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村(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期纳镇清水村)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清水村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期纳镇清水村
展开68个同名词条
清水村又名清邑、清水、清水驿、清邑街,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程海湖南岸金沙江狭长的干热河谷平地,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背山面水,是一个环境优美、历史积淀深厚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1-2]
清水村昔日是南方丝绸之路川滇藏线的必经要塞,为“改土归流”永胜县唯一一个驿站,是经屯田戊边演变的边屯文明古镇,素有“丽江第一村”、“中国幸存的古老边屯山村”等美名。 [1-2]
其历史悠久,文化浓郁,古迹众多,整体格局风貌完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清水明清古建筑群,反映了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的风貌,是丽江优秀的建筑文化遗产,有“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之美誉。清水古镇的闻名在明清时的“清水四进士”,这在整个地区绝无仅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很少见。因此,人们也把清水称之为“文风之地”、“科甲之乡”。 [1-2]
中文名
清水村
地理位置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期纳镇
面    积
1.32 km²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18.00℃,年降水量600.00毫米
人口数量
4350人
著名景点
清水古镇

村情概述

播报
编辑
清水村委会是永胜县期纳镇的一个行政村,地处期纳镇最北端,东部是永胜县东山乡,南面邻期纳街西村委会,北面是永胜县程海镇宋官村,距镇政府所在地11公里,到乡镇道路为二级柏油路,交通方便,距永胜县城54公里。辖大路村、街北村、街南村等1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050户,共4134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4057人,劳动力2098人。
清水村委会海拔1435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667.00 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大蒜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508亩,其中水田1045亩,旱地463亩,人均耕地0.36亩,共有经济林果地67亩,全村农民收入以第三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为主,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00元。
清水村,属于坝区。距离村委会0.00公里,距离镇10.00公里, 国土面积1.32平方公里,海拔1410.00米,年平均气温18.00℃,年降水量600.00毫米,适宜种植等农作物。有耕地1508.00亩,其中人均耕地0.00亩;有林地67.00亩。
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120户,有乡村人口4350人,其中农业人口4015人,劳动力279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05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86.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0.00元。 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508.00亩(其中:田1045.00亩,地463.00亩),人均耕地0.00亩,主要种植等作物;拥有林地67.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67.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2亩,主要种植龙眼、石榴等经济林果; 其他面积50.00亩。

农村经济

播报
编辑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86.7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10.60万元,畜牧业收入238.4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500头,肉牛528头,肉羊2385头); 林业收入0.00万元, 第二、三产业收入369.80万元, 工资性收入68.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0.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9.4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83人 ,在省内务工135人,到省外务工48人。

特色产业

播报
编辑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葱、蒜,主要销售往本县。2010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546.00万元, 该村正在发展蚕豆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葱、蒜产业。 [1]

基础设施

播报
编辑
该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1120户饮用井水, 有1120户通电,有96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998户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96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37户。该进村道路为属于柏油、水泥路面 ;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0.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0.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1045.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45.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6亩。该村到2010年底,有46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93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人口卫生

播报
编辑
该村现有农户1120户,共乡村人口4350人,其中男性2142人,女性2208人。其中农业人口4015人,劳动力2794人。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202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0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1.00公里。 人畜混居的农户0户。

文化教育

播报
编辑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清水小学,中学生就读到期纳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00公里,距离中学0.00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229人,中学生176人。

村务公开

播报
编辑
该村到2010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05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508.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9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00万元,有固定资产7.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1]

基层组织

播报
编辑
该村设党小组4个,党员总数105人,党员中男党员78人,女党员27人。 团员244人。

发展重点

播报
编辑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该村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