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起成功的關鍵,相信每位績優保險業務員給出的答案都不盡相同,而香港保誠保險首席財富規劃總監許曉蓉所給出的答案則是:拓展思維,積極學習,再秉持以客為先的精神提供最佳服務。

保險的價值是什麼?相信這是所有保險業務員都曾經思考過的問題,而他們的答案則決定了自己展業與規劃的方針。香港保誠保險資深營業經理許曉蓉回顧從業20年的經驗與心得,總結出一個結果:保險的價值在於透過保障與理財,幫助客戶防患未然、薪火相傳,並確保夢想得以實現。

「保險業務員不只是保障的規劃人,更是客戶夢想的見證人。」許曉蓉分享,為了實踐這份價值,業務員必須要訂下明確的前進目標,並且不斷學習,自我增值,才能夠不斷突破自己心目中的最高境界。

 

看見長遠的市場需求,提前學習所需知識能力

保險保障的範圍,不外乎生老病死的需求,但是當規劃落實到每個人身上時,所需要的工具與知識範圍卻是遠超於此,更包括資產傳承、跨國稅務等知識,業務員需要不斷的吸收新知、自我成長。
許曉蓉十分感謝她在金融財務規劃方面的啟蒙老師王嘉平老師,除了課堂上的內容以外,最重要的是教會了她看見未來市場需求的遠見思維。得益於此,許曉蓉一直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不斷依據未來的市場需求而自我精進。

例如,2014年時她就看見了未來大陸市場的機會,因此透過學習法商、信託等知識,甚至親自前往上海交通大學參加家族財富管理與傳承研修班,就是為了讓自己未來能夠匹配大陸客戶的需求。

「看見市場需求,就會有動力學習;學習之後,又能看見更長遠、清晰的市場需求。2者之間,其實是相輔相成的。」許曉蓉再次強調,如今民眾的需求正在不斷變化,特別是高資產的客群,不只個人風險規劃,連同海外資產配置與世代資產傳承,都是他們需要的服務。

而在成為主管後,許曉蓉的學習範疇也進一步擴張,不但參加各類型的領袖管理課程,更在疫情下封關導致夥伴普遍業績慘澹時,在公司及不同團隊中分享所學,鼓勵夥伴們自我充實,轉危為機。

 

把每一張保單都當成人生最後一次去規劃

從業心態的重要性,是每位保險業菁英與主管都在耳提面命的事情,但是想要真正調整轉變,卻不是那麼容易。許曉蓉分享了2個案例,讓她深受觸動,進而讓從業的態度產生了變化。

2004年,許曉蓉剛入行時,電話還是接觸準客戶的主力工具。當時的她還比較內向,不知道該打電話給誰,左思右想後才鼓起勇氣打給一位大學同學,可惜對方正在大陸工作,只好相約下次回香港時再聯絡。

沒想到的是,2、3個月後,許曉蓉竟然收到了那位同學的訃聞,留下妻子與剛滿週歲的女兒,不知未來在何方。這讓許曉蓉感到十分的內疚,如果當初那通電話她有把握住機會的話,說不定能夠改變他們一家的命運。

抱持著這樣的心情,許曉蓉在葬禮時向同學的妻子遞上了奠儀與名片,並表示同學雖然沒有跟自己投保,但是願意協助他們辦理其他公司的理賠事宜。從這件事情之後,許曉蓉放下了愛面子的心態,開始正視起保險的重要性,以及自己身為保險業務員的使命。

第2個案例發生在幾年前。有位32歲的客戶和許曉蓉簽約成交,保費不多,年繳1萬3,000元港幣,包含壽險、重大疾病險和住院醫療險,算是做好了當時的必需保障。

原本許曉蓉打算長期經營這位客戶,想不到沒幾年便從客戶的妻子那裡傳來了壞消息──客戶因為心臟大動脈剝離,在睡夢中辭世了,妻子在把事情處理一個段落後,便把電話打給了許曉蓉。不幸中的萬幸是,重疾險的死亡理賠加上壽險理賠,總計約350萬元港幣,幫助客戶的妻子解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家計問題。

客戶的案例讓她親身體會到「明天與風險不知道誰會先到來」這句老話,因此她也將這個觀念分享給所有客戶,把每一次都當成最後一次去做規劃,當業務員與客戶都抱持著這樣的心態,便能確保每一張保單都做到當時最好的程度。

我們無法阻止風險的降臨,只能盡一切努力,讓保單生效得比風險更早,並且確保這份保單的內容足夠客戶完成人生的責任。只要抱持著這樣的心態與觀念,客戶便能夠透過你的積極與熱忱而建立信任,也會在這個觀念的推動下不斷自我充實,讓自己成為更加優秀的保險業務員。

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