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安全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水安全

2000年斯德哥尔摩讨论会提出的概念
水安全问题通常指相对人类社会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生的与水有关的危害问题,例如洪涝、溃坝、水量短缺、水质污染等并由此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害,例如人类财产损失、人口死亡、健康状况恶化、生存环境的舒适度降低、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等。
中文名
水安全
出现时间
2000
出现地点
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水讨论会
类    型
非传统安全的范畴

概念

播报
编辑
水安全一词最早出现在2000 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水讨论会上。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属于非传统安全的范畴。对水安全一词至今无普遍公认定义,一个比较准确的诠释为,在一定流域或区域内,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水资源、洪水和水环境能够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规模、能够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状态即为水安全。水资源、洪水和水环境的有机统一构成水安全体系,三者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时变的水安全系统。水安全的对立面是水风险、水破坏、水灾害。
可见,水安全具有丰富的内涵: ①水安全是人类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环境和条件。②水安全系统由众多因素构成,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满足的程度不同,水安全的满足程度也不同,因此水安全是一个相对概念。③水安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技术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水安全程度不同。④水安全具有空间地域性、局部性。⑤水安全可调控性,通过水安全系统中各因素的调控、整治,可以改变水安全程度。⑥维护水安全需要成本。
水安全状况与经济社会和人类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随着全球性资源危机的加剧,国家安全观念发生重大变化,水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内容,与国防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

自来水安全问题

播报
编辑

重视自来水安全

水是生命的源泉,居民生活离不开水,应重视用水安全。
1、注意保持饮用水清洁卫生,发现饮用水变色、变浑、变味、应立即停止饮用,防止中毒,并拨打自来水客服热线。
2、不得私自挪动供水设施,尤其不要私自移动水表。
3、如装修改造用水设施,应选用饮水专用管材,改造后做打压试验。
4、定期自检用水设施,关闭用水阀门后如出现水表行走,说明漏水。
5、寒冷季节,应对用水设施采取必要的防冻保护措施。室内无取暖设施的,应在夜间或长期不用水时关闭走廊和室内门窗,保持室温;同时关闭户内水表阀门,打开水龙头,放净水管中积水;室外水管、阀门可用棉、麻织物或保暖材料绑扎保暖,以防冻裂损坏。
6、长期无人居住的房屋,应到辖区自来水营业公司办理暂停用水手续,并关闭用水阀门;将自家的电话号码留给邻居,以便情况紧急时联系。
■ 自来水为什么有时有消毒水味?
为确保自来水符合安全、卫生要求,避免发生水媒传染病,自来水在净水处理过程中要加入液氯消毒,氯气注入水中产生次氯酸,次氯酸能够杀死水体中的致病菌,使自来水清洁卫生,适于饮用。且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的余氯范围。对一般人而言,这种浓度的自来水闻起来或喝起来不会有明显的味道,只有少数嗅觉或味觉较敏的人才会感觉到有消毒水味,这对人体健康并无任何影响。自来水有轻微的消毒水味,表示水质是卫生安全的。

关于自来水的一些常识问题

■ 为什么要定期测定饮用水中余氯的含量?
确定饮用水的消毒效果及防止二次污染的能力。
■ 自来水煮沸后,有时表面有一层白色漂浮物或有白色锅垢,会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白色漂浮物或锅垢是水中氢碳酸盐(俗称暂时硬度)加热变成碳酸钙固体,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它存在自来水中的浓度对人体健康并无不良影响。
■ 有时自来水从水龙头流出后,看起来像牛乳般的白浊,但静置一会儿又变成清澈,会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输送自来水至用户的管线为维持稳定之压力,须在局部高处设置排(吸)气阀,在用水量变化太大致压力与流量不稳时,即可吸入空气稳压以避免破管,使得从水龙头流出的自来水夹带大量的气泡,外观看起来白浊,但静置数秒后,气泡自然消失变成清澈,与水质无任何关系,请安心饮用。
■ 水龙头中为什么会放出黄水?
水质发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从用户总表后第一个阀门至用户家中的自来水管管材不符合要求。现在市场上充斥着许多劣质镀锌管,劣质镀锌管容易内部锈蚀使水质受到污染。这种现象在早晨尤为突出。用户在发现水管放出黄水时要多放一会儿,使黄水流净。用户在安装室内自来水管时,一定要请教内行,不要被劣质管材坑害了。二是使用二次供水设施水的用户,因产权单位未按规定定期清刷、清毒水池及水箱,容易造成自来水的二次污染。
■ 自来水发浑、发白的原因?
水质发浑主要是因道路上的供水管道,因不可抗力造成的突发性爆管事故引起的。在抢修过程中带入泥沙可能造成局部、短时出现浑水现象。遇此情况放净浑水后即可恢复正常。
水质发白是自来水中溶入了气体,经压力作用分解成微小气泡,看起来水为乳白色,待静止数分钟后,气泡会自行消失,水质变清,这种现象不会影响水质。
■ 为什么自来水中有时会有异味?
就目前高新(滨江)水质分析监测站在区用户终端监控点的监测,自来水在烧开以后是能够正常饮用的,用户可以通过打开水龙头放水一段时间的方法清除水中异味。对于居民家中出现的水质异味的主要原因可能来自:①内部管线的设计和用材问题,比如管道采用了一些不合格的产品,②可能因为管线的设计复杂,管道流水不畅,出现“窝水”现象,从而产生异味。③有二次供水的住户水产生臭味一般是由于水池长时间没有清洗或水池防护不当,导致水池水受到二次污染,影响水质。④枯水期时持续高温少雨,水量少加之日照充足,原水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原水携带异常气味。或由于水源受到突发性污染,为保证消毒效果,水 如果是因为“窝水”现象造成水异味,加大供水水压,一段时间后异味会自然消失。如果是管材的问题,则应由管道的产权单位来主导解决,使用二次供水设施水的用户,因产权单位未按规定定期清刷、清毒水池及水箱,容易造成自来水的二次污染。现在水厂建立了突发性水源污染预警机制和异常水质处理程序,自来水有异味的机会是很小的,水厂必须要有合格的水源作保证,因此,加强水源保护尤为重要。
■ 早晨起来先放水龙头的水
早晨人们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往往是拧开自来水龙头洗脸、刷牙、做饭。殊不知,刚放出来的水中可能隐藏着“健康杀手”。
停用一夜的水龙头及附近水管中的自来水是静止的,水中的残留微生物会大量繁殖,其中可能就有“军团菌”。1976年,美国一群退伍军人在费城一家旅馆中举行年会。会后一个月,与会者中221人得了一种“怪病”,34人相继死亡。研究证实,其元凶是存在于水龙头和水槽水样中的一种致微生物—军团菌。医学界后来把这种病名为“军团菌”,患病者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高达25%—30%。最近20年来,军团菌在许多国家爆发、流行,已经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此外,经过一夜停止不动的水,会与金属管壁及水龙头金属腔室产生水化反应,形成金属污染水,这就是早夺第一次放水时往往会见到一些反常形象,比如水色发黄、发白、或者发浑的原因。另外,我们的水源大都为地表水,受洗涤剂等有机物污染较大。一些有机化合物会和通入水中的消毒剂—氯气反应成卤烃化合物,如三氯甲烷,这类物质有潜在的致癌性。
■ 国家对二次供水有些什么规定?
二次供水设施选址、设计、施工及所用材料,应保证不使饮用水水质受到污染,并有利于清洗和消毒。各类蓄水设备要加强卫生防护,定期清洗和消毒(每半年一次)。从事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的单位必须取得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方可从事清洗消毒工作。清洗消毒人,必须经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检查,取得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 为什么要定期清洗二次供水水箱?
去除水箱壁及水箱底的附着物和沉淀物,防止水箱污染饮用水。
■ 二次供水水箱水质受到污染怎么办?
发现高层水箱水质受到污染,应立即停止用水并及时报告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由物业管理部门委托区水务公司进行处理。处理方式一般为:放掉水箱中受污染的水,对水箱进行消毒处理,水箱重新进水后要通知用户多放一会儿水,使水管得到清洗,经专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 为什么要加强水源防护;自来水水源防护有哪些规定?
自来水取水水源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自来水水质,取水水源受到污染,不仅增加了自来水厂的制作难度,而且对人的身体会带来直接损害。国家规定饮用水水源必须设置水源保护区。保护区内严禁修建任何可能危害水源水质卫生的设施及一切有碍水源水质卫生的行为。
■ 发现饮水水源受到污染怎么办?
当饮用水被污染,可能危及人体健康时,有关单位或责任人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污染,并向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水安全相关事件

播报
编辑
2011年7月14日,今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浒苔侵入青岛前海各浴场、景区,个别浴场已全部被浒苔侵占,无法下海游泳,在岸边大量堆积。据悉,相关部门已组织人力、机械尽全力清理,目前浒苔已经危害到青岛近海海水养殖,并对青岛旅游业产生了很大冲击。

全球的首要课题

播报
编辑

俄罗斯:水危机提早到来

俄罗斯学者预测,2035—2045年人类消费的淡水量将与其储量相当。然而全球性水资源危机甚至可能提早到来。这是因为大部分的水资源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如巴西、加拿大和俄罗斯。这些国家水资源储量巨大,2045年前远远用不完。但在其他一些国家,缺水问题已迫在眉睫。
实际上,俄罗斯也同样面临一个巨大问题,但不是因为缺水,而是其利用问题,这已经对国家安全造成了实际威胁。2020年前国家安全战略中也提及水资源短缺问题带来的威胁。帕特鲁舍夫说,2009年仅38%的居民点饮用水符合安全要求,9%的居民点饮用的是劣质水。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超过一半的城市和乡村饮用水根本未经检测,没有人知道那里的饮用水对健康危害程度有多大。
灌溉系统的状况也非常不容乐观。俄罗斯共有4 5 0万公顷灌溉土地面积,然而水资源使用效率只是发达国家的一半或三分之一。这说明水资源利用情况极不合理。
为解决这一问题及其他水资源利用问题,俄罗斯制定了2020年前水资源战略。帕特鲁舍夫透露,该战略规定将非生产性用水损耗降低一半。通过推广节水技术和改造供水系统来降低损耗,合理用水,每年因此降低能耗约合200亿卢布。
现在不时传出一些关于俄罗斯会成为水贸易重要玩家的声音。例如,有人提出通过兴修从西伯利亚到中亚的水渠来解决中亚地区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不过,帕特鲁舍夫证实,专家认为该工程没有切实依据。专家指出,其经济效益难以估量,中亚国家是否愿意按实际价格支付水费也说不准。此外,据俄罗斯专家评估,从鄂毕河中抽取即使5%—7%的水量就会破坏地区生态系统,危害当地渔业生产,并对大范围的气候产生不利影响。可能导致俄罗斯北极地区的热平衡被打破,并由此导致大范围的气候变化,破坏鄂毕河下游流域及鄂毕湾的生态系统,外乌拉尔丧失数千平方公里肥沃的土地。由此带来的生态损失达数十亿美元。
专家认为,近期国际市场上具有重要价值的不是水资源本身,而是高耗水产品。随着水资源紧缺的加剧,高耗水产品价格的上涨不可避免。例如,生产一吨硝酸需要80—180立方米淡水,一吨棉布需300—1100立方米淡水,一吨合成纤维需1000立方米淡水……冷却动力设备需要大量水,并且高达三分之一的水无法回收利用。种植农作物也需要大量水。例如,在北非和中东种植粮食作物所需的水量相当于尼罗河每年的流量。就是说,为了养活这一地区的人口至少还需一条尼罗河。

中亚:未来抢水大战策源地

据俄罗斯《晨报》8月16日文章 (作者安德烈·米洛夫佐罗夫)
当气温接近40摄氏度时,最珍贵的液态资源绝不是石油,而是水。数十个国家已敲响了警钟,面对高温热浪而无水降温解渴。这的确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冲突的肇端。
而未来抢水大战的策源地之一便是中亚。它靠着若干条跨国河流生存,上下游国家之间的龃龉从未停止过。近期中亚举行的几次水资源国际会议都没能找到解决该地区水资源分配问题的新途径。
尼罗河87%的水资源由埃及垄断,对此不满的尼罗河流域其他国家早就开始酝酿和实行反对行动。埃及水力资源和灌溉部长阿拉姆表示,该国将坚决捍卫自己的权利,同时也暗示爆发水战争的现实威胁已经存在。而埃及前外长、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也曾表示:“地区的下一场战争将是对水资源的争夺。”
或许,将对水资源的利用关系转变为经济关系才是解决所有冲突的最佳方式:赋予普通河水和湖水类似的交易资格,令其自由买卖,甚至可以在交易所上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去年春天水资源峰会强调:“将淡水水源、储存地以及运输体系私有化是解决现在问题的唯一方案。”
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很早就提议兴建从西伯利亚至中亚的运河甚至铺设水管。去年底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也指出:“水资源匮乏问题日益突出,应当将它与其他重要资源,如石油、有色金属、钢铁、天然气同等看待。我认为,5年后,最晚也不会超过10年,俄罗斯出口水资源将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