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河南大学大礼堂着火事故_百度百科

5·2河南大学大礼堂着火事故

2024年河南大学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大礼堂着火事故
收藏
0有用+1
0
2024年5月2日23时20分许,在修缮施工期间的河南大学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大礼堂发现火情。经消防部门全力扑救,火灾被扑灭,无人员伤亡 [1-2]。现场航拍画面显示,大礼堂经过火灾,房顶已经基本坍塌,被火烧过的建筑呈焦黑状 [4]
2024年5月3日,河南大学就大礼堂发情况通报称:就大礼堂火情致歉,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2-3]。5月3日上午,河南省文物局回应:已去现场调查 [5]。5月3日,相关责任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相关单位开展提级调查,依法追责问责 [11]
2024年5月4日消息,河南省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已成立由省消防救援总队牵头,公安、应急、教育、文物等部门及开封市政府参加的联合调查组开展提级调查。 [15]
2024年5月5日消息: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对该起火灾事故查处实行挂牌督办,并派出督办组赴当地督促指导河南省调查组工作,要求科学严谨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19]
中文名
5·2河南大学大礼堂着火事故
发生时间
2024年5月2日 23时20分
人员伤亡
无人员伤亡

事故背景

播报
编辑

礼堂介绍

河南大学大礼堂全名为“河南大学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大礼堂”,礼堂由许心武任校长时组成大礼堂建筑委员会,其中李敬斋、杜岫僧、瞿文琳担任常务委员,分负设计、经济、工程责任,河南大学工程学院教授鄢少章负责绘图及工程管理工作。历时三载(1931~1934),耗资21万大洋建成。占地面积393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87平方米。楼上楼下可容纳3000多人,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全国近代建筑艺术精品。而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建筑,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礼堂正是其中一部分。 [3]
河南大学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大礼堂河南大学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大礼堂河南大学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大礼堂
河南大学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大礼堂

修缮工程

2023年11月22日,河南省政府采购网发布河南大学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大礼堂修缮工程项目。供应商(乙方)为北京同兴古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内容包括磋商文件、工程量清单、设计图纸、图纸答疑、技术要求以及补充文件(如有)等范围内所有内容。合同金额为4356000元,合同工期为180天,自甲方书面通知进场之日起开始计算工期,且必须在2024年4月7日前全部完成。 [7]此外,该涉事公司还先后中标全国多地文保单位修缮工程。 [9]
网上流传的大礼堂“遗照”中,有一张拍摄于冬日,屋顶白雪皑皑,大礼堂周身裹满了维修用的脚手架,上面挂着醒目的横幅大字:“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加强保护刻不容缓”,以及“治理隐患保障消防安全”等字样。 [6]
修缮工程
修缮工程
2024年4月30日下午,河南大学曾召开安全工作视频会议,安排部署“五一”假期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校园安全工作。 [9]
2024年5月,北京同兴古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徐长林告称,他们并非礼堂的唯一施工单位,同时还有其他公司进场施工。 [17]

消防隐患

2022年,河南大学一篇硕士学位论文《教育建筑遗产的消防与可持续保护利用研究——以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为例》就为大礼堂的火灾敲响了警钟。这篇论文指出,河南大学教育建筑遗产群火灾荷载大、火灾隐患多、疏散条件不足、自救能力弱、消防设施不完善,尤其是大礼堂作为观演场地,自身存在的火灾危险性较高。潜在的火灾因素包括:电气火灾,如原有电气线路老化,电气设备增多,用电荷载过大;用火不慎,使用人员室内吸烟、违规使用大功率,管理人员做饭、取暖、照明等生活用火引发,维修施工时操作不当或使用的明火工具不慎引燃室内可燃物;雷击,不可抗力因素引发。研究者建议,大礼堂是河大建筑群中建造时间最早,遗存时间最久,艺术价值最高的教育建筑遗产,对它的所有维护和修缮工程都应在河南省相关建筑遗产保护机构的批准下进行,并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工程队伍或学校专门的建筑遗产保护团队来接手。该论文的作者是河南大学设计学工学硕士翟羽佳,指导老师是该校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蒙慧玲。 [20]

事故经过

播报
编辑
失火的大礼堂
2024年5月2日23时20分许,在修缮施工期间的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大礼堂发现火情。经消防部门全力扑救,火灾被扑灭,无人员伤亡 [1-2]。多张图片显示,天色已黑,着火建筑几乎被大火包围,该建筑周围疑似包裹有施工所用的建筑安全防护网 [5] [10]

事故处置

播报
编辑

国务院安委会

2024年5月2日,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大礼堂发生火灾事故,影响重大。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对该起火灾事故查处实行挂牌督办,并派出督办组赴当地督促指导河南省调查组工作,要求科学严谨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18]

消防救援

2024年5月3日1时46分,开封消防发布官方通报称:“2024年5月2日23时22分,开封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河南大学明伦校区一建筑房顶着火,无人员被困。接警后,支队指挥中心立即调派力量赶赴现场处置。火势已被控制。” [3]
2024年5月3日7时30分许,数辆消防救援车停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大礼堂周围,进行喷水消防救援工作。现场航拍画面显示,大礼堂经过火灾,房顶已经基本坍塌,被火烧过的建筑呈焦黑状。 [4]

事故调查

2024年5月3日,河南大学发情况通报称: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2]。相关责任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河南省消防安全委员会成立由省消防救援总队牵头,公安、应急、教育、文物等部门及开封市政府参加的联合调查组开展提级调查,尽快查明原因,依法追责问责。相关工作正在开展中 [11]

事故回应

播报
编辑

河南大学

2024年5月3日6时许,记者从河南大学一工作人员处得知,大礼堂已施工近4个月,起火原因疑似为有施工队人员在礼堂内部休息 [3],“本来礼堂应该安有烟感设施的,但在装修就没有。相关事宜还没移交给校方。”如果说法属实,施工单位显然难辞其咎。只有尽快查明失火的具体原因,才能有的放矢,有效追责 [6]
河南大学发情况通报称
2024年5月3日,河南大学发情况通报称:5月2日23时20分许,在修缮施工期间的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大礼堂发现火情。经消防部门全力扑救,火灾被扑灭,无人员伤亡。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对于此次火灾,我们无比痛心、自责,向全体师生、校友以及关心学校的社会各界表示深深歉意。学校将尽一切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 [2]
河南大学表示,火灾发生时,礼堂内没有施工人员,初步推测起火原因可能与修缮过程中的电路老化有关。 [16]

河南省文物局

2024年5月3日上午,河南省文物局作人员表示,相关领导已经前往河南大学调查此事。 [5]河南省文物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是近现代文物,修复难度不大。该文物的直接责任人为河南大学,文物部门只是监管责任,负责监督河南大学把这个事情处理好,后续的工作做好。 [8]

其他回应

火灾发生后,河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卢克平以及河南大学校友、央视主持人任鲁豫等纷纷发声。 [13]
河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卢克平在微信朋友圈
2024年5月3日凌晨2时36分,河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卢克平在微信朋友圈发帖称:今夜痛哭,用泪水扑灭火焰。今夜无眠,心再也无处安放。今夜校殇,猗欤吾校永无疆!!! [3]
2024年5月3日中午,任鲁豫在其个人微博分享了一张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大礼堂的旧照,并发文:“您像一本厚重的书,从不言语,只是散发着淡淡的书香,芬芳着整个明伦!您有定海之力,无论院墙外如何喧嚣,在您的臂弯里,处处都是宁静致远的安详!我第一次登台主持节目、第一次参加校园歌手比赛、第一次听讲座……都在这里。一直以来,永远觉得不会分别,只要回来,就会相见,但一别竟是永远。天南地北的河大学子没有做好准备,该如何与您泣别……”任鲁豫是河南大学1997届中文系广电班(播音与主持专业前身)毕业生。 [13]

河南省消防安全委员会

2024年5月4日消息,针对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大礼堂火灾,河南省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已成立由省消防救援总队牵头,公安、应急、教育、文物等部门及开封市政府参加的联合调查组开展提级调查。 [15]

社会评论

期待权威详实的调查结果,以及后续的追责处理,能够给万千“河大人”,给全社会一个交代。(澎湃新闻 评) [6]
不同于一般的建筑施工,文物修缮工程作业通常更复杂更精细,同时对风险控制的要求也更高。媒体报道中提到,中标上述礼堂修缮工程项目的公司先后中标全国多地文保单位修缮工程,其中包含故宫博物院、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天峰山古建筑群、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等。这也说明,即便是专业的公司在安全把控环节也存在纰漏。此次事故是一次惨痛的教训,文物不可再生,出一次错,后果就不堪设想,但愿各方都能以此为鉴。(南方都市报 评) [12]
“痛心”,或许是此刻很多人的共同感受。这件事的影响,其实已经远远超出“河大校友”的范畴。相信任何一个人,都不难从礼堂的庄重典雅中感到沉静和厚重,仿佛看到了一种“知识殿堂”的具象化。而现在,在航拍影像里,大礼堂的屋顶已经成了一堆黑色的瓦砾。此前一张大礼堂修缮时的照片显示,门额上挂着一条横幅: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加强保护刻不容缓。如今看来,这条横幅显得格外讽刺,“加强保护”似乎终究沦为了一个口号。那么接下来,就应该通过彻查和问责,将保护文物的责任意识真正落实,也让疏于保护者付出足够肉痛的代价。(红星新闻 评)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