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胸影響心肺 把握求醫黃金期 - 香港經濟日報 - 報章 - 副刊 - D211204

漏斗胸影響心肺 把握求醫黃金期

副刊版

發布時間: 2021/12/04

分享:

分享:

正在熒光幕播映的《十月初五的月光》其中一位男角羅天宇,是漏斗胸患者,他曾說因此被同學取笑,有過不愉快的經歷。

漏斗胸,醫學名稱為「胸腔內凹」(Pectus excavatum),是胸壁發育異常中最常見的,醫生叮嚀要把握求醫黃金期,青春期前治療最佳。

漏斗胸是胸骨凹陷,在香港患病人數遠遠被低估,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孫偉盛說:「在醫院中常遇到這些病人,有保險公司覺得此問題屬於美容範疇。」

他指,漏斗胸患者在出生時已見端倪,家長或不以為意,待小朋友長大後,洗澡時發覺有異也不理會。直至有一天,上體育課或游泳課更換衣服時,有同學告知異常才恍然大悟。有患者怕被取笑,不敢在人前除掉衣服,甚至不會去游泳。

影響範圍廣泛

涉及的胸骨下半凹陷,患者在出世已有的先天問題,本港約每200名初生嬰兒中有一人有此情況。患者男女皆有,男女比例為4:1。「惟女孩穿上衣服,外觀上旁人不會察覺,香港男孩子少做運動,胸肌不發達,在游泳時漏斗胸顯然易見。」

漏斗胸有時可能不太顯眼,身體檢查有機會「走漏眼」。孫醫生表示:「為患者照張掃描片,或認為胸骨中間凹陷不是太緊要。事實上,漏斗胸的4個徵狀:胸骨下半凹陷、透氣不舒服感氣促、心口痛比一般人多及運動時心跳快,以上都會為患者帶來生活上的不便。」他指漏斗胸患者肺功能較差、肺容量少,如大家一起跑步,最初一百米尚可領先,但隨後400米、800米中距離會落後,持久性不足。

患者出現症狀不自知

患者的胸骨凹陷,會隨時日加劇,除會壓迫心臟外,肺功能也會愈來愈差,有個案是三、四十歲的壯年,右心室被壓住,血液回流心臟慢,肺動脈壓力愈來愈高,影響了肺功能,呼吸變差,而右心功能逐漸衰竭,增加早死的風險。「因此外國患者已積極呼籲關注漏斗胸,不能視之為美容範疇,只是影響外觀。」

部分漏斗胸患者已出現症狀也不自知。有紀律部隊人員求醫,只表示心口痛,經檢查後,心臟無大礙,進一步接受電腦掃描後,證實患漏斗胸。當事人從未覺得有異常,只是用力透氣時會心口痛,進行持久運動表現也較遜色,打十多分鐘的排球賽、或較多時間的跑步,也自知會感辛苦。

部分漏斗胸有遺傳因素,如與馬凡氏綜合症(Marfan Syndrome)有關,此症會令脊骨側彎。

鋼片放入胸骨糾正3年

不能如高血壓、肺癌般,以不煙不酒來預防漏斗胸,及早發現並接受適當治療,成效理想。孫醫生指出,漏斗胸如情況不嚴重,可用較少入侵性治療例如吸盤方法,稍等再考慮是否需要進行手術。9歲以後的年輕患者也可使用吸盤放在胸骨凹陷位置,每天至少維持8小時或以上,吸力頗大,當事人或感不舒服,如情況有改善,或毋須進行手術。嚴重一類病人,多在青春期已需進行手術,把鋼片放入胸骨糾正,為時兩至三年。如患者對鋼片有敏感,可改用鈦質材取代。

放入鋼片手術屬微創,傷口會有輕微痛楚,外國數據表示,接受此手術的14、15歲患者反應大多良好;至18歲後手術後痛感會較大,與骨質鈣化有關,或有需要服用止痛藥。手術後約3日後可出院,在功能及外觀上9成患者感滿意,凹陷胸骨回復正常。有患者做完漏斗胸後,背脊側彎的情況也一併改善。

「已過青春期的成年患者,軟骨已鈣化,要再改變會有困難。」可見及早發現以相應的適切治療的重要。

...................

漏斗胸名人

羅天宇患有漏斗胸,天生右胸骨凹入去,有心律不正,他接受訪問曾指因肺容量比正常人細,心臟較虛弱,一旦心律不正就要坐下來休息,皮膚也會弱一點,抵抗紫外光的能力也遜色一點,很容易會曬傷和敏感。

除了以上徵狀外,還有外觀上較大影響,小時候經常被同學取笑,令他每次除衫也有種恐懼感。

另外,1997年演出《鐵達尼號》的男配角Billy Zane,也是漏斗胸患者。

作者、責任編輯:周美好

漏斗胸指胸壁出現畸形情況,外觀上出現漏斗或溶洞形胸。(iStock)

漏斗胸對器官的壓迫造成器官如心、肺結構的改變,這除會影響患者生活質素,甚至對生命造成危害。(iStock)

漏斗胸患者由於胸骨凹陷,心臟及肺部容易受擠壓,因此患者會出現胸口痛、易喘及心律不正等徵狀,嚴重的會影響心臟的右心室正常儲存血液。(iStock)

羅天宇及美國演員Billy Zane,也是漏斗胸患者。(相片:羅天宇fb、Billy Zane IG)

Billy Zane

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孫偉盛寄語家長們要對漏斗胸有認識,為年幼子女洗澡時可多加留意,如有懷疑盡早求醫。(被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