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许鞍华的导演功力?

2020 年 7 月 20 日更新:据外媒报道,第 77 届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将颁给许鞍华和蒂尔达·斯文顿,许鞍华导演也成为全球首位获此殊荣的女导…
关注者
366
被浏览
118,815

31 个回答

谈到许鞍华,可以说的太多了,以下我尽量做到简短。

许鞍华是香港影坛一位重量级的女性导演,毫不夸张的说,许鞍华是唯一可以在香港电影圈里与男性导演抗衡的女性。和王家卫相比,同样是游走在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导演,由于她早期作品类型过多过杂,所以许鞍华在探索自我的路上走得比王家卫艰辛。直到《女人四十》(这是划分许鞍华前后期作品风格的一个分水岭)她才逐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许多人喜欢把港台的几位知名女性进行横向比较,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张婉婷,张艾嘉。我认为张婉婷,张艾嘉和许鞍华在描述女性题材上都有独特的功力和经验。但是许鞍华比其他两位更胜一筹。张艾嘉和张婉婷比较善于描述都市女性的成长,他们的视野比较集中于情爱方面,更多一些浪漫主义色彩。拿张婉婷的《岁月神偷》举例,这是一部好电影,可以看出张婉婷在片中用了很多浪漫主义的情调来充实画面,但是相比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同样是描述香港本土情怀和普通生活的电影,《天水围》很明显可以看出更多出了一分沉稳,冷静和客观,镜头更多的是纪录而非渲染。这种视野是其他女性所不可及的。在我眼里,许鞍华就是一个女汉子。


作为从香港新浪潮电影中出来的导演,许鞍华早期受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影响很深,同时黑泽明也给她很大影响,她的早期电影和香港主流导演一样,主要以男性视角来拍摄,包括从《疯劫》、《撞到正》、《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这个时期她的主要问题在于拍摄的类型过多,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视角,虽然也有像《疯劫》这种借鉴波兰斯基风格的优秀影片,但是总体来说,这种优势会随着新浪潮被主流商业电影稀释而渐渐衰退,包括当时很多新浪潮出来的导演都被淹没了,你们比较熟悉的除了有她,还有徐克。


其实在许鞍华风格没形成之前,她已经尝试过很多改变,包括《书剑恩仇录》和《香香公主》两部武侠片,还有《倾城之恋》爱情片,但是都失败了(但是《倾城之恋》可以看出她女性意识的复苏),之后她是因为受到孝贤《风柜来的人》和杨德昌《青梅竹马》的影响,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所以她决定放弃大题材,把视野转向平民生活,拍摄了其艺术生涯中的最具经典性的一部电影一一《女人四十》,由此奠定了她许鞍华风格的电影和独特的女性视野。这部电影之后你会发现,她的作品中对女性的关怀和女性视角的展现在香港电影圈中十分的独树一帜,无论是《后现代》《玉观音》还是《天水围》,她对母子情,女人友情之间的探索都愈加深刻强烈,但是镜头依然十分冷静客观,平淡的记录着边缘人群的生存状态。许鞍华在艺术与商业的夹缝中生存,我个人相当佩服这种有独立意识和个人情怀的导演。


另外由于许鞍华拍过许多很多女人戏,所以她很善于挖掘女演员身上的潜力,《千言万语》中李丽珍,《后现代》中赵薇,《天水围》中鲍起静,《女人四十》萧芳芳,无疑对这些演员的改造是巨大的,拿萧芳芳来说,从早期的《撞到正》的搞笑到《女人四十》中表现一个女人的隐忍的转变,这种改造几乎可以说重新挖掘了萧芳芳的潜能,可以看出她一直试图在将演员击碎和重塑。



从拍摄特点上来说,许鞍华在拍这些片子的时候,虽然场景不断切换,情节也不断深入,但是她的拍摄还是能看出是在不遗余力地摒弃着所有花哨的技巧,用长镜头、远镜头直接呈现人物最细微的表情变化,她更关注关心的是一些生活琐碎的细节而不是花哨的场面。另外她对色彩的运用也是比较丰富的。比如在《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有很多空镜头,表现了上海和鞍山两个世界的巨大反差,也表现了姨妈等当年的知识青年令人叹息的命运,凡此种种不一一赘述。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香港主流商业电影的挤压下,许鞍华的独特思想和女性视角的确在一些人面前显得弱势很多,但是毫无疑问,她自身的坚韧和对电影的执着追求,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比有些人更加对得起导演二字。

PS:以上文字系本人原创,同步发于微信公众号:BehindMovie,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演绎。发现侵权,立即起诉。(个人分享至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好友及微信群注明作者及出处,无需授权)

-

许鞍华是香港电影新浪潮中(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首屈一指的人物,1979年以《疯劫》打响了新电影的第一炮,自此香港逐渐涌现出一大批关注社会、家庭和人际关系问题等题材的电影,为香港繁荣的电影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疯劫》作为许鞍华的处女作,其拍摄手法和故事在今天看来可能会稍显陈旧(据她自己说是在学习模仿波兰斯基),可是该片却无疑彰显了许鞍华的拍片天资,主观摇镜头,客观长镜头,多重叙述视角,光影的运用,升降机位的调度,这些都深刻地营造出恐怖片咄咄逼人的气质。值得一提的是,此片取材于香港发生的一起真实凶杀案件,编剧陈韵文对素材做了巧妙的改动,原本凶手为男死者的未婚妻,影片当中则改成了疯子,悬疑点也由此而来。同样是在新浪潮期间拍摄的另外一部作品《投奔怒海》,场面掌控上相较于《疯劫》就更加成熟大气,该片可谓摄人心魄,荡气回肠,也因为此片,又联系到许鞍华终身未嫁的现实,让人不得不对她的取向产生兴趣,这当然是无聊的八卦之谈,可称其为女汉子却一点不为过,她的镜头是及其冷静又冷酷,开场甚至是纪录片的记叙方式,影片讲述了日本记者在越南解放之后实地体验到人民生活疾苦民不聊生受尽压迫的状态,饱含政治映射,叙述场面宏大,颇具史诗气息,大场面调度上和《疯劫》比精彩许多,比如开片越军进城的三分钟长镜头,运镜和人物走动可见功底,中景平拍到仰拍,再到全景俯拍,最后又以林子祥的客观中景平拍结束,非常流畅,解放后越南同庆景象一览无遗。

不仅是《投奔怒海》,联系到许导的其他电影,我们也几乎很难看到她作为一名女性该有的细腻敏感,与同为香港女导演的张艾嘉、张婉婷、罗卓瑶相比,许导可谓技高一筹,她更多地隐藏着自己传统意义上的女性特征,影片不是全副精力关注曲折爱情和缠绵情调,而始终贯穿浓重的“家国情怀”。她是思想型导演,以悲悯情怀冷静观照世界,作人本关怀,现实批判,以严谨的写实手法讲述时代、历史的厚重与悲凉。沉重地,但是疏离地讲述,从容不迫,还其本象。可以这样说,许导从来不会去刻意煽情,她只是在镜头下客观地记录人的命运,纵观她三十余年的拍片生涯二十五部作品(除黄金时代),许导的主题从来都没有离开对大环境下人的关注,这也是我如此钟爱她的原因之一,她提醒我们思考自己所在环境下的状况,却也不使人绝望,因为她的电影中总有那么一个入世的好人,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绵延而不绝于落魄,不厌于生活之琐碎。

如果你偏爱纪实风格的影片,许鞍华是华语片导演中最值得研究的不二人选,之后的《倾城之恋》(1983)、《书剑恩仇录》(1987)、《香香公主》(1987)、《今夜星光灿烂》(1988)、《客途秋恨》(1990)、《上海假期》、《极道追踪》(1991)、《少年与英雄》(1993)无一不延续了写实风格。

而1994年的《女人四十》则创下她作品中新的高度,影片以轻喜剧和纪实风格为基调,描写了年逾四十的香港妇女在应对家庭、工作和老人三方面问题中如何斡旋的故事,实为寻常百姓家的生活缩影,四十岁的女人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最难当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色,里面恰好处于现代文明与传统习性冲突的交点上,相处间最需要包容和理解,许鞍华很懂得抓住观众的G点,不刻意煽情,情感自然娓娓而来,中国女性的隐忍自持牺牲和大爱全部糅杂在里面,最终成为一句“休涕泪,莫愁烦,人生如朝露”。也正是因为此片,许导的奖项接踵而至,女主角萧芳芳获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影片获第3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女主角、男配角、摄影奖;第1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编剧奖。

1997年许鞍华挑战了张爱玲的《半生缘》,开始拍摄文学改编题材,从这一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许导选角色的犀利眼光,虽然有梅艳芳、黎明这样个性鲜明的大明星,但其毕露锋芒也与书里面曼路和世钧的气质很符贴,吴倩莲素寡的清纯形象也像极了曼桢,葛优的猥琐气质更是对鸿才这个名字的逼真诠释,虽然我个人不太喜欢世钧还手套和结尾餐馆重逢的那两场戏,但我仍认为它是文学改编的一部成功作品,整体观感也如同张爱玲的书一样,唏嘘又感人,尽管它收获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如果不算上尚未上映的《黄金时代》,恐怕许导目前格局最大的影片是1999年拍摄的《千言万语》,又是一部涉及政治题材的影片,横跨香港风云变幻的二十余年,讲述了生活在八十年代的香港年轻人在政治动荡下个人理想和感情无处安放的失落感,许导自称这是她自己最喜欢的一部作品,拍的非常沉重,声嘶力竭,“故事中的政治事件,已不重要,而是用来作为背景真实的根据,来表现某种情绪,就是一种不安、躁动、理想的破灭,再加上种种人生的不幸,变成一种比较富悲剧性的东西,而在悲剧性当中唯一可以获取的,就是人的回忆”。

接下来的几年可以说是许鞍华的创作低潮期,除了2002年的《男人四十》收获金像奖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提名外,其他成绩平平,而这部男人四十也是一部中庸之作,除了带点文学上的叙事趣味,并不撼人。

但是08年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却是一部足以让她跻身大师系列的影片,讲述了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与孑然一身的老太成为朋友的故事,虽然镜头上带着电视剧般的粗糙感,可是却为纪实感的加强添色不少,弱化戏剧性,几乎没有冲突,却给人带来极强的共鸣,生活细节的扑捉可谓见微知著,一叶知秋,让人感叹人间悲凉从无常生活中来,到彼此依偎取暖的温存中去,这样的伤感不会让你流泪,却必定让你念念不忘。情感渲染得天衣无缝,不着痕迹,如潺潺小河,一股温情脉脉地流进心田,灌溉人之本性,心花便在其中开出了漫山遍野。许鞍华感言此片 “重新建立了我对电影、对这个世界的信心”。

有趣的是,许鞍华曾经为《视与听》选了她个人影史的十佳:1科波拉《教父2》,2波兰斯基《唐人街》,3黑泽明《七武士》,4费里尼《大路》,5成濑已喜男《浮云》,6塔可夫斯基《镜子》,7候孝贤《童年往事》,8安哲《雾中风景》,9阿莫多瓦《关于我母亲的一切》,10茂瑙《诺斯费拉图》,唯一入选的一部华语片是侯孝贤的《童年往事》,可见此片对她影响之大,我相信这部影片对她后来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和《桃姐》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回归对小人物日常生活的关注。

如今许鞍华已过耳顺之年,在锵锵三人行里面窦文涛问她说:“许导,听说您在香港并没有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许鞍华对这个问题感到非常吃惊,说:“为什么一定要买房子,租房子一样可以住,买了你也没有拥有它啊。”许鞍华对物质生活并没有什么要求,她甚至很吃惊房子是个人在世界生存的必需品。现今香港电影新浪潮那一辈的导演中,也只有许鞍华依然保持着拍片的独立性,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她的影像风格也从前期至后期渐趋平实而有深厚意蕴,这是我越来越喜欢她的原因之二。

在华语片导演中,许鞍华可能是涉及题材最广泛的一个,涵盖惊悚,武侠,文学改编,自传,社会现象,政治变迁,女性议题等,在艺术追求上,许鞍华有深厚的人文价值和审美意味,因为许鞍华,让我几乎诚实地相信生活是善意的,温情的,悲凉的,感人的,有趣的,勤勉的,宽容的,诗意的,悄悄的,日复一日无声的,在她的电影中,我们可以找到生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