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杀17》:17岁的黑暗面了解一下?_百科TA说
《爱杀17》:17岁的黑暗面了解一下?
原创
阅读 31778赞 141
在纯洁环境中长大的一代人,拥有着“中老年”般的成熟心态,却时时刻刻面临着家庭关系、性格特征、职场人设等等一系列的重构需求。这还不如在少年时期就将认知融合为多彩的颜色。但可惜,非黑即白的明了认知,无论何时都令人向往。

你看到的好人都不是好人,所有的坏人都有变坏的理由。

不是讨厌丑陋讨厌变坏,是讨厌已经丑陋了,变坏了,还要强行装美粉饰太平。

既当婊子又立牌坊什么的最恶心了。

——爱杀17                                                             

最近被安利了一部老剧,主打校园惊悚的暗黑系短剧《爱杀17》。当时因为画风和情节,大陆没有引进完整版,知名度远远不及同时代的台剧。

2006年还是张韶涵踏上荣耀征途的时代,她在剧中饰演徐家的双胞胎姐姐、妹妹、以及扮演姐姐的妹妹。如果你不熟悉这部剧,那一定熟悉它的片头和片尾:《口袋天空》和《隐形的翅膀》。

直面青少年黑暗面的剧情,很有意思。

它在高中的校园背景下,以倒叙的方式,呈现了多对貌合神离的情感关系,有双胞胎姐妹、有夫妻、也有少年情侣。

妹妹的角色,开篇不多久就挂掉了,于是整部剧变为了姐姐查案的流水记录,只是这个过程中,姐姐发现和执行了很多事情:

  • 不经意间勾搭了妹妹追求者的亲哥哥,而妹妹的追求者也陈尸在妹妹去世的地方。
  • 推测出搞援交的妹妹扮成自己的样子游走于很多男人之间,又嗑药又滥交,并设计学校老师对自己性骚扰。
  • 目睹了敬爱的亲爹搂着男友的亲妈在沙发上kiss到快要脱光、发现了亲妈知道亲爹出轨十几年,却依旧装成是恩爱夫妻。 
  • 知道了17岁的男友原本是自己妹妹的男人,在妹妹死后还为自己杀了其他人。
  • 看到了男友B面的狰狞面目和妹妹B面的恶魔本真。

丝丝缕缕拼凑出的事件本身,像是活人伤口撕开的肌体组织,揭皮带血,层层腐烂。然而,或许因为大陆很少有直面青少年的黑暗作品,或者是因为伟光正的义务教育从来没给过任何人心中恶魔的发泄途径,我竟然看出了阵阵的“爽”感。

就像是当了多年封建教条下只会礼貌微笑的闺中小姐,突然被允许可以穿着吊带上街吊打流氓大骂脏话一样的酣畅淋漓。

因为畸形的家庭关系和经历,导致妹妹延伸出了两面性格,A面向阳,B面无光,且在环境的影响下,自己进化得越发两极化,向阳的更亮,无光的更黑。

同是因为畸形的家庭关系和经历,姐姐的男友、妹妹的地下男友、剧中男二也出现了两面性格。A面朝向姐姐,B面朝向妹妹,但在环境的影响下,这两面性格进化得非常受控,男二AB面切换随意。

B面的妹妹恨姐姐、B面的男二恨徐家,在共同的梦想下,他们相遇相爱、相知相交,还顺便相互技术入股,像是创业合伙一般,秘密搞了一个网上论坛:黑暗之心,目标用户都是学校学生。他们管理权共有,并设有各自的控股账号,经过一年的努力,秘密吸收了很多员工,因为企业文化就是激进的情感状态,热点内容又是学校的时事八卦,这个网站的线上运营做的非常不错。

某种意义上,这样一种行为圆了我的两个梦,一是彻彻底底的隐私瞒天过海,二是立与上帝视角,默默操纵着学校、老师、学生的行为气氛。这种“很多事情由我操纵由我主宰,但仍然是大众眼中纯洁文静阳光的少男少女”的爽感,之于17岁青少年,怕是除了成年AV,做不出其他的类比了。

同时B面的男二和妹妹还非常注重公司的O2O体验,也在线下搞了一系列的活动,例如考试搞破坏,老师喝水中毒等,还积极联系各类型线下场所发展援交妹。两位创始人身先士卒,B面妹妹搞搞援交,B面男二混混夜场。

看着已经建立起了自运营模式的网站,会员群体也在慢慢壮大,来自外部的干扰也蹭蹭蹭增长,例如双胞胎母亲、表里不一的男老师、A面妹妹的追求者等等。但是这场青春年少的合伙创业中,创始人B面妹妹一直没有忘记初心——搞死徐家,弄死姐姐。聪慧的她便逐步妙地化压力为动力,利用各种外部干扰达成事业KPI。

只可惜祸起萧墙,男二的反叛行为,让二人的网站、和情感风雨中飘摇。妹妹也因此丧命。其后的几方的争执中,结局几乎是团灭。

台湾的校园剧总是习惯带有偶像风格,十几岁剧情映射二十几岁的生活经历,在这个刚刚高考中考结束的季节,特别适合拿来思考青少年的人生。

初高中1字打头的2位数年龄,是成长过程中最为敏感的时候,又矫情又多虑,日记本每一页都能写成偶像剧真实不狗血的剧本,强大的可塑性也会从不同角度佐证“小孩恶魔”论,那种:头顶转着的电风扇突然掉落,将人的脑袋削成血肉模糊的片状的场面想象,或者肉体交易能以小时计费的巨大资本收益诱惑、再比如所有人都会按照我设想的结局走向死亡堕落的大局操控设想,甚至于手刃“仇人”享受对方痛苦挣扎表情和插刀拔刀的快感欲望等等,非黑即白的认知观点下,一不小心就会整个走偏。

这所有走偏的路,只需要成长环境开一个门。

但是这所有走偏的路,要找回来,也只是需要一个牵引。

折腾过90后的青春期,80后基本都当爹当妈,拿90作为案例给00、10后做人生警醒提醒撩妹之类的场景等等,令成熟一词,成为一种色彩的融合,镶嵌在“普遍认知为单纯”的青少年心上。反而是在“纯洁环境”中长大的一代人,拥有着“中老年”心态的成熟,却时时刻刻面临着家庭关系、性格特征、职场人设等等一系列的重构需求。

这-还不如在少年时期就将认知融合为多彩的颜色。

可是非黑即白的明了认知啊,无论何时都那么令人向往。

141
  • 原创|发布:2018-06-27 16:50:31    更新:2018-06-27 16:50:31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tashuo@baidu.com。
+ 1已赞

扫码下载百科APP

领取50财富值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