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虚宫(香港湾仔玉虚宫)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玉虚宫

香港湾仔玉虚宫
展开15个同名词条
玉虚宫(Yuk Hui Temple),又名北帝庙,位于中国香港湾仔隆安街,是湾仔坊众为供奉北帝而建,主体建筑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兴建,同治二年(1863年)年落成,现属华人庙宇委员会管理。
玉虚宫庙宇主体建筑是两进三开间结构,中间为香亭,两侧各建有偏殿,皆以青砖、麻石及木材筑砌,属清代民间建筑。主体前进的正脊及墀头饰以造工精巧和历史悠久的石湾陶塑,它们多以中国民间故事为主题。玉虚宫是湾仔早期发展的重要历史地标,也是当地社区身份的象征。 [1]
2010年5月17日,玉虚宫被香港古物咨询委员会评定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 [2]。2019年10月25日,根据《古物及古迹条例》,玉虚宫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3]
中文名
玉虚宫
外文名
Yuk Hui Temple
别    名
北帝庙
地理位置
香港湾仔隆安街
所处年代
清代
保护级别
香港法定古迹
批准单位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批准时间
2019年10月25日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清同治元年(1862年),湾仔坊众为供奉北帝兴建玉虚宫主体建筑,并于同治二年(1863年)年落成。玉虚宫最初由神功值理会管理,并由该会聘用司祝打理庙务。
根据庙内碑刻所载,玉虚宫曾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及民国十七年(1928年)进行重修。 [4]
民国十七年(1928年),玉虚宫交由华人庙宇委员会管理。 [5]
玉虚宫

主要建筑

播报
编辑
  • 综述
玉虚宫庙宇由主体建筑及龙母殿、三宝殿两个偏殿组成。
  • 主体建筑
香亭的明代北帝铜像
主体建筑尊奉北帝,其神坛设于香亭及后进的明间。后进的左次间供奉观音、城隍、三仙姑及财神,右次间则供奉包公、吕祖、关帝及太岁。土地及济公的神龕分别位于前进左右两边。
正门麻石门额“玉虚宫”三字出自清朝名将张玉堂的拳书(即拳头以布包裹再写字)。正门后有屏门 ,再后面是天井,天井两侧为盖有卷棚顶的走廊。天井设有歇山顶香亭,亭内供奉北帝大铜像,袍角刻有年份“大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铜像上方挂了刻有“德焕辰居”的木牌匾。供奉北帝的神坛设于后进的明间,两旁是四大元帅的泥塑立像。神坛上方挂了刻有“总握天枢”的木牌匾,是绸缎行的供物。 [5]
  • 龙母殿
龙母殿位于主体建筑左边,现供奉龙母、佛母及天后。正门两侧的木制对联,可追溯至清光绪九年(1883年),却是献给北帝而非龙母。
据其门额的刻字记载,此殿在清朝光绪丁未年(1907年)重建 ,原为公所,亦曾于20世纪50年代用作圣雅各儿童会。
  • 三宝殿
三宝殿位于主体建筑右边,现供奉三清等神祇和用作拜祭祖先。据门额的刻字记载,此殿原本用作书院。虽然建筑物上未见刻有建造年份,但在一张可追溯至20世纪10年代的明信片上,已看到这部分建筑的影像。 [4]
玉虚宫主体建筑

建筑特色

播报
编辑
  • 综述
玉虚宫主建筑及两个偏殿均为硬山顶,以青砖、麻石及木材筑砌在台基上 ,由麻石梯级通往地面。清水砖外墙大多表面平滑,筑砌精良。
庙宇虽然多年来几经维修,但整体保持原有布局及主要元素,仍可看到大部分装饰特色,包括历史悠久的石湾陶塑、灰塑、石雕及木雕等。
  • 主体建筑
玉虚宫主建筑汇聚优秀的建筑特色,属两进三开间清朝民间建筑,两进之间的天井设有香亭。前檐廊由麻石及木结构支撑,饰以人物、花卉、瑞兽及中国民间故事为题材的雕刻,手工精湛。屋檐下的木雕檐板有精细的浮雕及镂雕吉祥图案 。
主建筑前进的正脊及墀头均饰以造工精巧、历史悠久的石湾陶塑。正脊上层为二龙戏珠,两边有一对鰲鱼下层主要饰以刻划中国民间故事的人物塑像,屋脊左右两端以凤凰为饰。屋脊由石湾均玉店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制造墀头上的陶塑也是该店所制。前方垂脊两边各饰以日神及月神陶塑。
玉虚宫后进
  • 龙母殿
龙母殿属两进一开间建筑,两进之间建有天井。正面外墙饰以灰塑墀头及雕工精细的木檐板。
  • 三宝殿
三宝殿属一进建筑。凹斗式入口砖墙的表面较正面外墙的其他部分更平滑,接合亦更精良,意味着扩建部分 并非由兴建原有入口部份的工匠处理。扩建部分的屋角嵌置麻石土地神坛。 [5]

历史文化

播报
编辑

供奉神祇

玉虚宫内供奉的主神北帝又称“真武大帝”、“玄武神”及“玄天上帝”等,法相为披发持剑,赤足分踏龟蛇,统领北斗星群,古人相信祭拜北帝可求寿。此外北方属水,故北帝属水神,因南方的水来自北方,故南人相信祭祀北帝,能息水患和保舟楫安全。北帝信仰沿于星宿崇拜,后渐为人格化。据道经所述,北帝为太上老君化身,后托身皇子,于武当山修道得成正果,再得玉帝封为太玄,镇守北方。也有指北帝为净乐国王子,修炼后功得圆满,再协助武王荡平群魔,被封玉虚师相,玄天上帝。
除北帝外,庙内亦供奉三清、关帝、观音、天后、西方佛母、华山圣母、济公、财神、包公及龙母等神祇。 [4]

传统习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是玉虚宫的全盛时期,每逢北帝诞,坊众演剧志庆,堪称万人空巷。 [4]
农历三月三日北帝诞,仍有众多善信到玉虚宫参拜;农历五月八日龙母诞亦有信众庆贺。在惊蛰、农历新年前后等日子,庙宇都挤满信众,向神灵祈福。 [5]

价值意义

播报
编辑
在香港主祀北帝而历史悠久的庙宇中,最具规模的便是玉虚宫。庙宇脊檩刻有落成的年份,而庙内的香亭及后进均供奉北帝神像,在香港当地传统中式庙宇十分罕见。
庙宇设有公所及书院,显示当区居民及商人建立庙宇的原意,亦以之作为议决公共事务的场地,并为邻里提供教育。玉虚宫跟荷李活道文武庙的规模相若,亦同样是华人的活动枢纽。在宗教方面,信众及当区居民深信庙宇风水坐向殊佳,可为区内居民带来繁荣。
总括而言,玉虚宫是湾仔早期发展的重要历史地标,也是当地社区身份的象征。 [5]

保护措施

播报
编辑
2005年,华人庙宇委员会动用一千多万元为玉虚宫进行大型维修工程。 [4]
2010年5月17日,玉虚宫被香港古物咨询委员会评定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 [2]
2019年10月25日,根据《古物及古迹条例》,玉虚宫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3]

旅游信息

播报
编辑
  • 地址
香港湾仔隆安街
  • 开放时间
每天上午八时至下午五时
  • 公共交通
地铁:湾仔站A3出口沿太原街前行至皇后大道东,转左后在湾仔道交界前的交通灯到对面行人道,然后沿石水渠街前往隆安街。
隧道巴士:109及113路线或巴士6、6X、10、15、61及66路线,在胡忠大厦站(西行)或湾仔街巿站(东行)下车。
电车:修顿球场站下车,循乘搭地铁的方法往隆安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