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腸鏡簡介 - 長庚紀念醫院

小腸鏡簡介

簡介

在消化道中,小腸是最長的器官,成年人平均可達5-7 公尺長。 這麼長的管道,在腹腔內會形成許多環繞的游離管腔,好像一團糾結的毛線球一樣。由於這樣的特性,使得小腸疾病在公元2000 年以前,被胃腸科醫師視為一個難以切近的區塊,甚至可說是一個盲點。傳統性的一些診斷工具,包含:電腦斷層攝影,核磁共振造影,小腸鋇劑攝影,推進式腸鏡,術中腸鏡檢查等等,不是在診斷率上令人難以滿意,就是檢查的併發症比例太高。

這種情形一直到了公元2000-2001 年,由於兩項劃時代的發明,開始有了極大的轉變:它們分別是在公元2000 年所發明的膠囊內視鏡(capsule endoscopy)及2001 年由日本的山本博德先生所發明的雙氣囊小腸鏡(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這兩項檢查,將小腸疾病的診斷率提升到60-80%,遠超過之前的各項傳統檢查方式。其中的雙氣囊小腸鏡,除了診斷的功能外,更具備了以內視鏡「治療」某些小腸疾病的能力。

雙氣囊小腸鏡的外觀類似於大家所熟知的胃鏡,只是它的內視鏡長度更長,達200 公分,而內視鏡外徑為9.4 釐米(以利於各種內視鏡治療輔具由內視鏡工作槽中伸出使用),並搭載一個以特殊材質製造的外套管。在內視鏡及外套管上,會分別再裝上以特殊材質製造的「氣囊」(balloon),可以充氣膨脹或抽氣還原。利用這兩個氣囊,便可以讓內視鏡附著,抓緊我們的小腸壁,一段一段地向前推進,對小腸進行觀察及治療。一般來說,由於小腸長達5-7 公尺,合併經口及經肛門的兩次小腸鏡檢查,才有可能將整段小腸完整檢查。經口小腸鏡檢查並不需要特殊的術前準備,只要在術前禁食8-12 小時即可;而經肛門小腸鏡檢查,則需要在術前做口服清腸藥物的投與,類似於一般大腸鏡檢查的術前準備。

治療對象

自2001 年雙氣囊小腸鏡問世後,歷經數年的使用經驗,在文獻上發表的適應症已經相當廣泛,包括:

  1. 隱晦性胃腸出血:即胃腸道出血,經胃鏡及大腸鏡檢查後,仍找不到出血點;這是最常見的小腸鏡適應症。對於某些血管性或發炎性病灶所造成的出血,也可以嘗試用內視鏡治療的方式,例如:氬氣電槳燒灼術,止血鉗,來達成止血的目地。
  2. 繼膠囊內視鏡後之小腸鏡檢查:主要是因為目前的膠囊內視鏡缺乏充氣及採檢、治療的功能。在膠囊內視鏡將病灶定位後,可以依此選擇經口或經肛門小腸鏡,對病灶做更詳細的檢查,切片甚至治療。
  3. 診斷並治療狹窄性病灶:例如克隆氏症引起的腸道狹窄,可以利用小腸鏡來進行氣球擴張術。
  4. 診斷並治療腫瘤樣病灶:例如對腫瘤進行切片檢查並作「刺青」(tattoo)劃記,之後可以讓外科醫師以侵犯性較小的腹腔鏡手術進行切除;對於Peutz-Jeghers 症候群的多發性小腸息肉,則可用內視鏡直接予以切除。
  5. 小腸異物的取出:例如取出卡在腸道內的膠囊內視鏡。
  6. 診斷難以解釋的腹痛或腹瀉
  7. 困難的大腸鏡或逆行性膽胰管鏡檢查:對於某些開過刀,造成解剖學位置改變或沾黏,或腸道過彎的病患,在一般大腸鏡或逆行性膽胰管鏡失敗後,可以用雙氣囊小腸鏡來提高檢查成功率。

至於雙氣囊小腸鏡檢查的併發症,包含了小腸黏膜損傷(一般為自癒性),出血,腸穿孔,胰臟炎(在經口小腸鏡後),吸入性肺炎,心率不整等。由May 等人所分析的2,300 例雙氣囊小腸鏡檢查,在診斷性雙氣囊小腸鏡的併發症發生率約為1%,在治療性雙氣囊小腸鏡則約為4%。

本院胃腸肝膽科自2003 年11 月引進雙氣囊小腸鏡後,至今已完成約200例檢查。小腸疾病的診斷率約為75%,而介入性的治療在有診斷的病患中,可以達到70%左右。在併發症方面,除了一些輕微、自癒性的腹脹、腹痛外,嚴重併發症則僅見於一病例(0.5%)。這樣的成果,與國外醫學中心相比,是毫不遜色的。

近年來,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又有單氣囊小腸鏡,螺旋式小腸鏡等新發明問世。在它們的加入後,可望在小腸疾病中,再創造一個新的里程碑。藉由小腸鏡的幫助,我們希望能解開更多之前所無法處理的小腸難題,造福更多的小腸疾病患者。

 

-文章亦發表於長庚醫訊第三十一卷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