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影子醫館兒涉冒父行醫 - 東方日報

    探射燈:影子醫館兒涉冒父行醫

    現時全港的中醫及跌打醫師均受《中醫藥條例》監管,須向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不過本報卻發現大埔兩間以同一名跌打醫師命名的跌打醫館,竟一牌兩用,持牌跌打醫師只坐鎮其中一間醫館,影子醫館則由其「無牌」兒子應診,其子更以持牌父親之名為病人開「病假紙」。事件中「無牌」兒子非法行醫,而病人以其發出的「病假紙」告假,亦隨時會惹上官非。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指會跟進有關個案。

    ■圖/文:探射燈小組

    大埔安慈路一間以譚姓表列中醫姓名命名的跌打醫館內,一名年約五十歲的跌打醫師正忙於替病人治療。本報記者日前以腳患病人身份到該醫館求診,跌打醫師問明記者的病情後,即以手掌拍打患處,之後再敷上藥包。其後記者要求領取「病假紙」,醫師隨即在「病假紙」上寫上「需要休息一天」,並蓋上刻有醫館名稱和中醫編號的印章。據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資料顯示,該名跌打醫師屬表列中醫,可合法行醫及發出「病假紙」。

    但記者追查下,發現該名跌打醫師在同區的安埔路亦開設了一間以其姓名命名的跌打醫館。不過,記者兩次到該間醫館求診,發現在店內睇症的,並非醫師本人,而是一名只三十多歲的男子。一名在館內看舖的女子自稱是安慈路原舖醫師的媳婦,而現時於店內行醫的男子,則是其夫,即持牌跌打醫師的兒子,並強調其夫曾跟隨醫師父親習醫。記者查核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網頁的註冊中醫或表列中醫名單,並沒有持牌醫師兒子的資料。

    學歷不高 難考註冊中醫

    而在「影子醫館」內,記者發現內裏並沒有張貼任何註冊中醫或表列中醫的證書,只發現一張由一個中藥總會發出的證書,而該店的商業登記名稱則是「×××授男×××跌打醫館」,與在館外張掛,以其父名稱命名的跌打醫館招牌有明顯出入。記者求診期間,「無牌」醫師起初只肯開出診金收據,作為記者向保險公司申領醫藥費之用。隨後記者要求對方發出「病假紙」,「無牌」醫師思索一會後,便在病假紙寫上「建議休息一天」。而該病假紙上的印章,除了地址與其父的醫館不同外,不論是醫館名稱和中醫編號都與原舖一樣。當記者第二次光顧「影子醫館」時,「無牌」醫師輕易向記者發出收據及「病假紙」,相對之前指記者「多嘢問」,態度明顯放鬆。

    就有人在「影子醫館」無牌冒名行醫一事,記者向原舖的持牌跌打醫師求證,他起初否認其子在名下另一間醫館為病人診症,指兒子只是在該店負責打點和當其助手,直認其子非表列或註冊中醫,惟「捽吓捽吓多少都有做」,直至最後他才坦承兒子學歷不高,難以考牌做註冊中醫,所以只好用此方法維持生計,「我哋都無害人,又唔係唔正經,都要畀條生路我哋行吓嘛。」

    違反《中醫藥條例》可判監

    法律界人士梁永鏗指出,事件中的兒子冒認父親的執業資格行醫,違反了《中醫藥條例》,可能會被判監禁,若行醫引致他人受傷,最高的刑罰是監禁七年。至於他以父親的名義提供「病假紙」予病人,則可能觸犯偽造文件罪,最高可判入獄十四年;若父親對事件知情,亦會觸犯串謀偽造文件的罪名。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發言人指,該名在「影子醫館」的醫師沒有列載於《中醫藥條例》備存的中醫名單內,會方會跟進有關事件。市民懷疑有非法行醫情況,可轉介警方跟進。而根據《中醫藥條例》,自稱執業中醫或虛假採用任何名稱行醫,即屬犯罪,最高罰款十萬元及監禁三年。

    《on.cc東方互動》推出全新購物網站《生活購物》,大量賀年及婚禮用品3折起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