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虛擬空間「元宇宙」會否取代社交媒體?早期投資者﹕兩者定位不同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即市財經 - Hot Talk - D210802

【訪問】虛擬空間「元宇宙」會否取代社交媒體?早期投資者﹕兩者定位不同

Hot Talk

發布時間: 2021/08/02 10:00

最後更新: 2021/08/09 15:17

分享:

分享:

元宇宙早期投資者、Kenetic Capital創辦人朱沛宗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元宇宙產業具獨特投資價值。

Facebook(美﹕FB)創辦人朱克伯格近期多次提及,要將Facebook從社交平台發展成「Metaverse」(元宇宙),讓用戶享受浸沉式虛擬世界。元宇宙早期投資者、Kenetic Capital創辦人朱沛宗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元宇宙產業具獨特投資價值,預料它不會取代社交媒體及線上遊戲平台,並認為元宇宙背後的區塊鏈技術能促進虛擬資產交易。

元宇宙到底是甚麼?詳見﹕【下一頁】

朱沛宗為元宇宙產業的早期投資者。在2017年時,他成立的Kenetic Capital便已投資元宇宙Decentraland,目前累計已買入幾百塊虛擬「地皮」。朱沛宗表示,現時計劃籌建5棟建築物,建立虛擬畫廊等項目,預計項目落成後,每星期可獲50至200人的流量。

南華早報在The Sandbox買入虛擬土地,詳見﹕【下一頁】

要建立一個項目,先從買地開始。元宇宙內的土地有價有市,朱沛宗指,地價視乎訪客流量,以Decentraland為例,一塊地皮的價格可介乎幾百元美元至逾1萬美元不等。

圖為Decentraland Map。

虛擬土地售價逾400萬港元,詳見﹕【下一頁】

另外,要在元宇宙「起樓」殊不容易,跟線上遊戲不同,要建立一棟虛擬建築,需聘請人員撰寫程式「起樓」。團隊同時需聘請一名設計師,負責設計建築物的外觀,通常約3至6星期才能完工。

元宇宙的獨特性

若在元宇宙內建設項目,需付上如此龐大的成本,Minecraft、《模擬市民》等虛擬遊戲環境的用戶體驗會否更勝一籌?朱沛宗認為,元宇宙的獨特性在於,用戶的資產全數被紀錄在區塊鏈上,平台無法控制用戶資產擁有權。在此情況下,平台用戶可自主創建任何資產,並把它們在網上市集上出售,促進NFT(非同質化代幣)等虛擬資產交易。

圖為Somnium Space項目的介紹書,每名用戶所建立的資產皆被紀錄在區塊鏈上。

NFT是甚麼?詳見﹕【下一頁】

他亦指,元宇宙是一項非常新穎的產業,不少人會將其與社交媒體混淆。他認為,社交媒體的主要功能為溝通,但元宇宙提供的是「空間」及「環境」,兩者定位並不相同,故相信元宇宙不會取代社交媒體。

元宇宙到底可以做甚麼?圖看記者實測體驗元宇宙(按圖可放大)

點擊圖片放大
+5
+4

元宇宙平台之間的競爭?

目前除Decentraland Land外,還有The Sandbox、Somnium Space等元宇宙平台。比較不同的元宇宙,朱沛宗認為,對於元宇宙來說,最重要的是流量,當地亦需有一定「基建」,例如虛擬建築物、定期舉辦的活動等,才能吸引用戶進駐。

The Sandbox虛擬土地價格年內累升10倍,詳見﹕【下一頁】

被問及未來元宇宙會否互相整合,組成唯一一個虛擬空間,朱沛宗認為,出現上述情況的可能性較低。

他亦預料,隨著區塊鏈科技創新,各個元宇宙之間將能夠互相交流。以貨幣為例,元宇宙所使用的代幣透過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將代幣兑換成實體貨幣。他指出,當未來各個元宇宙之間能夠互相溝通時,屆時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將擔當重要角色,轉換不同元宇宙之間的貨幣。

將為加密貨幣提供更多應用場景

長遠來說,朱沛宗認為,香港地少人多,人們需透過數碼世界的空間表達自己。他提出,當更多人追求個人化的數碼身份(Digital Identity)時,屆時將衍生更多市場需求,如強調自己個性的虛擬衣服。由於這些需求皆依賴元宇宙的環境,故他認為,元宇宙日後會為加密貨幣、NFT及時裝提供更多應用場景。

相關文章﹕

【訪問】YAS推全球首個NFT微保險「NFTY」 接受加密貨幣投保、最快年底開放予零售客

【區塊鏈新投資?】當虛擬貨幣遇上藝術品 Cosmo Group收購Coinllectibles涉足NFT藝術品

【虛擬貨幣買虛擬樓】全球首間NFT房屋以288枚以太幣售出  約值50萬美元

一鍵攞齊全港所有「疫苗優惠」、「疫苗抽獎」的參加辦法及連結

緊貼最精準、最快的財經新聞資訊,立即免費下載使用【按此】

編輯﹕賴奕羚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看文章 ・ 賺取 ET Points

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高達$3000優惠券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