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福利】「熱愛」工作心態變 香港亦現「大離職潮」?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個人增值 - D220126

【職場福利】「熱愛」工作心態變 香港亦現「大離職潮」?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2/01/26 18:50

最後更新: 2022/02/06 21:53

分享:

分享:

自從疫情以來,很多國家的勞工市場都出現「大離職潮」。到底甚麼是「大離職潮」呢?

「大離職潮」的概念最早由德州農工大學管理學副教授、組織暨心理學家安東尼.克洛茲(Anthony Klotz)在2021年5月提出,他當時預測,由於疫情讓大環境有所變動,許多離職計劃被壓抑已久;再加上疫情讓很多人開始思考生死、遠程工作、工作與家庭平衡等議題,進而考慮工作的去留。

香港方面又如何呢?2019年,本港全年總勞動人口為396.6萬,較2018年下跌0.3%,然而踏入2020年,疫情大爆發下,2020年總勞動人口為388.8萬,按年下跌2%,再比較過去沒有疫情時的勞動人口數據,2017年至2019年期間,其下跌的百分比全部低於1%。2020年的下跌幅度又代表甚麼呢?這是否顯示出香港的勞工市場如美國或英國般出現「大離職潮」?在這一場世紀疫情下,香港人又會否改變過往「錢錢錢」的心態?

打工仔不再「奴性」重

過去不少香港人「熱愛」工作,但自從疫症影響下,打工仔開始思考人生不應該只着眼於工作,而是要生活及工作保持平衡、在職場上亦要考慮各種保障,僱主和僱員的關係亦漸漸出現改變。

現時本港不少企業難以請人,某程度上反映不少勞工階級開始懂得要求一種新的工作環及模式,包括勞工福利及保障,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打工仔,對各種不公平待遇及剝削作出反抗。

作為僱主是否仍要像過往般忽略員工的訴求,選擇無視他們的努力呢?在一個世紀疫症以後,過去港式壓榨勞工的情況會否因此而出現改變呢?企業亦要考慮,要留住人才是否需要再思考更深層次的勞工福利,或是改善工作環境等?

雖然這個問題並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但卻是僱主及僱員都需要深思的問題。

【英國貨車司機嚴重缺人 企業加薪搶人年收入可逾57萬 :按此

 

責任編輯:陳玉蓮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