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川貝、平貝、浙貝 | 健康速遞 | 健康教育 | United Christian Nethersol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中醫及中醫專科服務

如何分辨川貝、平貝、浙貝
2021年10月27日

註冊中醫師李文鶴、中藥師陳世穩

 

貝母,止咳藥方中最常用的藥材,既可入藥,亦可入湯水作食療。許多市民心目中,貝母就等如川貝,但原來坊間買到的貝母,有分川貝母、平貝母、和浙貝母。它們都是止咳化痰中藥,功效略有不同,而價錢大有分別。

 

川貝母
川貝母,是百合科川貝母(Fritillaria cirrhosa)的鱗莖,顧名思義以來自四川的品質最好,屬於道地藥材,簡稱川貝。它味甘性微寒,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散結消癰之功效,常用於治療虛勞咳嗽、肺熱燥咳、或瘰癧瘡腫及乳癰、肺癰等証。

 

要鑑別正品川貝不難,因它有兩大特色。首先,正品川貝表面類白色,大小如生薏米,呈類圓錐形,底部略闊,拿一顆川貝頭上腳下的放在桌面,它可以穩當的坐着,行內人稱之為「觀音坐蓮」。細看川貝外形精緻,外層有兩瓣鱗葉,大瓣緊抱小瓣,有如中間環抱着一個小彎月,這種形貌行內人稱為「懷中抱月」。記住了正品川貝母這兩個的特徵,就不會買錯了。

 

本頁圖片/檔案 - cm55_1

平貝母
正品川貝母與其他貝母,價錢可相差達數倍。有些店舖會在川貝內混摻外形相似的貝母來圖利。平貝母就是最常被用來冒充川貝的。

 

平貝母是百合科植物平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的鱗莖,主要產地為黑龍江五常、尚志、吉林等東北地區。平貝母多呈扁圓形,顏色帶黃白色至淺棕色,外層有兩瓣鱗葉肥厚,大小相近或一片稍大抱合、頂端略平或稍凹入,常稍開裂;中央的鱗片小。質實而脆,斷面粉性。除非細心分辨,否則很容易和川貝混淆。平貝母價錢平,功能為清肺潤肺,化痰止咳。主治 肺熱燥咳,乾咳少痰,陰虛勞嗽,咳痰帶血。但散結消癰之功效不及川貝母。

 

本頁圖片/檔案 - cm55_2

浙貝母
浙貝母為百合科植物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乾燥鱗莖,原產於浙江象山。大者除去芯芽,習稱「大貝」,大貝為鱗莖外層的單瓣鱗葉,略呈新月形,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白色至黃白色,富粉性。小者不去芯芽,習稱「珠貝」為完整的鱗莖,呈扁圓形,表面類白色,外層鱗葉2瓣,肥厚,略似腎形,互相抱合,內有小鱗葉2~3枚和乾縮的殘莖。浙貝母,味性苦寒,常用於治療熱咳新咳,其清熱化痰的力更勝川貝母,咳聲重濁痰黃的熱咳,要用它才夠力清熱;而川貝有補益潤肺作用,體弱久咳喘咳,用川貝母較適宜。治療上,有時川貝、浙貝會同時用上。

 

本頁圖片/檔案 - cm55_3

注意:三種貝母不宜與川烏、制川烏、草烏、制草烏、附子同用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向註冊中醫師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