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厉公在位期间没有严重的恶行并且有勤王之举,为何在死后得到了“厉”这样的恶谥?

关注者
73
被浏览
28,599

6 个回答

此厲恐怕是轉寫古文字的結果,原字多半作“剌”。

剌這個謚號後世分化爲三個用法:

1、仍作剌,本爲美謚,後世作惡謚。

2、改作烈,美謚。

3、改作厲,因周厲(剌)王之惡評,後世作惡謚。周厲王的稱呼,最初未必是惡謚。楚共王自貶,“請爲靈若厲”,則春秋中後期已多看作惡謚。


鄭文公作爲鄭厲公兒子,正常接班,恐怕不會允許上惡謚,則當作“烈”解,可能性較大。

那么久远的人物,史料记载有限,我们看到的不全面。可能当时的评价者确实认为他暴虐无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