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不少人考慮成立信托 一文了解入場門檻和好處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iMoney智富 - 理財智慧 - D220803

【理財智慧】不少人考慮成立信托 一文了解入場門檻和好處

理財智慧

發布時間: 2022/08/03 23:12

分享:

分享:

在以往,很多人都認為成立信托是「有錢人的專利」,但隨著不少人對於海外移民的需求增加,當知道信托有助稅務管理的情況下,希望更了解信托的運作和優勢,本文便會略作介紹何謂信托、成立信托的門檻和費用以及如何發揮其優勢。

同場加映:【青姐話】睇業績、聽消息 欠靈活、難搵食

成立信托
在香港提供信托服務的公司,均需要向公司注冊處申請信托或公司服務提供者的牌照,只有經有關當局核准,才可以在香港提供有關服務,現時共有725個牌照可以提供信托服務。現時大眾較易接觸而提供信托服務都是以銀行和信托公司為主,參考部分銀行的入場門檻,如果以流動資產計算的話,需要一百萬美元、非流動資產則要求三百萬美元以上;後者則按公司規模而定。

好處一: 債務隔絕
在開設信托後,委托人人可以將流動或非流動資產放在信托,變相由信托持有所有資產 ,情況與公司持有資產類似,即公司 (或信托) 是一個法人的身份。由於信托的獨立性,如果委托人日後有任何債務問題,信托資產也不受影響,可以達到債務隔絕的目標。

好處二:資產傳承

現時資產傳承而言,主要以遺囑或人壽保險的形式為高,好處是可以按其生前的意願傳承資產,避免出現分配問題。同樣地,信托也可以達到資產傳承的好處,資產可以按委托人意願繼續傳承,而信托內的資產與遺囑或保單不同,不可以作再投資。當當中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已故藝人梅艷芳,她生前成立了一個信托,以分配她的遺產,但她的母親對此分配感到不公平,曾經多次入稟取得遺產或增加生活費,但都被法庭拒絕,可見信托可以達到傳承的目標。

好處三:資產保密

在成立信托後,所有的資產都會在信托的名下。現時的人對於自己的隱私愈來愈重視,不希望別人知道他們持有的資產,但信托的出現,對於追尋產業的持有人難度會增加,甚至需要經過訴訟才可能知道誰人持有人。因此為了達到資產保密的好處,均會考慮成立信托。

每年成本

成立信托也需要支付一定的成立費用,主要分為成立費用和每年管理費用。「成立費用」為公司向委托人一筆過收取的費用,用作成立信托的作用;「每年管理費」則為每年的營運開支,大多是以劃一收費的方式收取,但部分信托公司會提供投資建議,委托人也可以參考其建議,達成資產增值的目標。

當然由於成立信托每年都涉及一筆的管理費用,因此真的要成立的話,則要考慮自己是否有這個需求。同時,如何真的想更了解信托的詳情,可以向銀行或信托公司了解更好,是否適合自己的需要。如果有意了解更多,可以向有關銀行或公司查詢。

同場加映:【溫股知新】港股又破位 部署要諗計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投資理財創富頻道--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onelink.to/8svabv

#國際視野精明理財盡在iMoney網站【imoneymag.com

#如欲收看更多財經評論影片請登入iMTV+【https://bit.ly/3vHyRIn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記者:陳佳恩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