是你想捐就能捐的事,因為它的過程非常麻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部分分人在第一輪就被淘汰

根據鄭州晚報報導,記者3月30日下午跟隨1996年出生的志工姜某來到河南省人類精子庫,精子庫的工作人員王琳凱在諮詢室接待了他。姜某是第一次來捐精,王琳凱首先給了他一張流程表,讓他瞭解捐精整個詳細的過程,隨後遞給他一張知情同意書。『你仔細看一下這個知情同意書,如果沒有意見的話就填寫一下最後的資訊並簽名。』王琳凱說。

簽署知情同意書是捐精的第一步,姜某簽字後,王琳凱檢查無誤後便把他帶去一個『神秘的小屋』。他將在那裡完成第一次精子樣本的採集,這一次採集的並非用於捐獻,而是用來檢查精子活性。

『只有經過精子活性檢測合格的人才能進入下一步,不過大部分人都在這一輪就被淘汰了。』王琳凱解釋說,很多人來之前都沒有什麼準備,所以第一次精子活性不合格後,他們還有一次檢測的機會,兩次都不合格的就無法捐精了。

次日才能得知是否有資格捐精

姜某從『小屋』出來後,王琳凱給他做了指紋採集,王琳凱告訴『醫館君』,採集指紋是為了避免一個人多次捐精,或者一次捐獻不成功又多次前來嘗試。

『大陸國內的規定是一個人一生只能捐獻一次,不能反覆捐獻,而且一個人捐獻的精子最多只能讓5位婦女生育,如果一個人捐獻的精子成功讓5位婦女受孕,那麼多出來的精子也將廢棄不再使用。』

隨後,姜某拿著一張卡片離開,他的捐獻是否能夠繼續,要到第二天才能知道,他將透過電話和記錄在卡片上的編號得知他的精子活性檢測結果。

成功捐獻者所獲得的補助不等

『今天來捐獻的人明顯增多,過去每天都不會超過10個人,今天看這個情況,應該能達到30人左右。』自從精子庫告急的報導發布之後,捐獻者明顯增多了,但是王琳凱認為這只是一時的現象,過一段時間捐獻者可能又會減少。



據瞭解,來捐獻的志工70%左右都是在校學生,有不少學生是為著捐獻補助來的,不過因為精子活性合格率低,有不少人都只得到了前兩次的50塊(以人民幣計算,以下同)補助費就結束了『捐獻之旅』。

王琳凱介紹,其實捐獻補助並不是一次性給志工,前兩次檢測每次只有50元的補助,當進入正式捐獻的過程後,每一次到精子庫取精子樣本都會有200元的補助,一般志工都需要取6到12次,也有出現取20次的,所以每個志工得到的補助金額並不是完全一樣的。

當全部捐獻過程結束後,每個人還有額外1500元的補助,所以成功捐獻者所獲得的補助4000元到6000元不等。

捐精者可免費保存精子樣本

不過記者發現來捐獻的志工也並非全部都是『小鮮肉』,記者在諮詢室裡就發現了一位39歲的志工。據瞭解,捐精的年齡條件是20歲到40歲,只要在這個年齡範圍內都可以捐獻,不過年齡大的捐獻者占的比例確實比較小。

經過瞭解得知,這位『大齡』捐獻者前來捐精原來是為了保存自己的精子。王琳凱指出,前來捐獻的志工除了金錢的補助外,每一位志工還能額外保存一份自己的精子樣本以備不時之需,而且是免費的。

據瞭解,為了免費冷凍精子而來捐精的志工也不少。有媒體報導,著名主持人樂嘉在錄製節目時睾丸受傷,事後樂嘉聲稱自己已經冷凍精子。

腫瘤患者保存精子的居多

據悉,所謂冷凍精子,其實就是生殖保險(自精保存),採用超低溫冷凍技術預先保存精子,未來有生育需求時將精子安全復甦以供輔助生殖治療使用,目前河南省人類精子庫就可以提供這項服務。

王琳凱說:『目前卵子冷凍在技術、倫理及法律上還有一些問題尚待解決,而精子的冷凍技術已經成熟,來諮詢和冷凍儲存精子的人也不少。』



王琳凱介紹,隨著腫瘤發病率逐年增高,呈年輕化趨勢,腫瘤診斷和化放療技術的進步,腫瘤患者的治癒率和長期生存率顯著提高。然而,腫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所接受的手術及放化療都可能暫時甚至永久地傷害生育能力。

另外,高劑量的照射可能造成永久性無精,絕大多數化療藥物可以對男性患者產生不同程度的生殖毒性,包括損害男性睾丸生精功能,部分或全部殺死各級生精細胞,從而使男性精子數量減少和精子活力降低,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不育,因此腫瘤患者十分有必要在接受治療前進行自精保存。

『目前最多的就是腫瘤患者保存精子,特別是在放療化療之前。』據瞭解,自精保存一年的費用是2640元,不少腫瘤患者為了將來生育都會前來諮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