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源(深航公司老板)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李泽源

深航公司老板
展开5个同名词条
李泽源,深航公司老板。曾在军队生产经营部门工作,位至高管,亦曾因经济刑事问题先后获罪入狱三次。2005年深航拍卖交易的两名重要幕后人物之一。在2005年5月23日举行的深圳航空65%股权拍卖会上,深圳汇润携哈尔滨亿阳集团以27.2亿元的“天价”,击败同场竞标的对手、深圳航空第二大股东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航),夺得广发行持有的深航65%股权。深航由此变为私营控股企业。2013年4月,李泽源伙同原深航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事、监事会主席和财务总监5人被控挪用资金罪在市二中院受审,李泽源还涉嫌伪造公司印章罪。
2014年1月17号,李泽源被法院以挪用资金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因其在假释考验期内犯罪,法院将其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4年。 [1]
中文名
李泽源
国    籍
中国
民    族
籍    贯
辽宁兴城
性    别
原    名
李宜时

人物履历

播报
编辑
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55岁(2013年)的李泽源,曾任深航高级顾问,是深圳市汇润投资有限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
李泽源
成立于1992年11月的深航原是国企,2005年5月改制转让股份,由汇润公司和亿阳集团两家民营企业以27.2亿元的价格通过竞拍击败国航等大型国企,获得深航65%的控股权,深航由此成为国内最大的民营航空公司。 [2]
深圳航空公司最大的老板李泽源于2009年11月13日乘坐本公司的9595航班从南宁飞往深圳。奇怪的是,他没有购买机票,而是以“加机组”的方式登上飞机。
加机组”是民航业内术语,它指的是飞行员、空管员或签派员经过办理手续后,可以以机组成员的身份乘坐飞机,不用购买机票。
问题在于,作为年总收入达到64.48亿元的航空公司的老板,以“加机组”的方式乘机,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如果航班客满他连座位都没有!
一种原因是为了省钱,好像说不过去。另一种可能的原因是不愿在电脑系统中留下记录。
李泽源
只在关国亮的角色厘清之后,2005年5月那场创下国有产权拍卖最高金额纪录的深航出售案,才获得了完整的解读。
创下国有产权拍卖最高金额记录的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拍卖,句号画得并不圆满。
来自股权转让广东发展银行的最新消息称,拍卖夺标者深圳汇润投资有限公司至今尚有20%的股权款未能付清,总计5.44亿元。此时,距拍卖落槌已整整两年。

拍卖事件

播报
编辑

综述介绍

依据国有产权拍卖规定,汇润与亿阳须在2005年8月15日前支付80%的股权款,方能完成股权过户;在过户后45天,必须支付20%的余款。但付款并未如期进行。外界对于两家民营股东竞标资质和筹款能力的质疑,也贯穿深航拍卖事件始终。
如今,随着关国亮违规拆借新华人寿资金的内幕曝光,两年前那场深航股权交易的幕后关联也渐次浮现。
尽管收购资金来源非法,交易程序违规,股权款至今未清,新股东汇润入主深航已是既成事实。这家中国第六大航空公司已在今年初完成了增资——5亿元增资款同样来自关国亮的拆借。汇润背后形形色色的实际出资人,在耗费巨资获得深航控制权后,也正在谋求套现和退出。
这一曲折而生动的中国式资本故事已经上演两年,如今仍未落幕。

曲折入股

2005年深航拍卖交易的两名重要幕后人物,是李宜时和关国亮。“汇润拿下深航,靠的是李宜时的关系、关国亮的钱。”接近关国亮的知情人有此一说。
现年54岁的李宜时是辽宁兴城人,曾在军队生产经营部门工作,位至高管,亦曾因经济刑事问题先后获罪入狱三次。当2004年广发行意欲出售所持深航股权时,李宜时走向了前台,此时他身份证上的名字已改为李泽源。
虽然李宜时自恃有关系网,但并无身份和资本,须借助他人来收购深航的股权。2004年末,他推动北京民营企业当代集团出面竞购深航股权。此时,深航股权竞购者众多,包括外资美国国际集团(AIG)、新桥资本;国内金融巨头中信集团平安保险,更包括持股深航25%的第二大股东国航、持股10%的深圳市属企业全程物流
脱胎于军企的当代集团报价15.73亿元,竞购广发行旗下资产经营公司广控集团持有的深航65%股权。2005年1月,广控集团向广东省作汇报,准备接受当代集团报价。但在最后关头,国航和全程物流极力反对,主张老股东有优先购买权。各方僵持不下,广东省最终决定公开拍卖
就在5月23日拍卖前夕,当代集团突然退出竞标阵营,取而代之的是此前从未出现的汇润和亿阳。
汇润是专为竞拍而成立的项目公司,2005年3月才在深圳设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李宜时、赵丽、秦畹江、宋祖玉四名自然人股东发起,李宜时个人持股89%。亿阳是小有名气的哈尔滨民营企业,以通信产业起家,旗下拥有上市公司亿阳信通(上海交易所代码:600289)。老板邓伟是全国政协委员。
外界事后方知,当代集团在最后一刻退出竞标,主要是因为担心拍卖将导致一个无法承受的高价。而亿阳进入,一来是在于区区1000万元注册资本的汇润本身不具竞拍资质,二来则因为李宜时志在必得的承诺。
同样因为竞争对手国航的压力,李宜时在拍卖前不久,将所持汇润股份全部转给一个名叫赵祥的人。国航的理由,是指李宜时当时仍是保释在外(牛啊——天空注)的身份。现年67岁的赵祥同样来自东北,曾任辽宁葫芦岛市市长,退休后往来于辽宁和深圳之间,多有人脉,在深圳本地有着自己的生意。
最终,汇润和亿阳以27.2亿元的出价,打败了国航和深圳市的竞标联合体。

股权款来源

在赢得拍卖后,汇润甚至还未筹措到第一笔30%的股权款8.16亿元。李宜时等人为此四处奔走,“我和关国亮是他们找到的第五或第六个资金方。”西部信用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彪说。
西部担保与新华人寿素有渊源。2003年西部担保与隆鑫集团一道入股新华人寿,半年后,西部担保将所持股份转让“隆鑫系”的海南格林岛投资公司,后者最终为关国亮所控制。
刘文彪与隆鑫集团老板涂建华亦有渊源,当西部担保于2003年1月在西安注册成立时,涂建华曾任西部担保执行董事。
或许是凭借刘文彪的牵线搭桥,急需大笔资金支付首付款的李宜时等人与关国亮取得了联系,而后者手中此时正有大笔“闲钱”。
2005年的关国亮正在筹建新华控股——一家旨在最终绝对控股新华人寿的集团母公司。关氏决定把在新华人寿股东中最亲密的盟友拉入新华控股,并指令新华人寿资金运营部门,将数亿元资金打入隆鑫集团等公司账户,作为后者入股新华控股的资本金
于是,来自新华人寿的4.3亿元经由隆鑫分批打入汇润账户,另一笔3.86亿元新华资金则借由其他渠道辗转注入汇润。汇润由此向广控集团付清首笔股权款。
通过这笔高达8.16亿元的巨额拆借,关国亮在汇润获得了很大的话语权。当然汇润只是中介,关国亮的最终目标是深航——一家大名鼎鼎、拥有充沛现金流因而也富有资本运作空间的航空公司。
在达到这一目标前,汇润必须先在法律程序上完成深航股权的过户。依据拍卖程序,它必须在2005年8月15日前支付第二笔50%的股权款,高达13.6亿元。

担保和抵押

期限很快来到,但汇润的第二笔股权款一拖再拖。广控集团甚至为此向广东省打报告请示,倘若汇润无力支付股权款,这笔交易将如何善后?
汇润开始分批付款。至2005年9月30日,国庆长假前的最后一天,第二笔股权款10亿元的最后一笔最终打入广控账户,据闻这笔10亿元股权款来自其他渠道的高息拆借。尽管距离交易约定的13.6亿元仍有3.6亿元差距,但汇润已自感水到渠成。国庆长假刚过,汇润便提出股权过户要求。
国航再次力争,指出所付股权款仍未达到预定的80%数额,即总计21.76亿元,股权过户即属非法。但此时,早前与其保持一致立场的深航第三大股东全程物流已倒向汇润一边。汇润与全程物流合计持股深航达75%,股东投票权重高于三分之二。因而在2005年11月16日举行的深航股权拍卖后的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最终通过了股权过户的决定。
如何确保汇润继续支付高达9.04亿元的余款?
广控集团总经理邹小平在当天的股东大会上介绍,汇润已将所持深航20%股权抵押给广控,同时再由西部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此次股东会后,汇润和亿阳迅速完成股权过户,分别在深航持股55%和10%。半年后,亿阳又将股份悉数转让汇润。知情人表示,这再次证明亿阳加入深航股权拍卖实为过渡性安排。
伴随股权过户,新股东的代表大举进入深航董事会。汇润董事长赵祥出任董事长,汇润股东宋祖玉、汇润方的拍卖代理人徐海伟律师出任董事;作为资金牵线人和股权担保人的西部担保董事长刘文彪、作为资金拆借中介的隆鑫总裁肖强也都出任董事。虽然国航、全程物流仍在董事会中占据若干席位,但已明显势单力薄。
李宜时、关国亮二人不便进入深航董事会,但仍是深航的实际控制人之一。人们很快看到,李宜时以深航第一号人物的身份频频出现在各种公开场合。

控制权

见诸报端的李宜时(李泽源)的首次公开活动,是在2005年10月21日。李宜时和时任深航总经理的刘剑平会晤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李宜时以“李泽源”之名出现,被冠以“深圳航空公司高层领导”的头衔,排名在刘剑平之前。
即使在前葫芦岛市市长赵祥正式出任深航董事长后,深航的一系列对外活动仍显示出李宜时在事实上的第一号人物的地位。2006年1月,河南省领导会见李宜时、赵祥等人,《河南日报》在报道中,将头衔为“深圳航空公司高级顾问”的李宜时(李泽源)排名于董事长赵祥之前。
深居幕后的关国亮则利用深航实现自己的诸多利益。就在汇润方代表全面进入深航董事会后不久,关氏便以深航的资产作为他向东方集团董事长张宏伟清偿12.8亿元个人债务的担保。
在深航董事会中,国航与汇润剑拔弩张的态势从未休止。2006年年中,汇润向国航提出,双方按相同价格增资扩股深航。但国航认为自己身为多年的老股东,理应在增资扩股的成本上得到一定补偿。同时,作为小股东的国航长期被排除在深航经营决策权之外,对深航的资产状况所知不多,也成为其不愿冒然增资的原因。
于是,汇润决定先单方面增资。2006年年末,汇润增资深航5亿元,在扩大后总计8亿元的股本中,汇润持股骤升至86.875%。国航、全程物流的股份被摊薄至9.375%和3.75%。这次增资资金由关国亮拆借,来源是其出售其在北京的华平大厦所得5亿元定金
在股权上被排挤到边缘的国航,最终决定参与增资。双方在2007年1月签署正式协议,汇润将所持15.625%的股份转让国航,后者持股恢复至25%的传统水平。全程物流则接受了股权被摊薄的事实。
有消息称,在关国亮被调查后,经由隆鑫集团等转至汇润的8.16亿元新华保险资金已被部分追回;但关国亮通过处置华平大厦所得对深航的5亿元增资,目前仍无下落。在新华人寿“倒关”阵营的股东看来,关国亮在拖欠新华人寿巨资而被保监会追讨的情况下,仍能向汇润作巨额拆借用于增资深航,正是其有能力还钱而拒不还钱的表现。
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在2006年新华人寿股东内部矛盾激化、“关阵营”势力日趋削弱时,关国亮还在利用他对汇润的影响力,安排由深航出资收购新华人寿的股份。

负债和投资

李泽源
深圳航空一份内部报表显示,2006年,公司曾计划安排约6.46亿元用于收购某项“酒店资产”。有知情人透露,所谓收购“酒店资产”实为收购新华人寿的股权,这部分股权正是“东方系”两家公司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方集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合共持有的新华人寿13.04%的股份。
以新华人寿总计12亿股股份计,13.04%的股权约合1.565亿股。深航拟以6.46亿元收购,每股作价约4.13元。在知情人看来,关国亮安排由深航出面收购“东方系”持股,或有增强自身在新华人寿控制权的考虑。而“东方系”老板张宏伟愿意向关出售所持新华人寿股份,也或有退出套现之想。但该交易最终未能达成。部分原因是因为保监会如今已决定动用保险保障基金,以每股5.99元的价格,收购东方集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5.02%的新华人寿股份。
深航2006年年报显示,深航集团(主要为深圳航空公司,兼含少量辅业类资产)总资产为141.59亿元,较新股东汇润进入前的2004年增加97.45亿元,增幅达221%;集团总负债为125.11亿元,比2004年增长88.16亿元,增幅达238.6%。新增资产几乎全部来自银行贷款,这既显示出新股东入主后深航获得高速发展,也反映出支撑高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银行贷款。
虽然前述交易没有完成,向来处于高负债率状态的深航,决定斥资6.46亿元用于对外股权收购,其实质不过是以大额银行贷款去作长期股权投资,且是项投资目标为金融类资产,与深航的主业并无关联。而深航历来亦无投资金融机构先例,巨额投资显然存在风险,这一风险也将最终波及作为主要资金供给方的银行。
上述收购计划表明,以幕后资金拆借人身份参与深航股权交易及后续增资的关国亮,其影响力已足以左右深航的发展方向。而在关国亮面临“清算”的今天,其对汇润的巨额拆借如何善后,当是各方关注焦点。

被控受审

播报
编辑
李泽源(左一)等被告人在法庭上受审。
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泽源单独或伙同5位高管先后挪用该公司20.3亿元资金用于其个人控制的另一家公司偿还债务,导致深航高达7.5亿元资金未被归还。2013年4月9日,李泽源伙同原深航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事、监事会主席和财务总监5人被控挪用资金罪在市二中院受审,李泽源还涉嫌伪造公司印章罪。 [2]
1979年,22岁的李泽源因犯销赃罪被判2年徒刑。1982年他又因投机倒把被劳教审查。1988年因犯诈骗罪李泽源被判刑3年。1994年,李泽源又因犯伪造证件罪、诈骗罪、走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2003年1月被裁定假释。2009年11月,李泽源再因挪用资金罪被捕。
2005年3月,李泽源成立了深圳市汇润投资有限公司并在该公司持股89%。同年4月,李泽源指使赵祥担任汇润公司法定代表人,并代李泽源持股,李泽源仍为汇润公司实际控制人。
2005年5月,汇润公司通过合作、联合竞拍等方式从重庆隆鑫控股有限公司亿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处融资人民币20亿余元,并以竞拍方式在股权拍卖会上击败国航,实际取得广东省广控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深航65%的股权,李泽源担任深航高级顾问并成为实际控制人。
为向广控集团支付深航股权转让款及归还因收购深航股权产生的巨额债务等,李泽源等人实施了挪用资金的犯罪事实。2005年12月,李泽源、赵祥、徐海伟经预谋,挪用深航收购大成饭店项目的资金6亿元;2006年4月,3人又挪用深航投资重庆“骏逸第一江岸”房地产项目资金3亿元;2006年6月至7月,李泽源等人挪用深航预付租赁飞机的资金10.2亿元。
这些款项被用于李泽源个人控制的汇润公司等偿还债务。事后,汇润公司归还深航11.7亿元。此外,2006年9月到2007年7月,李泽源还挪用深航收购广州空港酒店项目的资金共计1.1亿元,也用于汇润公司偿还债务。
2014年1月17号,法院认为,李泽源等6名被告人的行为均构成挪用资金罪。法院一审以挪用资金罪判处李泽源有期徒刑10年,与前罪尚未执行的有期徒刑5年7个月零6天,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4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