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 快訊 Top 5】Google 發股息了!生成式 AI 推動雲端業務需求,企業營收成長 57%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4/26 快訊 Top 5】Google 發股息了!生成式 AI 推動雲端業務需求,企業營收成長 57%

今天,《TechOrange》一樣精選出 5 則國內外科技新聞大事,讓你掌握科技動態不漏接!

* 生成式 AI 推動需求,Google 雲端服務獲利表現出色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公布今年第一季財報,企業整體營收達 805 億美元年增 15%,淨利為 237 億美元成長 57%,同時 Alphabet 也首次派發股息,每股可分得 20 美分,Google Cloud 業務獲利的大幅增長成為 Alphabet 營收出色的最大動能。

財報指出由於生成式 AI 工具的需求與推動,雲端基礎架構、服務和應用程式受惠,2024 年第一季 Google Cloud 的獲利成長了 28%,達到 95.7 億美元,延續上一季以來的正面趨勢,營業收入也成長近 5 倍,從 1.91 億美元增至 9 億美元。Alphabet 執行長 Sundar Pichai 表示,估計到了 2024 年底,YouTube 和 Google 的雲端業務的年綜合營收,將可望超過 1000 億美元。

【延伸閱讀】

◆【海外最大研發基地在台灣】Google 全新硬體研發大樓新北啟用,助台灣打造亞洲矽谷

* Intel 營收未達市場預期,晶片代工仍虧損

Intel 近日公佈第一季財報,雖然整體收益超出華爾街預期,但銷售額表現不佳引發投資人擔憂,Intel 認為公司第二季的表現將較為疲軟。Intel 首季營收達 127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 117 億成長 9%,每股盈餘從原先預測的 14 美分上漲至 18 美分,但 Intel 預測第二季的每股收益將僅剩下 10 美分,跟分析師所推算的 25 美分差距甚大。

Intel 執行長 Pat Gelsinger 表示,投資人必須關注公司的長期發展潛力,因為 Intel 是世界上少數能夠實踐下一世代晶片技術的企業。只不過 Intel 的代工業務本季營收僅有 44 億美元,年減 達 10%,業務發展太慢也導致 Intel 至今仍無法滿足新款 AI PC 的處理器需求。

掌握 AI 趨勢 & 活動資訊一點都不難!訂閱電子報,每週四一起《AI TOgether》

感謝訂閱!隨時注意信箱的最新資訊

* 淨利成長 20%!微軟從雲端到遊戲都在賺錢

日前微軟發布 2024 年第三季財報,企業營收達 619 億美元,淨利為 219 億美元,整體營收成長 17%、淨利成長 20%。儘管微軟的季度表現強勁,且 Office 和雲端業務的營收年增達 23%,但遊戲方面的成長卻呈現拉鋸,雖然 Xbox 的硬體收益大幅下滑,不過靠著併購而來的動視暴雪支撐,因此獲利表現仍算亮眼。

從財報中也不難發現,微軟過去一年來對 AI 進行的大規模投資正在取得回報,尤其是在 Azure OpenAI 方面,該服務向企業收取在雲端上執行人工智慧運算的費用,其貢獻了 Azure 和其他雲端服務合計 31% 營收成長中的 7%,成為微軟在 AI 領域成功取得收入的早期指標。

【延伸閱讀】

◆【到底什麼是 AI PC】Intel 說電腦上至少要有 3 樣東西,微軟說鍵盤有印 Copilot 很重要

* Meta 指出 Threads 每月已有 1.5 億活躍使用者

Meta 旗下的文字社群平台 Threads 正在以穩定速度成長,執行長祖克柏在財報會議上指出,Threads 目前已經擁有超過 1.5 億的每月活躍使用者,相較 2 月的 1.3 億再次提升。

Threads 近日還公開了一項測試功能,允許使用者在一段時間之後,自動封存或刪除他們所發出的貼文,同時官方也計畫於 6 月之前向更多開發者推出 Threads 的 API。根據應用程式分析公司 Apptopia 的資料,Threads 目前於美國的每日活躍使用者數量,已經超過了馬斯克旗下的 X(舊稱 Twitter)。

【延伸閱讀】

◆IG 負責人認證 Threads 台灣「異常出色」——每天下載的都台灣人,能大談政治根本清流

* 台經院預測 AI 題材繼續發燒,未來股市還有高點

根據《中央社》報導,近期台股震盪劇烈引發投資人焦慮,但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認為,股市震盪主因是由於台股基數較高,難免會出現修正,基本面至今仍有一定支撐,再加上 AI 有望挹注產業動能,他指出美股、台股未來都可能再度出現高點。

張建一引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的說法,指出 AI 題材「像早上8、9點的太陽,還充滿著希望」,由於 AI 議題並非只有台積電受惠,未來將從 B2B 走到 B2C,藉由應用層面的擴大,繼續為經濟和台股帶來支撐。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資料來源:《TechCrunch》《CNBC》《The Verge》《TechCrunch》《中央社》。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