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子女盡孝道 預防家庭關係疏離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博客 - D220211

培養子女盡孝道 預防家庭關係疏離

博客

發布時間: 2022/02/11 12:50

最後更新: 2022/02/15 13:42

分享:

分享:

我們經常提醒兒子孝道是基本,親人、家庭關係要維繫;父母應以身作則,除了對自己負責任外,教導子女對別人及社會也要負責任。

筆者過去做親子理財講座時,有父母擔心孩子「細細個就話唔認我們做父母,擔心將來唔理我們!」

我與好友Michelle在2007年成立一個慈善基金「社聯──頌慈基金」,主要是幫助本地有需要的老人家改善家居環境及生活質素,超過3000人受惠。

其中一個項目是「耆夢成真」,幫助老人家圓夢。透過不同機構與老人家接觸,從活動中發覺獨居老人並不是完全沒有親人或子女,但部分有一些與子女或親人已很久沒有來往。

盡孝道須以身作則

有些老人家後悔從前做得不好,看到此情況,我感到很心酸;感覺養兒非但防不了老,也防不了寂寞!

原因離不開年輕時因為個人執着及金錢,例如沒有建立良好的夫婦關係、對子女厚此薄彼、不忠誠、投機/賭博等,最後導致關係疏離甚至家庭破裂。在法庭案例中,親人間涉及金錢的糾紛所佔的比例相當高。

我們經常提醒兒子孝道是基本,親人、家庭關係要維繫;父母應以身作則,除了對自己負責任外,教導子女對別人及社會也要負責任。例如從小開始和子女多探望祖父母和長輩,多忙也要抽空,不要用很忙(忙讀書、工作、朋友)做理由。

【親情無價 如何培養兄弟姊妹感情:按此

早些預防及改善導致關係疏離的因素,父母做榜樣很重要,愈早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對家人的愛沒有附上條件,親情與金錢不要掛鈎等,可以減少日後出現問題的機會。

雖然養育子女不望回報,正如冰心說,「因為你是我的孩子」,但是教導他們明白父母過去的養育和教導之恩,有懂得感恩(孝敬)的心也是應該。我與太太笑說,希望兒子將來每月請父母飲茶,多抽空探望我們便好了,想起便樂上半天。

話說回來,如果問養兒的目的,我們希望孩子獨立,顧己及人及尋找生命的意義。

父母為下一代付出大半生的努力,不問得到甚麼,天下父母心,莫非如此。

【爸爸的角色‧之九】

【作者簡介】教育學者,「理財啟苗」聯合創辦人。與香港教育大學研發「4S課程」,把實證為本的研究結果轉化為實用的活動供父母及學校使用,促進兒童、青少年及親子理財的發展。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李錦博士

欄名 : 親子理財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