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吉卜力工作室

鎖定
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Ghibli),是一家日本動畫工作室,成立於1985年中旬,原附屬於德間商店,位於日本東京都近郊的小金井市,由導演宮崎駿以及他的同事高畑勳鈴木敏夫等一起統籌,工作室標識為其代表作品《龍貓》。 [7] 
1985年6月,吉卜力工作室作為德間商店株式會社的子公司開始運營,最初以吉祥寺為基地,1992年8月,在現址上建立工作室。1997年6月,與德間商店株式會社合併,成為德間商店株式會社,吉卜力工作室公司。2005年4月,接管吉卜力工作室的動畫作品以及德間書店吉卜力工作室事業本部的全部業務,並重新成立吉卜力工作室有限公司。 2023年10月,成為日本電視放送網株式會社的子公司。工作室主要業務為動畫電影、電視廣告、電視電影、真人電影等的策劃製作與銷售,以及音樂版權的管理和轉讓、歌曲的推廣等。 [7] 
吉卜力工作室代表作品有《千與千尋》《龍貓》《天空之城》《哈爾的移動城堡》《懸崖上的波妞》《起風了》《我能聽到大海的聲音》《從罌粟山出發》《螢火蟲之墓》等 [7]  ,其中《魔女宅急便》獲日本1989年度票房冠軍,全日本觀看人次超200萬,是吉卜力成為票房保證的開始。 [8-9] 
2024年5月20日(戛納時間),日本吉卜力工作室獲得第7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金棕櫚”獎。 [10] 
公司名稱
吉卜力工作室
外文名
スタジオジブリ
所屬行業
動畫製作 [7] 
成立時間
1985年6月15日 [7] 
總部地點
東京都小金井市梶野町1丁目4番25號 [14] 
經營範圍
動畫電影電視廣告、電視遊戲 [7] 
公司類型
株式會社 [7] 
公司運行方針
製作集合團隊,作品完成解散隊伍 [11] 
命    名
宮崎駿 [12] 

吉卜力工作室歷史沿革

吉卜力工作室名稱由來

“吉卜力”指的是撒哈拉沙漠吹過的熱風。二戰期間,意大利空軍飛行員將他們的偵察機命名為“ghibli”,飛機愛好者宮崎駿知道了這一點,決定將其命名為自己的工作室,“ghibli”的發音依照意大利原音發音本應為“ギブリ(gi bu ri)”,但因宮崎駿本人當初的誤解,唸作“ジブリ(ji bu ri)”,所以形成了吉卜力這一名稱,其目的是“在日本動畫界引起轟動”。 [11-12] 

吉卜力工作室創立初期

1985年6月15日,製作《風之谷》的團隊TopCraft在德間書店出資幫助下正式轉型為吉卜力株式會社。最初的工作地點是東京吉祥寺一棟出租大樓。 [11] 
1986年上映的《天空之城》是吉卜力的開山之作, [13]  由宮崎駿一人身兼原作、監督、腳本和角色設定四項重任,使得這部作品從頭至尾註入了純粹的“宮崎理念”,表面看是一部科幻歷險電影,卻包含環保理念,極具現實意義。 [8] 
1989年,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由宮崎駿導演的動畫電影《魔女宅急便》,上映後吸引超200萬人次觀看,票房超40億日元,是當年日本全年度最賣座的電影, [9]  也是第一部為吉卜力創下極佳票房的電影,是吉卜力成為票房保證的開始。 [8]  [11] 
1990年,宮崎駿倡導的全職制度開始實行。1991年,由宮崎駿和鈴木敏夫擔任製片人,高田勳擔任導演的《歲月的童話》上映。這是吉卜力在規範的管理運行下製作出的第一部作品。公映後引起極大反響,創下了極佳的票房,票房收入達18.7億日元,是當年日本本土電影的票房冠軍。這部影片改變了一貫的宮崎駿式的童話敍事模式,採用散文化的敍事方式和意識流的方式,將成年與童年的回憶交織在一起,用情感的變化來推動故事的發展。 [8] 

吉卜力工作室逐步完善

1992年8月,公司搬遷到位於東小金井的新址,同年推出作品《紅豬》 [14] 
1993年,吉卜力引進兩個大型電腦控制的電影展位,成立電影部門,吉卜力成長為具備動畫部門、美術部門、製作部門及攝影部門的工作室。同年吉卜力首次以短劇形式製作《聽到浪濤》,並且第一次放棄以往影院放映的方式,選擇了在電視上播出,這一嘗試在影片播出後立即獲得奇效。吉卜力突破傳統的宮崎駿、高田勳交替擔當導演的方式,邀請動畫《橙路》的製作人望月智充出任監督,原作插畫師近藤勝也負責人物的設計和作畫監督,動畫中用了大量淺色作為背景,使得整部作品透露出一種少年們在成長中的懵懂感。 [8] 
1994年,高畑勳導演的電影《平成狸合戰 Pon Poko》再次成為年度日本電影第一名,這部電影中吉卜力首次引入了 CG。隨後吉卜力成立CG部門。 [14] 
1995年,由近藤喜文擔任導演,宮崎駿負責製作、編劇、分鏡表的動畫電影《側耳傾聽》上映,在影片中的各個部份融入最新的數位技術。 [12] 
1997年7月12日,《幽靈公主》公映,至次年2月共上映184天,票房收入179億日元,全國觀眾達3000萬人次,成為日本當時有史以來第一賣座電影,吉卜力又一次改寫了歷史。 [15]  吉卜力在該部電影中首次使用數字繪畫,隨後,公司成立成熟的CG部門,此後,CG部門更名為數字動畫部門。 [14] 

吉卜力工作室揚名海外

最初吉卜力電影主要在香港、台灣等地區上映,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情況發生了變化,首先《龍貓》在美國上映,隨後該作品的視頻軟件由 Fox Video 發行,銷量達到60萬份,這是日本電影在美國的突破性發展。 [14] 
1997年6月,吉卜力與德間商店株式會社合併,成為德間商店株式會社。 [7]  1998年1月14日,由於身體原因,宮崎駿正式退出吉卜力工作室。 [15] 
1998年,迪士尼買斷了吉卜力在海外的版權,《幽靈公主》在全美及歐洲市場公映, [12]  同年9月,《魔女宅急便》首次在北美以視頻形式發行,受到熱烈歡迎。 [14] 
1999年,吉卜力成為德間書店的其中一個事業部門,同年宮崎駿出任所長。 [11]  同年10月,《幽靈公主》英文配音版在美國上映,受到多家媒體好評如潮,雖票房未達預期,但吉卜力在美國得到極大認可,2000年1月,該片在法國上映並取得良好成績,此後又在歐洲其他國家和南美洲上映,同年推出“Studio Casino”品牌,並製作和發行導演庵野秀明的真人電影“Shikihi”。 [14] 
2001年7月20日,《千與千尋》在日本公映,引起極大反響,這是宮崎駿的復出之作,也是吉卜力的顛峯之作,超過300億日元的票房使其使其成為日本歷史上的“票房怪物”,也成為日本影史票房總冠軍。除此之外,該部電影在美國、法國極受歡迎,除了打破日本票房和入座率外,還是首部風行全世界的吉卜力動畫電影,周邊產品為吉卜力帶來豐厚利潤。 [12]  同年10月,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開幕,用於推廣吉卜力的產品與宣傳日本動畫。 [15] 
2002年,宮崎駿執導電影《哈爾的移動城堡》,這是第一部由吉卜力以外的人做監督的動畫作品。然而由於細田衞藝術觀念與吉卜力高層不符,再次請出宮崎駿。影片以196億日元的成績穩居年度日本電影票房榜首。 [14] 
2004年,以“Studio Casino”品牌發行了《便攜式機場》成功地為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呈現了一個新的方向。 [14] 
2005年4月,接管吉卜力工作室的動畫作品以及德間書店吉卜力工作室事業本部的全部業務,並重新成立吉卜力工作室有限公司。 [7] 
2007年1月,啓動吉卜力美術館圖書館項目,同年吉卜力策劃、製作“男鹿一夫展”,大受歡迎,吸引了29萬名參觀者,創下了博物館單日參觀人數的紀錄。2011年夏天,《From Up on Poppy Hill》發行,這是繼《外堂戰記》之後第二部由年輕導演執導的電影,由導演宮崎吾朗製作。 [14] 

吉卜力工作室近年發展

2014年8月,製作人鈴木通過電視紀錄片節目宣佈吉卜力製作部門暫停。2017年5月19日,吉卜力工作室官網正式開始招募新電影新成員,標誌着吉卜力工作室製作部門重組的開始 [14] 
2023年9月21日,日本電視控股株式會社發佈公告稱,該公司董事會決定將收購吉卜力工作室42.3%的股權,並將通過簽訂支持吉卜力工作室經營管理的協議,將吉卜力工作室納為子公司。吉卜力工作室在同日召開的董事會上決議批准向日視轉讓股權。交易預計將於10月6日完成。 [5] 
2023年11月2日,吉卜力工作室官方發文,宣佈將於11月3日中午11點正式關閉賬號,並將賬號簡介修改為:“あばよ、友だち(再見,朋友)。”工作室對一路以來陪伴着的各位粉絲表達了真誠的感謝,並鄭重地向大家告別。據悉,這個賬號是三年前為了宣傳宮崎駿的新電影《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而專門設立的,影片現已經順利上映,賬號的任務也圓滿完成了。 [6] 
吉卜力工作室宣佈關閉賬號 吉卜力工作室宣佈關閉賬號 [6]
2024年5月20日(戛納時間),日本吉卜力工作室獲得第7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金棕櫚",這是第一次“榮譽金棕櫚”首次頒發給一個團體。 [10] 

吉卜力工作室工作室特色

吉卜力工作室運作方式

成立之初,吉卜力要製作作品的時候便集合製作團隊,作品完成後即解散。酬勞是依照票房等收入按比例分配製。之後則為了培養動畫製作人才而改為固定的薪水,以作為製作高品質和穩定的作品為據點。1990年,才開始實行全職制度。 [8] 

吉卜力工作室風格特點

20世紀,吉卜力工作室在動畫電影生產中,主要採用全手繪,是真正的“手工製作”。CG技術是20世紀末世界動畫電影創作的主流趨勢和技術優勢,但宮崎駿恪守傳統,拒絕電腦技術。進入21世紀後,才購入了一系列CG設備,吉卜力工作室逆流以“手工作坊式”全手繪製作方式,剋制的視效、強烈的作者風格、懷舊的影像質感反而凸顯了故事文本的敍事和思想內涵,進而形成了日本動畫電影獨特的人文氣象和美學風格,並屢次創造了動畫產業奇蹟。 [30] 
吉卜力工作室擁有相對固定的主創人員,固定的主創團隊組成,讓吉卜力作品始終保持和貫徹“宮崎美學風格”,保障了“宮崎電影”IP體系作品質量的穩定性,但也帶來了吉卜力動畫電影創作定型化、模式化,缺乏創新,後繼無人等問題。 [30] 

吉卜力工作室推廣模式

吉卜力追求高品質的同時,也不忽略市場戰略,在上映前期製作預告片,在各大影院以及電視上造勢,引起觀眾的關注,打出明星效應,比如大導演,大師配樂,著名聲優配音等等。另外,在衍生產品上,吉卜力也發揮其號召力的優勢,各種著名的主角造型以及神奇的動物都能在動漫產品店看見,並廣泛地運用到各種常用品之中。同時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每年有主題展覽,關於吉卜力的各種信息、成長的故事、動畫片裏的夢幻空間等都能在這裏看到。 [45] 

吉卜力工作室主要作品

吉卜力工作室長篇作品

年份
標題
導演
1984年
風の谷のナウシカ
Nausicaä of the Valley of the Wind
1986年
天空の城ラピュタ
Laputa: Castle in the Sky
1988年
となりのトトロ
My Neighbor Totoro
1988年
火垂るの墓
Grave of the Fireflies
1989年
魔女の宅急便
Kiki's Delivery Service
1991年
おもひでぽろぽろ
Only Yesterday
1992年
紅の豚
Porco Rosso
1993年
海がきこえる
Ocean Waves
1994年
平成狸合戦ぽんぽこ
Pom Poko
1995年
耳をすませば
Whisper of the Heart
1997年
もののけ姫
Mononoke-hime / Princess Mononoke
1999年
ホーホケキョとなりの山田くん
My Neighbors the Yamadas
2001年
千と千尋の神隠し
Spirited Away
2002年
貓の恩返し
The Cat Returns
2004年
ハウルの動く城
Howl's Moving Castle
2006年
ゲド戦記
Tales from Earthsea
2008年
崖の上のポニョ
Ponyo on the Cliff
2010年
借りぐらしのアリエッティ
The Borrower Arrietty
2011年
コクリコ坂から
From Up on Poppy Hill
2013年
風立ちぬ
The Wind Rises
2013年
かぐや姫の物語
The Tale of Princess Kaguya
2014年
思い出のマーニー
When Marnie Was There
2016年
(聯合制作)紅海龜
レッドタートル ある島の物語
La tortue rouge
2020年
アーヤと魔女
Earwig and the Witch
2023年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
The Boy and the Heron
參看資料: [16]  [17] 

吉卜力工作室短篇作品

年份
標題
1995年
2000年
Ghiblies [19] 
2001年
2001年
2002年
2002年
小梅與龍貓巴士
2002年
2002年
吉卜力斯 episode2 [22] 
2005年
2005年
2006年
2006年
2006年
2010年
酵母君與雞蛋公主 [28] 
2018年

吉卜力工作室電視廣告

年份
內容
1992年
日本電視台開台40週年紀念形象廣告
2001年
朝日飲料(Asahi)的“旨茶”
2003年
Resona集團的聲音之丘物語
2004年
House食品(ハウス食品)“在家裏吃吧。”
2004年
讀賣新聞社的企業形象廣告
參考資料: [34]  [36] 

吉卜力工作室電視遊戲

吉卜力工作室的產業拓展還包括遊戲開發,主要參與遊戲的動畫製作。 [30]  2010年,吉卜力進軍遊戲業發佈一款《二之國 白色聖灰的女王》的PS3專屬遊戲。 [44] 

吉卜力工作室其他作品

佐羅的傳説》(快傑ゾロ,1996年) 是由東寶公司製作的電視卡通電視系列劇,第26集、31集、51集外包給吉卜力製作。電視節目《金曜ロードショー》的開場影像(1997年) 電視節目《特上!天聲慎吾》的開場影像(2003年)。 [36] 

吉卜力工作室製作團隊

吉卜力工作室現任成員

百瀬義行 [35] 
作畫、演出
美術
導演
作畫
美術
作畫、演出

吉卜力工作室前任成員

作畫、演出
原徹 [36] 
製作人
製作進行
前線製作人
作畫
作畫、演出
作畫
作畫
小西賢一 [36] 
作畫
美術
作畫
吉田健一 [36] 
作畫
桑名鬱朗 [36] 
作畫
笹木信作 [36] 
作畫
須藤典彥 [36] 
演出
大冢雅彥 [36] 
演出
宮地昌幸 [36] 
演出
監督
保田道世(2016年10月5日逝世) [4] 
色彩設計
演出、導演

吉卜力工作室榮譽獎項

年份
工作室作品
榮譽
1986年
《天空之城》
大阪電影節最佳影片 [31] 
最佳導演獎 [31] 
1988年
《天空之城》
獲得《每日新聞》舉辦的日本最高榮譽與權威的動畫電影大獎一大藤信郎獎 [31] 
1988年的第四屆日本電影復興獎特別獎 [31] 
2002年
吉卜力工作室
在日本經濟新聞社(日經)舉行的“日本最佳品牌”消費者市場調查活動中,取得“消費者認為最有價值的品牌”項目排名前五名的好成績,同時在“品牌認同感”項目中,連續五年皆為第一名。 [36] 
2002年
《千與千尋》
“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這是柏林國際電影節有史以來第一次將“金熊獎”授予動畫電影 [30] 
2002年
《千與千尋》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 [30] 
2002年
《千與千尋》
紐約影評人學會最佳動畫片獎 [30] 
2003年
“通通都是吉卜力 吉卜力工作室立體造型物展”(ジブリがいっぱい スタジオジブリ立體造形物展)
參觀人數超過22萬人 [36] 
2004年
吉卜力工作室
威尼斯電影節頒發了一座獎給吉卜力工作室,表揚他們製作的《哈爾的移動城堡 [36] 
2004年
《哈爾的移動城堡》
榮獲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奧賽拉獎 [16] 
2011年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提名第25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動畫片獎 [41] 
2012年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獲得第34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動畫片獎 [41] 
2014年
《輝夜姬的物語》
獲得第40屆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提名 [42] 
2014年
《輝夜姬的物語》
第27屆芝加哥電影評論家協會獎提名 [42] 
2015年
《輝夜姬的物語》
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 [42] 
2015年
《輝夜姬的物語》
第42屆安妮獎提名 [42] 
2023年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英語片名《男孩與蒼鷺》)
首映票房打破紀錄,以1297萬美元的票房成為首部登上北美票房榜首的原創動漫作品 [39] 
2024年
吉卜力工作室
第77屆戛納電影節授予吉卜力工作室,本屆終身成就獎“榮譽金棕櫚”,這也是戛納歷史上首次獲得該榮譽的團體。 [10] 

吉卜力工作室票房收入

名次
作品名稱
發行商
上映年份
發行收入
(日元)
票房收入(日元)
觀影人數
監督
1
2001年
-
304億
2350萬人
2
東寶
2004年
196億
1500萬人
宮崎駿
3
東寶
1997年
113億
193億
1420萬人
宮崎駿
4
東寶
2008年
-
155億
1200萬人
宮崎駿
5
懸崖上的金魚姬 [38] 
東寶
2008年
155億
1287萬
宮崎駿
6
東寶
2013年
120億
-
宮崎駿
7
東寶
2002年
64.6億
-
8
輝夜姬的物語
東寶
2013年
51億
9
東寶
2011年
44.6億
宮崎吾郎
10
東寶
2014年
34億
米林宏昌
11
紅豬 [36] 
東寶
1992年
28億
-
304萬人
宮崎駿
12
東寶
1994年
26.5億
325萬人
高畑勳
13
1989年
21.5億
264萬人
宮崎駿
14
東寶
1991年
18.7億
216萬人
高畑勳
15
東寶
1995年
18.5億
208萬人
16
松竹
1999年
7.9億
115萬人
高畑勳
17
東映
1984年
7.9億
91萬人
宮崎駿
18
東寶
1988年
5.9億
80萬人
高畑勳
19
東寶
1988年
5.9億
80萬人
宮崎駿
20
東映
1986年
5.8億
77萬人
宮崎駿

吉卜力工作室相關設施

吉卜力工作室美術館

吉卜力美術館 吉卜力美術館
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位於日本東京都三鷹市,創建於2001年10月1日,用於推廣吉卜力的產品與宣傳日本動畫, [15]  [32]  每年的展覽內容都會有所變更,因此受到好評。2000年展示的主題是“阿德曼動畫工作室”(Aardman Animations);2005年的主題是“阿爾卑斯山的少女”。 [32] 

吉卜力工作室小金井動畫學院

小金井動畫學院創辦於1995年4月,用以挖掘及培養吉卜力以及日本動畫的新晉人才,組織專家教學、相關技術研發及理論研究等活動。 [32] 

吉卜力工作室皋月和梅的家

皋月和梅的家(サツキとメイの家)位於日本愛知縣萬國博覽會場館,2005年3月竣工,再現了《龍貓》中皋月和梅所住的房子和室內陳設,開展非常火爆。 [32] 

吉卜力工作室吉卜力服飾店

吉卜力服飾店(仕立屋スタジオジブリ) 由日本Prime Gate公司向吉卜力工作室取得授權,進行以“GHIBLI”為品牌的服飾和飾品之企劃、製造、販售。從2004年的秋冬開始販售。形象模特兒是《紅豬》中的主角。商品的目標客層為40歲以上的中年男性。 [1] 

吉卜力工作室社會活動

2011年4月,吉卜力工作室與日本非盈利公益組織“和平之風”(Peace Winds Japan)與共同企劃實施,免費為東日本大地震重災區避難所的受災羣眾放映宮崎駿的經典作品《龍貓》和《魔女宅急便》,併為災區提供放映機、DVD、大銀幕等設施,旨在藉此向災民傳達歡笑,並將印有“龍貓”的卡通彩紙分發到每位災民手中。 [4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