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Disney+《曼達洛人》:不需龐大背景知識、也能享受觀影樂趣的《星際大戰》系列佳作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劇評】Disney+《曼達洛人》:不需龐大背景知識、也能享受觀影樂趣的《星際大戰》系列佳作

【劇評】Disney+《曼達洛人》:不需龐大背景知識、也能享受觀影樂趣的《星際大戰》系列佳作
Photo Credit: Entertainment Weekly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傳奇系列星戰IP影集《曼達洛人》第三季即將在12月上映,讓我們來回顧它是怎麼成功利用星戰元素成功開拓影集市場,以及對龐大星戰背景沒研究的觀眾而言,又為何能輕易上手?

躍上串流IP,開拓新客群

迪士尼於2012年以40.5億美元收購盧卡斯影業,看重的是《星際大戰》系列在品牌、電影、電視、周邊玩具,與主題公園的獲益能力。而隨著迪士尼帝國日漸龐大,《星際大戰》系列在迪士尼的規劃下,除了傳統的電影、玩具、主題公園外,也開始有了電玩、動漫,最後推出真人電視劇《曼達洛人》。

迪士尼買下盧卡斯影業,要的就是星戰系列背後龐大的科幻神話架構,以此在不同媒介上,自觀眾身上持續獲利。雖然盧卡斯影業長期在美國電影以技術著稱,但都只拍電影,而一直沒有推出電視劇。

電視劇涉及製作時程與行銷、上架,較為繁瑣。若僅是拍攝製作然後出售,可能不是喬治盧卡斯想追求的目標。但迪士尼挾帶著龐大的影視帝國資源,自然會將星戰的創意價值極限化。收購之後,除電影正傳第七、八、九集外,於2014年到2018年推出四季3D影集《反抗軍起義》,獲得廣泛好評。

影集的時間長度,足以讓自己主導編劇的喬治・盧卡斯( George Lucas )能更細膩的講述星戰故事,並呈現其科幻世界觀。這部動畫影集也被星戰迷認為比正傳更能傳達星戰世界的迷人之處。視野不單只聚焦在天行者家族兩代恩怨,更描寫了諸多英雄與配角的血淚,更貼近人生。

但真人電視劇卻一直到迪士尼擁有自己的網路串流平台Disney+後,於2019年才正式推出影集《曼達洛人》,至今已播出兩季,第三季也即將推出。在CG盛行、科幻影視文本爆發的網路串流時代,電視劇的製作精緻度早已不輸電影,在此前提下,迪士尼在有了Disney+,確定可「百分百自己獲利」時,才比照星戰電影規格,推出《曼達洛人》,以免被電視平台分潤。這也是商業運作上的考量。

相較電影正傳第七、八、九集,那集中在天行者家族故事的三部電影,因為口碑與故事過於商業思考,不是配角淪為笑柄,就是懷舊然後灑狗血的故事,令許多觀眾為之吐槽。

非出自喬治・盧卡斯主導、由他人製作編劇的後三部曲,令星戰迷與非星戰迷都為之失望。但推出不久的兩季《曼達洛人》卻意外地好,監製Jon Favreau不但復刻了喬治・盧卡斯星戰系列的精神,而且在他的詮釋下,一個星戰正史外,由配角在共和國邊緣的銀河角落,寫下一頁星戰宇宙的神話。

159957255453
Photo Credit: Entertainment Weekly

擺脫電影大故事,用日常刻劃出敘事

《曼達洛人》最成功的地方,就是透過一場又一場的冒險,帶出兩位主角曼達洛人丁・賈林跟「尤達寶寶」格魯古,兩人之間難分難捨的的「父子情」。這條主線貫穿兩季16集的故事,讓觀眾看得如癡如醉。

這部影集最亮眼的地方,就是非常以電視劇那種家庭倫理劇的思考,集中在角色的人性化。喬治魯卡斯的星戰電影世界走的是太空史詩神話,搭配天行者家族的的各種衝突,以傳統英雄敘事作為切片,來切入他虛構的漫長星際史。所以故事軸除主角們的情感,常只論大型歷史事件,缺乏小人物感(他人經手的七、八、九集想補充這種感覺,但失敗)。

但Jon Favreau則是用平常影集講故事的方式,主角們不會出口就是歐美宮廷劇式的名言佳句,很多時間花費在不同角色瑣碎的日常生活小事,然後透過那些小事,以曼達洛人丁・賈林的視野,組合出星戰小人物的悲歡離合。這在步調與氣氛上扣合《反抗軍起義》的迷人之處,也成功吸引到許多非星戰迷的目光。

因為觀眾不需要了解星戰系列的龐大背景,無須腦補想像未知的細節,從影集中就可以獲得單純的觀影樂趣。最明顯的地方就是,《曼達洛人》作為星戰宇宙的一環,片中登場人物、種族、背景、環境、器物、細節,全都可考,都是曾出現在其他星戰文本的元素。

即便觀眾從未看過其他星戰文本,也可以直接無視所有科幻設定,直接感受人物故事的魅力。最迷人的地方是,如果把片中所有科幻與星戰元素拿掉,想像故事發生在20或21世紀的現實都市中,曼達洛人丁・賈林跟「尤達寶寶」格魯古就很像小池一夫、小島剛夕創作的《帶子狼》的模式,無論是拿武士刀或只是拿機關槍,一個又一個敵人進行冒險,然後踏上追尋人生的旅程。片中不同種族與物件,都可以可用現實事務替換,但感人的劇情完全沒改變。因為故事有肉有血。

《曼達洛人》的核心在於丁・賈林的性格。他是戰爭孤兒,被曼達洛人的極端教義派收養,成為曼達洛人,謹守教條文化。但他冷酷中帶著心軟,總是毫不算計,然後常常被騙。他是賞金獵人,卻在任務中被客人(帝國餘孽)想要的商品(格魯古)打動,勾起自己的童年,父愛大生,因此搶走格魯古,想送格魯古回家,因此跟帝國殘黨開啟了長達兩季的戰爭。

兩季的故事都在處理丁・賈林送格魯古回家過程的種種冒險。而劇中篇幅最長的細節,全都花在極其可愛的格魯古跟丁・賈林的的對手戲。格魯古惹事裝可愛的畫面就不知凡幾,丁・賈林卻像慈父一般容忍,旅程中,兩人逐漸生出難以分離的情感,也勾動觀眾的情緒,想要看到結果。

這個設定搭配劇中無所不在的星戰元素,無論新創或是懷舊的人物器物,都讓觀眾獲得絕佳的科幻影視體驗。反星戰套路的敘事模式,更讓每集的單元劇都顯得很有看頭。以第二季第二集為例,那集的故事超級簡單,這對丁・賈林為了從蛙女士的先生處問到其他曼德洛人的下落(好送格魯古回家),只好護送蛙女士去找先生。途中為了躲避共和國戰機,飛船失事,遇到大蜘蛛,然後在共和國駕駛的幫助下打死大蜘蛛,化解誤會,繼續踏上護送之路。

就劇情推動來說,這根本就只是飛船從A點到B點的過場,是星戰電影中一句對白或兩秒畫面就交代過的事,偏偏花了一集時間,去描述蛙女士的趣味感,以及丁・賈林拿格魯古沒辦法(他一直在偷吃蛙女士產下的蛋)的橋段。這跟大敘事毫無關係,就只是要表現人物性格與父子情,但過程就是好看。

這些無謂細節反而總能襯托出丁・賈林的性格,構成觀影趣味,所以總是好看。這在星戰電影中,都只是吉光片羽的一瞬,卻其實是《曼達洛人》的重心。這種細節的強化感,帶出了許多懷舊或新創的星戰元素,不懂得人看得有趣,星戰迷看得心醉。在星戰精神中,重新詮釋了星戰故事,非常高明。

而傳統的星戰電影高潮,在第二季的結尾也毫不馬虎。第二季最後,在帝國餘孽成功抓到格魯古後,丁・賈林帶著曼達洛人公主(她想從餘孽手中奪回曼達洛的權力象徵:黑色光劍)陷入暗黑帝國兵的包圍中,故事的最高潮是格魯古招喚的「最後」絕地武士終於登場,他以一柄光劍,刷刷刷地幹掉十幾隻暗黑風暴兵,然後前來接走格魯古。

如果觀眾知道那個絕地武士,就是星戰三部曲的主角路克天行者,會因此激動不已。如果不知道,也可以直接感受到為何兩季中的角色,無不把絕地武士當成神話的存在。路克天行者最後的登場,把丁・賈林與格魯古直接與星戰系列的主線「天行者與絕地」產生連結,也這「父子情」的敘事告一段落,畫下完美句點。

之後的第三季無論會怎麼開展,丁・賈林(可能會幫公主復國)與格魯古(找回絕地訓練的記憶)的故事都會走入下一階段。故事雖然看似完結,但Jon Favreau成功塑造的兩位主角已深得人心。觀眾會想看後續發展。以星戰IP來說,《曼達洛人》無疑是成功的影集。

至於第三季會怎麼走,看時程大概也即將播映,讓人甚是期待。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溫偉軒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