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现象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摇摆现象

伽利略所发现的物理现象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摇摆是由伽利略所发现的一种物理现象。
中文名
摇摆现象
外文名
swing
实    质
物理名词
地    点
意大利的比萨(Pisa)
人    物
伽利略

定义

播报
编辑
摇摆现象
摇摆现象,顾名思义是一个左右或者前后摇摆的动态现象。

释义

播报
编辑
(一)拼音:
yáo bǎi
(二)解释:
1.摇动,摆动一种现象。
2.形容行走时自得之貌。
3.喻思想观点等游移不定。
(三)英语翻译:
swing
(四)日语翻译:
揺れ动きます

物理名词

播报
编辑
(一)摆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400多年前的意大利的比萨(Pisa),年轻的伽利略(Galileo )当时正在比萨大学学习。有一天,伽利略在教室里做弥撒。教堂穹单摆顶上挂着的吊灯不停地来回摆动,这本是司空见惯地现象却引起了伽利略地注意,他被吊灯摆动地节律性吸引住了。伽利略看得出了神,尽管吊灯地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但每摆动一次的时间似乎时相等的。这个现象令他大为惊奇,于是他决定仔细地观察。
他记起医学老师讲过,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于是,他一面按住手腕数脉搏跳动的次数,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果然不错,灯每往返一次摆动的时间完全相同。接着,又一个疑问冒了出来:加入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些,它每摆动一次的时间还是一样的吗?回到宿舍,伽利略模仿吊灯开始了实验,它把铁块固定在绳子上的一端后挂起来,将铁块从竖直位置向侧面拉开不同的距离,仍用脉搏测量摆动的时间。实验结果证明它最初的假设是正确的。
(二)摆的性质
“不论摆动的幅度大小,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相同的。”在物理学中这种现象叫做摆的等时性原理。但如果摆绳越短,摆动一次的时间就越短。过了100多年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摆的等时性原理终于从理论上得到了圆满的解释。

生物名词

播报
编辑
蛋白质合成体系中,密码子中第三位碱基与反密码子第一位碱基的配对有时不一定完全遵循A-U、G-C的原则,Crick把这种情况称为摇摆现象(wobble),有人也称摆动配对或不稳定配对。
英文表述:Wobble in base pairing allows G-U pairs to form between the third base of the codon and the first base of the anticodon.
密码子的第三位和反密码子的第一位是摇摆位点。反密码子第一位的G可以与密码子第三位的C、U配对,U可以与A、G配对,I可以和密码子的U、C、A配对,这使得该类反密码子的阅读能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