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成立只為當以太坊「好幫手」? 解構Polygon架構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博客 - D211108

【虛擬貨幣】成立只為當以太坊「好幫手」? 解構Polygon架構

博客

發布時間: 2021/11/08 11:50

最後更新: 2021/11/08 11:52

分享:

分享:

比特幣上周在61,000至63,000美元區間徘徊,未能突破之前高位,一周升0.01%,上周五報62,231美元; 以太幣亦是窄幅上落,一周升2.8%,於上周五報4,537美元。

香港證監會副行政總裁梁鳳儀出席香港金融科技周論壇時表示,證監會和金管局正在密切聯繫,檢視有關加密貨幣交易的相關監管框架,包括探討是否接受加密貨幣相關的ETF,以及允許散戶透過綫上券商投資加密貨幣的可能性,有機會在年底宣布。

而美國國會議員Tom Emmer和Darren Soto於11月4日致函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Gary Gensler,呼籲SEC批准基於現貨比特幣資產的ETF交易產品。他們質疑為何SEC願意接受基於比特幣期貨的ETF交易,而不同樣接受基於現貨比特幣的ETF交易,而波動性亦可能較比特幣現貨ETF大很多。

今周繼續介紹ix加密貨幣指數另一新加入成分貨幣Polygon。Polygon區塊鏈原名叫Matic network,它的幣名是Matic,後來區塊鏈改名叫Polygon,但幣名不改,仍然叫做Matic。Polygon整個10月上漲71.7%。

【Terra「雙代幣」制度究竟點運作?按此

Polygon創立的初衷是想做以太坊的「好幫手」。以太坊在設計初期,每秒約只能進行10至20個交易,但由於使用者人數及交易量大幅增加,系統也逐漸無法負荷,導致交易嚴重延遲,Gas費用(交易手續費)也隨之上升。而相比一般支付平台如Visa、Paypal每秒均能處理數千筆交易。以太坊希望藉着ETH 2.0升級來解決所面對的問題,但過程需要3至4年時間之久,因而出現了不少團隊嘗試解決以太坊問題,而Polygon就是其中之一。

而Polygon不同之處是企圖打造一個區塊鏈框架,同時也讓不同的智能合約之間可以彼此互通,它的目的就是實現Defi跟NFT在不同的Layer 2項目進行跨鏈,打造更有效率的區塊鏈世界。目前區塊鏈中擴容的方式,大致可以分為Layer 1和Layer 2,擴容是指能夠改善區塊鏈的運算速度從而提升交易效率。Polygon是一種Layer 2的擴容方案。

【加密貨幣指數新貴 唯鏈應用剛起步發展待驗證:按此

究竟Layer 1和2有甚麼分別呢?Layer 1就是直接在原本的區塊鏈上進行修改,像是更改區塊大小等等,因此被稱為鏈上擴容。Layer 2則是在區塊鏈外進行操作,因此被稱為鏈下擴容。Layer 2除了可以擴展性能之外,可以將更多更覆複雜的需求轉移到鏈下進行,使得主網上不能實現的一些功能都可以在鏈下實現。比如像比特幣幾乎沒有智能合約的公鏈,在Layer 2技術成熟之後,也可以實現像以太坊一樣的智能合約的功能擴展需求。

以上介紹僅供參考,是否值得投資還請各位讀者自行判斷。

ix加密貨幣指數受整體加密貨幣市場波動影響,上周五報16472點,一周升5.1%;ix比特幣指數報14843點,一周升1.4%;ix以太幣指數報38983點,一周升5.8%。

指數 指數水平(點)* 一周變化
ix加密貨幣指數 16472 +5.1%(+795)
ix比特幣指數 14843 +1.4%(+200)
ix以太幣指數 38983 +5.8%(+2148)
*截至2021年11月5日。3隻指數均採用相同的起始日及基準水平(2018年12月3日為1000點)。

=====

想自己砌高息股組合,低風險兼月月有息收?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許慧儀 得利通(數字科技研究)研究員

欄名 : 得利數字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