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詞】張志剛批移居海外反對派港人「遠對抗」

全國政協委員張志剛提出新詞「遠對抗」,聲稱反對派港人移居外地後,身處異地遏制中國發展。

國安法促使許多人到澳洲、加拿大、美國和其他國家尋求庇護。

張志剛指,「遠對抗」屬於一種政治問題,多於國家安全問題。 Source: The New York Times / LAM YIK FEI © 2021 THE NEW YORK TIMES

香港政府表明最遲明年底前完成《基本法》第 23 條立法。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則連日表示,「間諜罪」及「軟對抗」將可能被納入該法的範疇。

《文匯報》刊出鄧炳強的訪問指,「有人利用媒體、文化藝術等『軟對抗』方式,煽惑他人憎恨中央、特區政府和執法人員」。

港內「軟對抗」 港外「遠對抗」

而昨日(27日),全國政協委員張志剛在,提出新詞「遠對抗」,聲稱反對派移居外地後,身處異地「遠對抗」,不能依靠舊有手段應對。他指,「遠對抗」屬於一種政治問題,多於國家安全問題。

張志剛稱,早在《國安法》頒布時已經預測,反對派不會從此消聲匿迹。他稱反對派會將國安法「研究得透透徹徹」,隨著時間令「軟對抗」手法「愈變愈多」。
張志剛又指,若有人主張把法律不斷延伸來針對軟對抗,法律規管只會「愈擴愈闊,愈立愈多」,正中反對派下懷,因此對付方法不是法律手段。

在文章最後,他提出「遠對抗」概念,即有大量反對派分子移居到外地,他們在香港法律管轄範圍之外,卻以互聯網把全個世界連結一起,遏制中國發展。

他稱不能以「平息黑暴的手段」來應對。雖然張志剛並未提出具體解決方案,但他強調,「軟對抗」和「遠對抗」都絕對不能放過,必須認真面對。

跟「軟對抗」相關的較注目例子包括有,早前圖書館禁書下架、因中港擬跨境器官移植而取消捐贈、空中服務人員歧視、等風波。

而「遠對抗」這一新詞在網絡傳播開去之後,不少網民也表示,當局將「對抗」手法的範圍無限擴大,表示不滿。
Annotation 2023-07-28 135234.png
張志剛指有海外港人「遠對抗」惹網民不滿。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