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的鋼琴組曲「四季The Seasons, Op. 37a」 - 孫老師的虛擬音樂工作室 - udn部落格
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柴可夫斯基的鋼琴組曲「四季The Seasons, Op. 37a」
2019/10/11 09:57
瀏覽4,607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柴可夫斯基的鋼琴組曲「四季The Seasons, Op. 37a

 

創作背景

西元1875年,聖彼得堡的音樂雜誌 Nouvellist的主編巴納德(Nikolay Matveyevich Bernard)委託柴可夫斯基創作一套十二首鋼琴小品,巴納德還提到他的想法:十二首曲子就是一年十二個月,每一首一個月,然後會在1875年的十二月份出刊的雜誌預告,從1876年一月起,配合當月的雜誌按月發表一首曲子,當時柴可夫斯基剛完成規模龐大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以及第一首芭蕾舞劇「天鵝湖」,不但接受了這個委託還配合委託人的要求,在當年的年底,先交出「一月」以及「二月」,還希望知道編輯們的想法,有沒有達到巴納德的期待,是否有任何需要修改的地方。之後到了1876年的五月,完成了這套小品,在發表的時候,除了樂曲標題,巴納德還在每一首小曲之前加上一段前言來描述這首曲子。

根據學者的描述,這部作品寫在幾部大型作品之後,並不算是作曲家十分嚴肅對待的創作,創作的動機似乎是為了增加一些委託收入,但是,縱然如此,這部作品推出後還是廣受好評,並且還被改編成管弦樂以及其他樂器編制的重奏版本。

 

關於這首曲子的更多解說,建議參考雲翁的網站:

http://mypaper.pchome.com.tw/binjen/post/1322423940

 

一月Janvier (January): Au coin du feu (At the Fireside)

一月,對於居住在北半球的我們,還是在寒冷的冬天之中,而學校開始進入放寒假的時節,我們最盼望的,可能就是窩在被窩裡暖暖的,不需要冒著清晨的寒風外出工作、上學吧!

而在柴可夫斯基的鋼琴組曲「四季」中的第一首-「在壁爐邊」帶給我們的,則是另外一種想像的空間。這首一月,在音樂本身,是一個單純的大三段曲式結構,第三段與第一段相同,中間則是曲風較相對的段落,由旋律與和聲搭配出來的聲響,條配出豐富溫暖的色彩,而雜誌編輯所配上的詩文,則是普希金Alexander Pushkin的作品「在壁爐邊By the Hearth」:

「覆蓋著朦朧的夜色,在一個寧靜安詳的小角落,餘火在爐中漸漸的熄滅,而燭光已經燒盡。」

 

二月Février (February): Carnaval (Carnival)

在「二月」這首曲子標題之下有一個副標,叫做「嘉年華」,引用了俄國詩人 Pyotr Andreyevich Vyazemsky的字句「At the lively Mardi Grassoon a large feast will overflow.(在熱鬧的嘉年華會,一場盛大的宴席就要展開)」這裡提到的 Mardi Gras,指的是在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中,人們過完了聖誕節之後的主顯節,之後就是復活節之前的四旬齋,在這之中,人們會有一個狂歡宴會,目的是讓自己大吃大喝大肆放縱,好預備接下來的齋戒時期,這個想法可能對我們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讓我們藉著樂曲中的熱鬧歡樂的氣氛來迎接春天的來到。

 

三月Mars (March): Chant de lalouette (Song of the Lark)

柴可夫斯基樂譜中的三月是什麼?這是一首小調的樂曲,好像是在輕輕散步的樂曲,巴納德為這首下的標題是雲雀之歌(Song of the Lark),引用的前言文字則是出自阿波隆‧邁科夫(Apollon Maykov)的作品:

The field shimmering with flowers,花兒們在田野中閃爍

the stars swirling in the heavens, 星星們在天空中旋轉

the song of the lark雲雀的歌聲

fills the blue abyss.充滿在藍色深淵中。

三月應該是百花盛開的月份,但是這首短曲中似乎透露出一些憂鬱不安,甚至有些寒意,不知道是不是北國的三月依然是冷冽?人們還在等待花開與雲雀的來到?也不知道你我的春天是否已經來到了?

 

四月Avril (April): Perce-neige (Snowdrop)

柴可夫斯基筆下的四月,向上飄揚的旋律,配合著的是一連串急促的八分音符,中間還有一些如同墜子般的響音,似乎表達了生命想要向上生長的急切,出版商為這首曲子下的標題是「雪花蓮(Snowdrop)」,根據了解,這種植物是嚴寒的冬季後所開的第一種花,由於球根在新陳代謝之後會產生熱量,融化附近的雪花,幫助植物開花,因此這種花所代表的是希望。與這首曲子配合的,是阿波隆‧邁科夫(A. Maykov)所寫的詩,大意是:青藍純淨的雪花蓮在最後的雪花之後綻開,好像之前痛苦所流的最後一滴眼淚,緊接著就是充滿夢想的歡樂。

 

五月Mai (May): Les nuits de mai (Starlit Nights)

至於五月,則是由模仿豎琴撥奏開始的樂章,到了中段卻是充滿著律動與歡樂,巴納德定的標題是「白夜(或是五月的夜Les nuits de mai)」,在聖彼得堡,五月的夜晚天空跟白晝一樣,在當地甚至有一個月的節慶叫做白夜節,大約從五月底到七月初,來慶祝這個離北極圈最近的大城市的特殊景觀,巴納德引用了阿發納西‧費特(Afanasy Fet)的詩來配合這首曲子,詩人稱頌著這個北國的奇景,感謝偉大的北方祖國,從冰雪的國度稍來清新亮麗的五月。

 

六月Juin (June): Barcarolle (Barcarolle)

想到船歌Barcarolle,我們想到什麼?是少女們悠閒的在威尼斯運河的船上唱著歌?還是烏蘇里江旁,赫哲族人在船上搖櫓、撒網、打漁時的歌唱?

在柴可夫斯基的鋼琴曲「四季」中,「船歌」又顯示出另一種風貌,這首船歌是四季十二個月中的六月,是這部十二首鋼琴短曲中最有名的一首。原本在西方的船歌,是三拍子的樂曲,但是在柴可夫斯基的筆下,這是一首四拍子的曲子,悠揚的旋律由低向上飄揚,到了中間段落,稍微的機動歡樂,最後又回到剛開始的美麗旋律。這首單曲時常被拿出來演奏,也被改編成各種形式風格的版本。

而在配合的詩句中,詩人Aleksey Pleshcheyev呼喚著朋友,一同來到海岸邊,讓浪花親吻著他們的腳,而天上的繁星帶著些許神秘的憂傷光照著他們。

在聖彼得堡的六月,還是在白夜的熱鬧季節中,詩人卻帶著朋友來到海邊,將心中的憂悶投射到天上的星光上,是為了什麼?

 

七月Juillet (July): Chant du faucheur (Song of the Reaper)

在柴可夫斯基的鋼琴組曲「四季」之中,七月以及八月描述的是充滿希望歡樂的情境,七月的標題叫做「收割者之歌」,充滿俄羅斯民謠風味的旋律在豐滿的和聲中表現出來,到了中間段落,先是舞曲般的段落,之後快速忙碌的音群出現,再接回原本的主題,表現出一種豐盛快樂的畫面,配合著的詩句,是柯列佐夫Aleksey Koltsov的作品,大意是「揮動著肩膀手臂,正午的風吹拂著臉頰。」

北國的七月正午,似乎沒有那麼炎熱,還帶著陣陣涼風,農民們看到農作長成,如此的豐盛,開始忙碌收割。

 

八月Août (August): La moisson (Harvest)

而到了八月,柴可夫斯基的八月標題是「豐收」,同樣的使用ABA三段體的結構,開始與結束的樂段都是不斷忙碌的音型,中間段落則是歌謠性較為舒緩的樂段,與它配合的詩句也是柯列佐夫的作品,適當的符合了這個情境,敘述著「豐收季已經到了,全家大小一起動員,將高大的麥子從根部切割下來,收成一綑一捆的,載運的牽引機整夜不停的歌唱著。」

 

九月Septembre (September): La chasse (Hunting)

在柴可夫斯基的鋼琴組曲「四季」中,就描述出一個絕然不同的景象,在「四季」中的「九月」,標題叫做「狩獵」,樂曲十分的熱鬧,象徵獵人號角的樂音不時出現,出版商為這首曲子配合的詩句,是普希金的作品:「是時候了!號角響起,獵人們穿上獵人的衣服,躍上馬匹,在清晨獵犬們興奮的跳躍著!」

 

十月Octobre (October): Chant dautomne (Autumn Song)

 

而到了十月,柴可夫斯基寫的是「秋之歌」,音樂頓時沉靜下來,詩意般的旋律彈奏出,好像在讚嘆陣陣落葉帶來的淒涼之美。所配合的詩句,是托爾斯泰的字句「在秋天,黃色的葉子隨著風飛舞,落滿了果園」。

 

十一月Novembre (November): Troïka (Troika)

「四季」中的「十一月」,是一首蠻受人喜愛的樂曲,一開頭就是一首引人入勝的旋律,到了第二個段落,速度變快,許多快速的音符如同雪花一般飄落,隨後主旋律在這樣的快速中出現,再回到原本的較慢速度,最後又轉到輕快的速度,在一堆輕快、向上飄逸的音符中結束。

這個樂段的標題是【雪橇Troïka】,搭配的是尼克萊‧涅克拉索夫(Nikolay Nekrasov)的詩句:「別憂傷看馬路,也別急遽追雪橇。快把帶憂鬱的不安,從你心中消散煙滅。」根據一位古典音樂部落客-雲翁-的介紹,原詩描述的是一位貧窮家的少女看著貴族公子哥乘著雪橇呼嘯而過的落寞景象,但是柴可夫斯基的音樂中展現的是人們乘著雪橇在雪地中快樂滑行的景象,我想,詩作畢竟是樂曲譜寫之後才附加的,就不必要那麼要求一定要符合文字了。

 

十二月Décembre (December): Noël (Christmas)

而到了十二月,柴可夫斯基譜寫了一首圓舞曲的樂章,似乎表達了在這個節期中會有的歡樂氣氛,而所搭配的標題是【聖誕節Noël】,詩句是瓦希里‧如科夫斯基(Vasily Zhukovsky)的詩句:「在耶誕節週的某夜,少女們要把腳下的鞋子,扔到地上占卜。」我們可能會覺得奇怪,聖誕節怎麼會要占卜?根據部落客-雲翁-的解釋,俄羅斯民族的聖誕節期,是將基督教的聖誕節與俄羅斯傳統信仰中的宗教慶典結合在一起,所以會有這樣的特別的習俗,這也讓我們來思考我們的信仰到底有多「純」。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整個四季鋼琴組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KEku0StmY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音樂
自訂分類:名曲解說
上一則: 全是為了拿破崙?
下一則: 期待屬於我們的市場音樂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