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同婚合法化2週年:為何還有華人同志選擇形婚?

Midsection Of Men Wearing Suits Sitting By Table

Source: EyeEm

下載 SBS Audio 應用程式

其他收聽方法

今年12月9日是澳大利亞同性婚姻合法化兩週年,但為何依然有部分生活在澳大利亞的華人同志會選擇形式婚姻呢?一位華人男同志聊了聊自己的經厤和看法。


形式婚姻,指的是男同志和女同志兩個互相有自主意願的成年人,進行不基於愛情的法律民事結合。在中國目前的情況下,同性婚姻合法化依然遙遙無期,很多LGBTIQ+性少數群體會選擇形婚的方式,緩解自己和家庭的壓力。

澳大利亞已經在2017年12月9日正式合法化同性婚姻,在2018年就有。但是,SBS普通話記者觀察髮現,形式婚姻的想法依然在澳大利亞華人同志圈中存在。

在一個有60多人的“形婚資源”微信群中,有“形婚報名模板”列出了希望尋找形婚對象的相關條件和要求。其中有常見的性彆、身高、體重、年齡、職業、是否有車房等需要填寫的個人情況之外,還有是否PR、感情(真實同志感情狀況)、是否要小孩和計劃結婚時間等。

而在“要求對方”一欄中還有“是否同住”這一情況需要說明。
Investigadores australianos identifican mejor rendimiento escolar entre niños de parejas del mismo sexo
Investigadores australianos identifican mejor rendimiento escolar entre niños de parejas del mismo sexo Source: Getty Images
形婚沒有“愛”也沒有“性”

一位在澳大利亞生活多年併且曾經認真考慮過形婚的華人男同志H君介紹說,在形婚關系中,協議結婚的對象雙方併沒有真實的感情關系,而且因為是男同志和女同志,所以他們之間也不會有性關系。

通過網站和同志圈認識之後,雙方談妥條件,認為可以彼此接受,一場“假結婚”就開始了。“結婚的整個流程和正常婚姻是一樣的,只不過正常婚姻是建立在感情基礎上,而形婚只是一種形式婚姻,結婚以後依然各自過各自的生活。”

也就是說,在形婚中的男同志和女同志,他們各自有自己的同性伴侶,雖然居住在一個屋簷下,但完全是分開生活。只有在見對方父母家庭和一些公開場合,才會以“夫妻”的身份出現。

澳大利亞華人同志權益組織澳紐彩盟 ANTRA的主席鄭宇正從事法律工作,他介紹說:“形婚從法律上來看併無大礙,說白了就是一個默認的合同關系。互相尊重彼此的空間、界限和生活準則。因此,從道理上形婚併不是一件壞事。”

但他也提到,對於大部分華人來說,婚姻是兩個家庭的結合和傳宗接待的開始。這種不基於感情的“假結婚”,最怕的就是被戳破。
Friends or sisters playing with a leaf
Two friends or sisters playing with a leaf in Beijing,China. Source: E+
形婚源於欺騙,最怕被父母戳破

由於來自父母的壓力太大,H君也不忍心讓父母過分擔憂,他曾一度非常認真地考慮形婚這種方式,但考慮到形婚的風險,最終選擇了放棄。

他說:“憑著父母對自己的了解,很有可能在平時生活中就髮現一些端倪。如果父母髮現你們併不是正常的夫妻關系,非但沒有解決你要逃避催婚壓力的問題,而且還會有其他一系列的問題需要你去面對,這個風險我看來是很大的。

鄭宇正也承認,選擇形婚“或許就是為了搪塞多事的家人、朋友、同事,甚至是使自己能在中資企業或上流華人社會被視為‘成功人士’的一個表象”。

H君經過慎重的考慮後,最終沒有走上形婚這條道路。因為他覺得這不但是欺騙父母,更是辜負了他們的一番苦心。“他們本來是希望你在情感上和生活上都有個人來照顧,但選擇形婚的話,兩個人也不可能有多麼相濡以沫……即欺騙了父母,也辜負了他們的苦心,所以我沒有這樣做。”
Getting married
Bride and groom at wedding ceremony. Source: Moment RF
形婚:一種不得以的選擇

記者多方了解,髮現形婚這種現象確實在澳大利亞華人同志圈中存在,也有一部分人在積極尋找形婚的對象。但對於大多數華人同志來說,如果可以選擇,是不會選擇形婚的。而這份選擇權,主要在於華人父母能否接受自己的同性性取向。

H君也談到,是否選擇出櫃和形婚,和自己父母的接受程度有關。他說:“雖然我們在澳洲,但父母不一定在澳洲。父母對這方面(性少數群體)的信息很有限,父母的觀念還是以前比較陳舊的觀念。”

鄭宇正也說到:“很大一部分的華人通過留學、投資、經商等方式穫得澳洲的居留權。對很多同志來說,這個居留權的背後或許是父母的積蓄、棺材本。畢竟是得到了父母的財政支持才穫得今天的成就,這使得很多華人選擇“形婚”來完成對父母的愧疚,以自己看似風光的婚姻回餽父母的大恩大德。”

是否出櫃、是否形婚,這個問題對於華人來說更多的是一個家庭問題。一旦做了這個選擇,結果就要自己和家人來共同承擔。

H君說:
我希望尊重每一個家庭不同的情況,即使Ta選擇不出櫃,即使Ta選擇形婚,我們也可以理解也許Ta有自己的原因。
華人同志形婚是為了父母,也許只有父母才能解開這個尷尬的局面。

點擊收聽H君的故事:
LISTEN TO
Fake Marriage among Chinese LGBT communities in Australia image

“形婚”,在澳华人同志的无奈选择

SBS Chinese

06/12/201908:17
*應採訪人要求,文中使用化名,聲音經過處理。

關注更多澳洲新聞,請在Facebook上關注SBS Mandarin,或在微博上關注澳大利亞SBS廣播公司。

(本文系SBS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需內容合作,請來函聯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