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话"知"为什么会读di?

同样为什么客家话"中"会读zhong,也会读dong,客家话里还有哪些字是有这种现象,罗列?
关注者
14
被浏览
10,005

11 个回答

“知”與“支”或“脂之”聲母不同屬於存古,因爲中古這些字的聲母不一樣,“知”的聲母像個帶捲舌作用的d,“支脂之”的聲母則像現在的拼音j(有的客家話“支/枝”還有一個音gi,與“基”同音,這是更古的音)。唐宋之後,通語的這種區別就逐漸混淆了。

“知”的這個讀音在客家話裏挺常見的。江西寧都、石城、雩都、瑞金等地都有這個音。

羅杰瑞《何謂客家話?》舉了八個這種字:知黐追斫啄琢擇中。“啄”“擇”可能來自其他反切,謝留文《漢語南方方言幾個常用詞的來歷》認爲讀如“鐸”的這個“擇”來自徒落切。嚴修鴻《客閩方言裏江東不分的語音層次》、莊初昇《東南方言幾個古知組二等字特殊今讀的性質》也提過一下。

(斫,《廣韻》之若切,章母字。《廣韻》又有{石箸},張略切,“說文云斫也”,知母字,與“衣著”的“著”同音。)

溫昌衍《客家方言特徵詞研究》說“東頭帕”的“東”來自“中”,由“堪也,任也”的承受義引申爲頂起、披戴。

知的一些客家话方言点读音

连城文亨 tie1

连城新泉 tai1

上杭古田 tə1

丰顺畲话 te1

这些方言点保留了知的洪音韵母,可以推测知来自**tre>*te,由于韵母为洪音没有发生**tri>*tʃi,其余方言点在后期再发生了*te>ti

中同理,对比闽语可以发现中来自早期的**t(r)ung而非**triung,是没有介音的层次,因此没有塞擦化。另外 @端知 回答中提到的东头帕并不是中的白读,中的白读用于中央一词中,粤东tung1 ong1,闽西大部分地方被文读中间替代(这个词的中的间也一般读*kan而非房间中使用的固有的*ken也说明这个词整体是外来的,但其中的*kan也时常被误判为白读)。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清流保留了白读tong1 nong1。后字刚好也是三等没有介音的层次。还有地方有丢失前字韵尾的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