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口語報告時的速度 - 英語與翻譯教學 - udn部落格
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英語口語報告時的速度
2009/08/12 00:07
瀏覽42,123
迴響0
推薦9
引用0

廖柏森

報告時說話的速度也會影響整體的表現及觀眾理解的程度,說得太快會讓人覺得講者個性急切不耐忙,說得過慢又可能讓人覺得溫吞沒精神。而在使用英語報告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還會因緊張興奮而影響說話的速度,有可能比平常講得更快或更慢,導致原本規定20分鐘的研究報告,卻往往提前或來不及講完,使得辛苦準備多時的報告只因為說話的速度欠佳而功虧一簣。

    美國學者DalyEngleberg (2001:236)曾建議口語報告的速度,一般而言美國人每分鐘講145180個英文字是較佳,講125145個字是可接受的(acceptable)範圍,而每分鐘講不足125個字則為太慢,超過180個字則是太快。但是以這樣的標準來看台灣的英語講者的速度,絕大部份的人每分鐘講不到125個英文字,就算勉強達到,聽起來也不太自然和正確。另外也有Heyen Vaughan(2000:25)認為非以英語為母語人士(non-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在作商業簡報時每分鐘約講90個字,也就是在20分鐘的簡報內大概要說1,800個字,這應該才是我們台灣學者作英文學術報告的合理目標。總之,外國人多能體諒台灣講者的英文表現,我們寧可力求發音的清晰正確,而無需為求快而破壞訊息傳達的完整順暢。

    另外,報告時若同時能呈現快慢不同的說話節奏,比較能維持觀眾的興趣,而且說話的速度也可以凸顯內容的重點。特別是講到內容中比較重要的地方應該把速度放慢,可以提示重點並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或是碰到內容比較艱澀複雜的地方,說話速度較慢也可以讓觀眾有時間消化思考所聽到的內容。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語言
自訂分類:學術英文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