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對話丨神州信息常務副總裁於宏誌:金融科技更趨務實 AIGC是破題關鍵 - 新浪香港

21對話丨神州信息常務副總裁於宏誌:金融科技更趨務實 AIGC是破題關鍵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楊坪 深圳報導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AI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近日,神州信息(000555.SZ)常務副總裁於宏誌在“數雲原力大會2024”上發佈了面向金融的AI原生產品——九天攬月“AI+”。據悉,新一代九天攬月“AI+”實現了“工藝規範”“資產沉澱”“智能生成”三大升級,端到端效率提升30%。

長期以來,由於金融行業的特殊屬性,面對複雜金融場景,金融應用軟件研發一直面臨投入大和週期長的問題。於宏誌認為,AIGC的突破,讓市場看到了破題的關鍵。

“借助多種AI技術的融合應用,‘九天攬月’這一金融行業關鍵技術可支撐數字底座的智能迭代。從軟件建模、代碼生成、智能運維等場景,實現AI技術的落地,提升了金融軟件的研髮質效,幫助金融機構實現創新的降本增效和提質增速,以AI賦能數字化建設,構建新質生產力。”於宏誌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道。

(圖說:於宏誌;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金融科技更趨務實

公開資料顯示,神州信息是神州系重要的上市公司,主要為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全面的金融IT服務。2023年,神州信息金融行業實現營業收入61.81億元,同比增長10.58%,金融軟服業務收入36.39億元,同比增長35.59%。

據於宏誌介紹,旗下“九天攬月雲原生金融PaaS平台”自2016年發佈以來,已經被超過200家銀行和各類金融機構所應用。

回憶起推出九天攬月的初衷,於宏誌對記者說道:“這個決定最早是2013年底,當時我們需要進行產品的技術選型,那時候還沒有金融分佈式,我們討論了很多技術問題,一個重點問題就是未來銀行會遇到什麼問題?”

彼時,火爆的“雙11購物節”給於宏誌帶來了啟示,“我們開始思考,電商平台是如何快速滿足每秒鍾幾億筆甚至10億筆交易的?我當時就堅信,這個問題在不久的將來,銀行也會遇到。再看現在的二維碼交易,每個二維碼背後都代表一筆銀行的業務,銀行必須適用高發、大量的交易處理需求。所以九天攬月最早誕生,就是採用金融分佈式技術支撐銀行的高速交易處理。”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確定九天攬月的技術方向後,其仍被不少市場人士“潑冷水”。

“當時很多老專家認為,銀行不需要分佈式技術,集中式技術很好,IBM的大型機處理得不是很快嗎。而發展分佈式技術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於宏誌說道。

不過,儘管面對爭議,仍有不少股份製銀行的客戶認同了這一方向,於宏誌回憶,“在2016年底九天攬月發佈之後,我們就吸引到了好幾個客戶,進入2017年,隨著信創加碼,情況又改善了很多。”

2017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印發了《中國金融業信息技術“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以安全、可靠、高效、彈性為重點目標實施架構轉型,探索分佈式架構和成熟開源技術應用,逐步減少或擺脫對單一技術產品的依賴”。隨之,我國銀行核心繫統發展進入分佈式微服務階段。

2022年初,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神州信息以九天攬月為底座,以數字建模為抓手,推出了四個相關的智能體Agent,實現了金融軟件全生命週期的數據化和智能化。

行至當下,於宏誌認為,當前的金融產業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不同於以往各方大力強調“金融創新”,近年來,無論是官方還是市場主體,開始更加註意風險,“嚴格意義上金融並非簡單的創新領域,更多強調風險。”

簡而言之,金融科技比以往更務實了。對於我們來說,現在更多地討論如何利用AI等技術手段提高銀行內部的風險管控和運營水平。”於宏誌說道。AI技術可替代創新性工作

談到AI技術對於金融行業產生的具體變化,於宏誌表示:“我們之前希望使用AI來代替大量需要人力完成的繁瑣任務,但現在,隨著AI技術的發展,我們認為AI已經可以模擬人的思考過程,產生新的內容,並且推出新的產品。也就是說,通用人工智能賦予了一種模擬人的思維模式。這代表了下一步的發展——未來很多需要人思考的事情也可以被AI替代。”

具體到銀行業務層面,於宏誌認為,未來銀行的許多業務創新將由人工智能解決。

“比如我們在一個區域內需要裝配適合這個區域的金融產品。這件事情並非僅憑數據分析就能得出結果,他需要進行推理,結合一些未知地區人群的特徵,而通用人工智能可以完成這件事情。”於宏誌說道。

在其看來,業內對AI在金融領域的用處有很多種分類,例如風控、記錄代碼、文本文件處理,甚至包括貸款經驗的處理,都可以由AI進行,“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認為AI在未來不僅是金融領域,還會發展成為其他領域的佼佼者,各行各業都依賴通用能力進行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末,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這為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於宏誌認為,不同於前面四篇文章強調以金融力量支持其他創新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數字金融對應的是我們以前常提到的“金融科技”,即用技術手段來支撐金融的發展。

“我們需要持續發展金融相關技術來支撐社會發展,不管是科技金融、綠色金融、養老金融還是普惠金融,都需要數字化的助力。發展AI技術,是實現數字金融的一部分。”於宏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