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扣舊區的都市情懷

阮世生喜歡寫警匪故事,從過往的《咖喱辣椒》(編劇)及《夠薑刑警》可見,他處理這種題材特別得心應手。今次利用熟練的通俗劇手法,處理充滿温情的題材,實為誠意可嘉的精緻小品。從對人物角色的關懷,以及灣仔作為香港舊區的重視,可見本片是阮世生一次宣泄個人情懷之作。

《神經俠侶》訴説的是香港經濟最低迷的時候,三個香港人的故事。三個處於不同階段的香港人,代表著三種不同的香港人心態。容祖兒是少不更事的初出茅蘆新一代、陳奕迅是面臨崩潰的未老先衰老差骨,而吳鎮宇則是崩潰過後的行屍酒肉神經漢。

從陳奕迅的氣餒,我們看到香港年青一代(比容祖兒早三年當差而已)理想幻滅下的頹廢。從容祖兒的衝勁,導演展示著年青人應有的活力,為理想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吳鎮宇飾演的神經漢受到金融風暴及樓市影響,成為了「無能男」的佼佼者,他好像已經崩潰到完全無法挽救的地步,卻又因一點點對香港地道文化的感情,及對人情的信任,而重新檢視前路的可能性。

容祖兒的那種年青力量,在八九十年代港產片可謂比比皆是,可是這幾年以來,「無能男」當道,女性角色惟有大發雌威充撐場面。容祖兒的角色,就是要以衝勁去喚醒「無能男」的頹廢。陳奕迅與吳鎮宇於片尾時重新振作,是導演的一廂情願,也是他對香港的未來憧憬,少不免有點不夠寫實,卻讓人感受到創作人的樂觀態度。

編劇出身的阮世生,在影片的細節處理上顯出其功力未減,吳鎮宇飾演的神經漢可謂字字珠璣,偷奶粉與垃圾婆情節充滿温情,而且細緻動人,輕鬆調子中偶有沉重筆觸,令人深思。影片的整體技巧雖然未見突出,某些段落亦流於俗套煽情,但相比起以大場面掛帥的大製作來説,卻散發著一股難得的親切踏實。

導演利用灣仔舊區作故事的背景,滲透出他對香港舊區舊物的個人情懷。影片走到灣仔的每一個角落,藍屋、喜帖街及行人天橋等,再不是佈景那麼簡單,在阮世生的鏡頭下變成了即將流逝的黃金歲月,譬喻著三位主角的不同階段之餘,亦將香港經濟狀況等問題帶到核心,其中的種種暗喻更不難令香港觀眾產生無限的感慨與共鳴。

最後,陳奕迅與疑犯倒臥在灣仔街頭,疑犯手拷被扣在「灣仔區」的牌匾上,代表了自強不息精神的回歸,也代表著香港人跟這片地方互相緊扣的都市感情。

作者: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