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rlet_Innocence_1.jpg 電影新人類

從《人間中毒》說起──談韓國情色電影與婚外戀情節(二)

二、外遇與婚外戀外遇跟婚外戀是常出現的橋段,古今中外電影俯拾皆是,但本文討論到的電影都是「以一段外遇關係為主軸」的電影,而不單單是「有外遇情節」的電影。另人意外的是,韓國作為一個在婚姻觀念下極為男尊女卑的地方,同類電影中對於婚外戀的描寫反而相對地開放。這裡說的開放並不是指尺度的大膽,而是在大部份影片裡,導演對出軌行為所表現出的同情,以及將整段感情昇華和浪漫化的手法。外遇的男女主角必須都是真心相愛,即使開始時只是出於肉體關係的慾望,都終會墮入愛河(如《情欲誘惑》裡的沈學圭)。這樣的設置直接影響觀眾對影片整體的感受。若只是貪圖一時快感,就是俗稱的「奸夫淫婦」;假設二人都是在原有的關係中不快樂,則二人的外遇是相濡以沫,值得同情的。他們一方面要面對事情曝光的壓力,一方面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內疚,同時又如中了毒般無法抽身,可以說,所有的外遇電影都是由這樣一種陷於絕望的矛盾狀態貫穿全片的。文藝篇︰開放式結局──《外出》與《婚外初夜》上文提到外遇的兩方通常在原有的關係中得不到快樂,較極端的例子有《外出》的舒英(孫藝珍飾)和仁書(裴勇俊飾),他們的相識始於二人各自的另一半偷情時於交通意外受傷。舒英醉後對仁書開玩笑說「我們交往吧?這樣一定氣死他們」──雖是醉話,但不能排除這正是她內心所想;可以說二人有故意犯錯的意識。許秦豪素來擅於處理這種細膩的關係,觀眾對主角有代入感,不會作出批判。其實以故事情節來看這段感情沒有特別感人之處,也沒有發生令二人擦出火花的事件,所以二人決定分開時也是十分平淡的,但正是這份平淡令旁觀者有一種心裡忽然被抽空似的唏噓感。結尾「四月雪」的設計某程度上應驗了二人這段短暫的感情,有點南軻一夢的意味。《婚外初夜》中素賢(李美淑飾)設置跟舒英接近,都是深閨婦人,但心理衝突再多一層──因外遇對象是妹妹的未婚夫宇因。《外出》全片一貫平淡甚至有點拖沓(一如二人關係的狀態),《婚外初夜》看似平淡其實充滿著暗湧──外遇、姊弟戀、素賢丈夫得知妻子出軌後想報復。後段素賢的丈夫跟宇因的未婚妻發現二人關係後,並沒有呼天搶地的吵鬧;素賢跟宇因沒有嘗試去挽留自己的另一半,但亦沒有繼續一起,反而各自到國外去了。這樣處理結局很聰明,看似所有事情都不了了之,其實是給了每個角色一個出路。素賢的妹妹其實未透徹了解宇因,宇因也不見得有多愛她,二人即使結婚也不一定能維持;素賢跟丈夫的關係早已有危機,宇因的出現正好迫使二人正視問題。與上述兩部電影的開放式結局相比,《人間中毒》則是愛到死去活來的例子,直至其中一方死去的肯定結局,影片才得以告終。導演金大宇曾執導《方子傳》,亦是《婚外初夜》、《挑情寶鑑》的編劇,對《人間中毒》中性愛場面的處理算是不過不失,於二人的感情深化上起了一定的推進作用。佳欣的角色並不討好,影片中沒有反映出她對鎮平的愛,令人懷疑究竟她愛的是鎮平,抑或可以只是第一個出現在她身邊的男人?如她所說「我沒有其他比較的對象,你是我的唯一,我的宇宙」──乍聽之下是很動人的告白,但想深一層,那如果有比較的對象呢?愛的話不是根本不存在「比較」嗎?佳欣跟《婚外初夜》的素賢都是籠中鳥,素賢說自己「一直在走同樣的路,見同樣的人,似乎年紀越老就越不想嘗試新事物」,其實她並非不想試,只是因沒有遇見對的人(後來她對父親表示這是自己第一次愛上一個人);最後雖然她跟宇因二人的感情沒有結果,但她還是忠於自己,離開已沒有感情的家庭,也因此素賢並不會成為觀眾討厭的角色;反觀佳欣口裡剛說愛鎮平,卻連「拋下一切」(指的其實只是不愛她並且她不愛的丈夫)跟鎮平去越南也做不到,得知鎮平的死訊卻又哭得死去活來,不但不動人,且令人摸不著頭腦,完全是一個自我矛盾的角色,而這種矛盾不但不能讓人產生同情心,反而在鎮平的不顧一切的對比之下顯得令人煩厭。如果說佳欣有這樣的性格是她年幼的陰影使然,那鎮平在越戰中殺人的陰影同樣對他作出深遠的影響。歸根究底,在愛的面前人人平等,佳欣還是顯得太懦弱自私。鎮平自殺後緊接軍官太太們討論此事的場景,這時導演借她們的口提出了一個頗有挑釁意味的問題︰如果有個那樣(為愛而死)的男人,你會不會跟他走?其他太太們面面相覷,畫面淡出。有曰「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鎮平的自殺完全演繹了的箇中含意。又,情愛中毒跟身在戰爭亂世中,同樣是身不由己的。危險關係篇︰兩敗俱傷式結局──《赤色誘惑》與《情欲誘惑》《赤色誘惑》從一起兇殺案展開,揭露一重又一重背叛與外遇的故事──刑警(韓石圭飾)背叛了妻子秀妍(嚴智媛飾),和嘉希(李恩宙飾)是情人關係,這一切卻是緣於嘉希先背叛了秀妍,秀妍為了把嘉希留在身邊才嫁給刑警︰這三角關係從一開始已是個死局,除非有一方退出,否則是不可能有好結果的。三人都是輸家,輸得最徹底的是陪上性命的嘉希,自私的人則苟活下來。《情欲誘惑》改編自韓國名著《沈清傳》,取用《Madame BbangDeok(龐德夫人)》這片名一方面令影片添上一層文學氣息,另一方面未知是否向八十年代開啟「深夜劇場時代」的《愛麻夫人》(1982,鄭仁燁導)致敬。「德」是女主角德兒的名字,原著中的女主人公沈清在本片中只是男主人公沈學圭的女兒青兒,角色比重大幅刪減。因此聲稱本片是改編《沈清傳》可說只是宣傳手法,二者關係不大。無論如何,以文學來包裝一個女性復仇的故事,影片在這方面無疑是成功的。德兒初遇男主角沈學圭時是情竇初開的少女,愛上了因為桃色事件被降職到市郊的教授沈學圭,終致引火自焚。雖然在二人的關係中,德兒在某程度上作為了主動的角色,但一個居於市郊,與母親相依為命的女孩子,愛上風度翩翩的教授,實不為過。在影片的大部份篇幅裡,看似都是德兒一廂情願,但後來她的瘋狂感染了沈學圭,可惜的是電影沒有交代過沈學圭風流成性的原因,是他性格本來如此抑或有其他原因,令最後他接受德兒的愛略顯突兀。將此解釋為患難見真情也不妥,因此他的盲是正是德兒造成的。但偏偏捐給他眼角膜的也是德兒,沈學圭在盲了之後終於寫出了優秀的文學作品,德兒則花了八年時間再加上視力終換來了沈學圭的一句「我愛你」;二人正應驗了愛到兩敗俱傷卻又得到圓滿結局的矛盾關係。尤其尾段,坐在迴旋木馬上的德兒聽到沈學圭叫喚,隔著熊熊烈火看著沈的德兒,一方面德兒對沈的愛仍然跟八年前那個單純的女學生一樣,但同時八年來的仇恨與母親的死亡仍未令她釋懷。影片直至中段仍見流暢,然而到沈清長大復仇的段落卻忽然打亂了節奏,沈學圭跟德兒頓時淪為了任由這個小女孩擺佈的二人。假如影片不受制於《沈清傳》,而是另一個獨立的故事,或許會拍得更好也未可知。無論如何,影片多方面都反映導演力有不逮未能駕馭多線敘事同時維持懸疑、復仇與愛情三方面的平衡,以致影片偶有佳句而難成佳章,實為可惜。參看:從《人間中毒》說起──談韓國情色電影與婚外戀情節(一) 續:從《人間中毒》說起──談韓國情色電影與婚外戀情節(三)

鄭曉嵐


二、外遇與婚外戀

外遇跟婚外戀是常出現的橋段,古今中外電影俯拾皆是,但本文討論到的電影都是「以一段外遇關係為主軸」的電影,而不單單是「有外遇情節」的電影。另人意外的是,韓國作為一個在婚姻觀念下極為男尊女卑的地方,同類電影中對於婚外戀的描寫反而相對地開放。這裡說的開放並不是指尺度的大膽,而是在大部份影片裡,導演對出軌行為所表現出的同情,以及將整段感情昇華和浪漫化的手法。

外遇的男女主角必須都是真心相愛,即使開始時只是出於肉體關係的慾望,都終會墮入愛河(如《情欲誘惑》裡的沈學圭)。這樣的設置直接影響觀眾對影片整體的感受。若只是貪圖一時快感,就是俗稱的「奸夫淫婦」;假設二人都是在原有的關係中不快樂,則二人的外遇是相濡以沫,值得同情的。他們一方面要面對事情曝光的壓力,一方面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內疚,同時又如中了毒般無法抽身,可以說,所有的外遇電影都是由這樣一種陷於絕望的矛盾狀態貫穿全片的。

婚外初夜

文藝篇︰開放式結局──《外出》與《婚外初夜》

上文提到外遇的兩方通常在原有的關係中得不到快樂,較極端的例子有《外出》的舒英(孫藝珍飾)和仁書(裴勇俊飾),他們的相識始於二人各自的另一半偷情時於交通意外受傷。舒英醉後對仁書開玩笑說「我們交往吧?這樣一定氣死他們」──雖是醉話,但不能排除這正是她內心所想;可以說二人有故意犯錯的意識。許秦豪素來擅於處理這種細膩的關係,觀眾對主角有代入感,不會作出批判。其實以故事情節來看這段感情沒有特別感人之處,也沒有發生令二人擦出火花的事件,所以二人決定分開時也是十分平淡的,但正是這份平淡令旁觀者有一種心裡忽然被抽空似的唏噓感。結尾「四月雪」的設計某程度上應驗了二人這段短暫的感情,有點南軻一夢的意味。

《婚外初夜》中素賢(李美淑飾)設置跟舒英接近,都是深閨婦人,但心理衝突再多一層──因外遇對象是妹妹的未婚夫宇因。《外出》全片一貫平淡甚至有點拖沓(一如二人關係的狀態),《婚外初夜》看似平淡其實充滿著暗湧──外遇、姊弟戀、素賢丈夫得知妻子出軌後想報復。後段素賢的丈夫跟宇因的未婚妻發現二人關係後,並沒有呼天搶地的吵鬧;素賢跟宇因沒有嘗試去挽留自己的另一半,但亦沒有繼續一起,反而各自到國外去了。這樣處理結局很聰明,看似所有事情都不了了之,其實是給了每個角色一個出路。素賢的妹妹其實未透徹了解宇因,宇因也不見得有多愛她,二人即使結婚也不一定能維持;素賢跟丈夫的關係早已有危機,宇因的出現正好迫使二人正視問題。

與上述兩部電影的開放式結局相比,《人間中毒》則是愛到死去活來的例子,直至其中一方死去的肯定結局,影片才得以告終。導演金大宇曾執導《方子傳》,亦是《婚外初夜》、《挑情寶鑑》的編劇,對《人間中毒》中性愛場面的處理算是不過不失,於二人的感情深化上起了一定的推進作用。

佳欣的角色並不討好,影片中沒有反映出她對鎮平的愛,令人懷疑究竟她愛的是鎮平,抑或可以只是第一個出現在她身邊的男人?如她所說「我沒有其他比較的對象,你是我的唯一,我的宇宙」──乍聽之下是很動人的告白,但想深一層,那如果有比較的對象呢?愛的話不是根本不存在「比較」嗎?佳欣跟《婚外初夜》的素賢都是籠中鳥,素賢說自己「一直在走同樣的路,見同樣的人,似乎年紀越老就越不想嘗試新事物」,其實她並非不想試,只是因沒有遇見對的人(後來她對父親表示這是自己第一次愛上一個人);最後雖然她跟宇因二人的感情沒有結果,但她還是忠於自己,離開已沒有感情的家庭,也因此素賢並不會成為觀眾討厭的角色;反觀佳欣口裡剛說愛鎮平,卻連「拋下一切」(指的其實只是不愛她並且她不愛的丈夫)跟鎮平去越南也做不到,得知鎮平的死訊卻又哭得死去活來,不但不動人,且令人摸不著頭腦,完全是一個自我矛盾的角色,而這種矛盾不但不能讓人產生同情心,反而在鎮平的不顧一切的對比之下顯得令人煩厭。如果說佳欣有這樣的性格是她年幼的陰影使然,那鎮平在越戰中殺人的陰影同樣對他作出深遠的影響。歸根究底,在愛的面前人人平等,佳欣還是顯得太懦弱自私。

鎮平自殺後緊接軍官太太們討論此事的場景,這時導演借她們的口提出了一個頗有挑釁意味的問題︰如果有個那樣(為愛而死)的男人,你會不會跟他走?其他太太們面面相覷,畫面淡出。有曰「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鎮平的自殺完全演繹了的箇中含意。又,情愛中毒跟身在戰爭亂世中,同樣是身不由己的。

情欲誘惑

危險關係篇︰兩敗俱傷式結局──《赤色誘惑》與《情欲誘惑》

《赤色誘惑》從一起兇殺案展開,揭露一重又一重背叛與外遇的故事──刑警(韓石圭飾)背叛了妻子秀妍(嚴智媛飾),和嘉希(李恩宙飾)是情人關係,這一切卻是緣於嘉希先背叛了秀妍,秀妍為了把嘉希留在身邊才嫁給刑警︰這三角關係從一開始已是個死局,除非有一方退出,否則是不可能有好結果的。三人都是輸家,輸得最徹底的是陪上性命的嘉希,自私的人則苟活下來。

《情欲誘惑》改編自韓國名著《沈清傳》,取用《Madame BbangDeok(龐德夫人)》這片名一方面令影片添上一層文學氣息,另一方面未知是否向八十年代開啟「深夜劇場時代」的《愛麻夫人》(1982,鄭仁燁導)致敬。「德」是女主角德兒的名字,原著中的女主人公沈清在本片中只是男主人公沈學圭的女兒青兒,角色比重大幅刪減。因此聲稱本片是改編《沈清傳》可說只是宣傳手法,二者關係不大。無論如何,以文學來包裝一個女性復仇的故事,影片在這方面無疑是成功的。

德兒初遇男主角沈學圭時是情竇初開的少女,愛上了因為桃色事件被降職到市郊的教授沈學圭,終致引火自焚。雖然在二人的關係中,德兒在某程度上作為了主動的角色,但一個居於市郊,與母親相依為命的女孩子,愛上風度翩翩的教授,實不為過。在影片的大部份篇幅裡,看似都是德兒一廂情願,但後來她的瘋狂感染了沈學圭,可惜的是電影沒有交代過沈學圭風流成性的原因,是他性格本來如此抑或有其他原因,令最後他接受德兒的愛略顯突兀。將此解釋為患難見真情也不妥,因此他的盲是正是德兒造成的。但偏偏捐給他眼角膜的也是德兒,沈學圭在盲了之後終於寫出了優秀的文學作品,德兒則花了八年時間再加上視力終換來了沈學圭的一句「我愛你」;二人正應驗了愛到兩敗俱傷卻又得到圓滿結局的矛盾關係。尤其尾段,坐在迴旋木馬上的德兒聽到沈學圭叫喚,隔著熊熊烈火看著沈的德兒,一方面德兒對沈的愛仍然跟八年前那個單純的女學生一樣,但同時八年來的仇恨與母親的死亡仍未令她釋懷。

影片直至中段仍見流暢,然而到沈清長大復仇的段落卻忽然打亂了節奏,沈學圭跟德兒頓時淪為了任由這個小女孩擺佈的二人。假如影片不受制於《沈清傳》,而是另一個獨立的故事,或許會拍得更好也未可知。無論如何,影片多方面都反映導演力有不逮未能駕馭多線敘事同時維持懸疑、復仇與愛情三方面的平衡,以致影片偶有佳句而難成佳章,實為可惜。


參看:
從《人間中毒》說起──談韓國情色電影與婚外戀情節(一)

續:
從《人間中毒》說起──談韓國情色電影與婚外戀情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