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翠玲:高息儲蓄保險配合投資組合 攻守兼備 - 20240226 - 經濟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經濟

鄺翠玲 理財信箱

鄺翠玲:高息儲蓄保險配合投資組合 攻守兼備

【明報專訊】Tony(50歲)在10年前置業,按揭額320萬元,30年供款期,當時息率極低,每月供款約11,000元,預計在65歲退休時尚餘按揭額約62萬元。5年前開始,Tony也每月投放10,000元至月供投資計劃,在20年後(65歲退休時)預計可滾存至約670萬元,他計劃在此撥出一部分作為贖樓用途,餘額可提供每月約10,000元生活費,直至90歲。

10年下來,按揭及投資計劃的情况如何呢?首先說說按揭計劃:息率在首9年都是維持在年息1厘至1.5厘的水平,供樓開支差距不大,9年下來,按揭餘額約240萬元,符合Tony當年的估算,但在剛過去的這一年,息率不斷攀升,每月支出已升至15,000元,而按揭餘款只是輕微減少10萬元至230萬元。至於估計65歲時的按揭餘額,原計劃是尚餘62萬元,根據現時息率估計,日後的餘額也增加至80萬元。

至於月供投資計劃,雖然也曾錄得不錯的回報,但在2023年已打回原形,現在更錄得輕微虧損(戶口總值57萬元),更大的問題是投資方向難測,要在15年後,達到670萬元的目標,每年平均年回報要10%,看來有點難度。

暫宜減股票比例 增收息部分

Tony明白現時經濟環境難以達到要求,亦難以預測投資有大幅的回報,詢問是否需要調整方向。

筆者這樣看:

1)現時環球經濟仍是有很大的隱憂,要完全恢復過來,或需要數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

2)投資組合宜做好風險管理,減低股票比例,增加收息的部分;

3)幸好Tony工作穩定,這每月10,000元的供款暫時都沒大負擔,但是否繼續投放入投資市場也是一個考慮。Tony可考慮在這幾年先轉投穩定收息的方案,待整體市况改善時,再把資金投回投資市場。

退休後可提款作供樓或生活費

現時坊間最受客人青睞的穩定收息方案,是一些短年期、甚至是把一整筆資金投放的高息儲蓄保險計劃,這類方案的特點是回本期較快,亦很快便可從戶口提款,就像年金或定期存款派息一樣,提供定期穩定收入,而提款年期可自訂至逾100歲。Tony大可安排在退休後從這戶口提款作供樓或補貼生活費之用途。

若Tony採用一個5年供款的高息儲蓄保險方案,每月供款10,000元,在65歲時可滾存至100萬元,假設那時按揭息率仍維持在現水平,Tony可選擇在這戶口每年提款18萬元作供樓用途,在70歲物業供滿時,戶口結餘仍有40萬元。

Tony亦可將餘下的40萬元提走,亦可將它繼續滾存生息,由71歲至90歲這20年期間,每年提取36,000元(折合每月3000元),以支付家中管理費、雜項等。

至於現時的投資戶口,假設改投在收息組合,每年派息6厘,5年後料可滾存至77萬元。若那時投資氣氛較為理想,可將這每月10,000元投回投資戶口,在最後10年可累積至380萬元,連同高息儲蓄保險計劃的100萬元,退休時總資產約480萬元。雖然現時的估算比當年的少,但將資產分開投資及收息兩部分,更能細水長流,較適合退休或準退休人士。

鄺翠玲美聯金融集團副總裁

理財信箱歡迎來信,電郵:chlung@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鄺翠玲 理財信箱]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