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曾是啟發了無數星際夢想的計劃。
50年前,NASA出版了一份厚達253頁的報告,名為《獨眼巨人計劃》。它對NASA組織的如何探測外星文明研討會的結果進行了總結。參加研討會的天文學家、工程師和生物學家得出結論說,他們需要一個「獨眼巨人」,即一個用上千個直徑100米的接收器組成的巨型射電望遠鏡陣列。當時對項目耗資的估計是100億美元。天文學家說,這個「獨眼巨人」能探測到來自最遠距離為1000光年的外星信號。
報告的開篇引用了現為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名譽教授的天文學家弗蘭克·德雷克的一段話:
幾乎有絕對把握的是,就在此時此刻,其他智慧文明發出的無線電波正落在地球上。如果能建造一台指向正確位置、調到正確頻率的望遠鏡,就能探測到這些電波。有朝一日,人類提出的許多最古老、最重要和最令人興奮的問題的答案將來自星際間的某個地方。
廣告
獨眼巨人報告早已絕版,但仍可在網上找到。它後來成為一代天文學家的寶典,他們曾被用科學來回答存在主義問題的夢想吸引。
「我們第一次有了可以做實驗的技術,而不是問牧師和哲學家(來回答這種問題),」吉爾·塔特在十年前接受採訪時說。她在念研究生時讀過這份報告,後來畢生致力於尋找地外文明的研究。
《獨眼巨人計劃》對NASA組織的如何探測外星文明研討會的結果進行了總結。
《獨眼巨人計劃》對NASA組織的如何探測外星文明研討會的結果進行了總結。 NASA
上週,中國天文學家探測到了具有地外文明特徵的無線電信號的消息在世界上傳開,讓我想起了獨眼巨人和受其啟發的工作。中國探測到的信號頻率為140.604兆赫茲,頻寬非常窄,自然界本身通常無法實現這種精確度。
中國天文學家的探測使用了全稱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英文縮寫FAST,中文俗稱「中國天眼」)的巨型新望遠鏡。望遠鏡指向一顆名為克卜勒438 b的系外行星,這顆岩石行星的大小約為地球的1.5倍,在天琴座的克卜勒438紅矮星的所謂宜居帶內的軌道上運行,天琴座距離地球數百光年。據估計,這顆行星的表面溫度為2.8攝氏度,讓其成為可能存在生命的候選者。
然而,報導這一發現的官方報紙《科技日報》上的文章很快就消失了。中國的天文學家們已在給這個結果潑冷水。
跟蹤中國空間和天文學進展的記者安德魯·瓊斯援引中國地外文明搜尋的首席科學家張同傑的話說,「可疑信號是某種無線電干擾的可能性也非常高,需要進一步的確認或排查。這可能是個漫長的過程。」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丹·沃西默是一篇關於這種信號的科學論文的作者之一,他的說法更直率。
弗蘭克·德雷克和與他同名的方程式,該公式推算了銀河系內可與我們接觸的外星智慧文明數量。
弗蘭克·德雷克和與他同名的方程式,該公式推算了銀河系內可與我們接觸的外星智慧文明數量。 Dr. Seth Shostak/Science Source
「這些信號來自無線電干擾;它們是地球人的無線電污染造成的,而不是來自外星人,」他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
這是一個大家並不陌生的故事。半個世紀以來,搜尋地外文明計劃(縮寫為SETI)就像打地鼠遊戲,先找到有希望的信號,然後再追蹤到軌道衛星、微波爐和其他地球來源。1960年,德雷克本人用射電望遠鏡對準了一對恆星,很快他就以為自己淘到了金子,結果卻發現信號來自一個雷達的干擾。
廣告
最近,一個信號似乎來自太陽最近的鄰居比鄰星的方向,結果最後追蹤到的是來自澳洲的無線電干擾
NASA上週宣布,將對不明飛行物的科學研究進行適度投資,以便給這種被許多人批評為一廂情願式的想法帶來嚴謹性和實用價值。1971年,該機構在史丹佛大學為期三個多月的獨眼巨人研討會也是同樣的目的。該會議由天體生物學家約翰·比林漢姆和時任惠普研究主管伯納德·奧利弗組織。他們還編輯了會議報告。
在序言中,奧利弗博士寫道,如果獨眼巨人有任何進展,他會認為那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
「獨眼巨人確實是一個里程碑,主要是它有連貫的SETI戰略、清晰的計算和隨後的工程設計,」哈佛大學物理系榮休教授保羅·霍洛維茨說。霍洛維茨後來設計並開始了自己的監聽活動,名為「Meta計劃」,由行星協會資助。曾執導《ET》和《第三類接觸》的電影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出席了1985年在麻薩諸塞州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阿加西斯站舉行的正式開幕儀式。
「SETI是真的!」霍洛維茲博士說。
但奧利弗最初得到的只有威斯康辛州民主党參議員威廉·普羅克斯邁爾頒發的「金羊毛」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頒發給揮霍公款的美國政府官員的一種半開玩笑的獎項——譯註),後者認為這是政府浪費行為,對此表示反對。
廣告
「在我看來,這個項目應該推遲幾百萬光年,」普羅克斯邁爾說
在1992年的哥倫布日,美國宇航局確實啟動了一項有限的搜索;一年後,在內華達州民主党參議員理查德·布萊恩的要求下,國會取消了該計劃。自那以後,由於得不到聯邦政府的支持,SETI計劃一直舉步維艱,其資金來自於加州山景城的非營利組織SETI研究所。最近,俄羅斯企業家尤裡·米爾納通過一筆1億美元的贈款,建立了一項名為「突破聆聽」的新計劃。霍洛維茨博士和其他人將搜索範圍擴大到他們所謂的「光學SETI」,監測天空中來自遙遠文明的雷射閃爍。
霍洛維茨博士說,「獨眼巨人」沒有建造出來,這也是好事,「因為按照今天的標準,它將是一個昂貴的笨重怪物。」技術發展已經改變了遊戲規則,比如可以同時收聽數十億個無線電頻率的無線電接收器。
一名工作人員正在維護FAST望遠鏡的反射板,FAST望遠鏡建於2016年,也考慮到了SETI研究。
一名工作人員正在維護FAST望遠鏡的反射板,FAST望遠鏡建於2016年,也考慮到了SETI研究。 Xinhua News Agency / Contributor
中國新的大型FAST望遠鏡於2016年建造,還有個暱稱叫「天眼」,部分也考慮到了SETI。它位於中國西南部貴州的一個天坑裡。其規模令波多黎各標誌性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黯然失色,後者於2020年12月非常不體面地坍塌了。
現在,FAST和它的觀測者們也經歷了虛驚一場的考驗。SETI天文學家說,還會有更多。
受到「獨眼巨人」報告啟發的那一代天文學家正在老去。比林漢姆於2013年去世奧利弗於1995年去世。2012年,塔爾特博士從SETI研究所退休,她為自己從未發出過錯誤的預警而自豪。
廣告
那些堅持下來的人聲稱不會因為所謂的「大沉默」而氣餒。他們說,他們一直是著眼於長期的尋找。
「大沉默並不出人意料,」霍洛維茨說,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在銀河系的2億顆恆星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恆星被觀測過。從來不會有人說,探測到大量的外星無線電信號是件容易的事。
「這可能不會在我的有生之年發生,但它會發生,」沃西默說。
「迄今為止,SETI研究人員探測到的所有信號都是我們自己的文明發出的,而不是其他文明發出的,」沃西默博士在一系列的電子郵件和電話交談中抱怨道。他說,地球人可能不得不在月球背面建造望遠鏡,以避開地球上日益嚴重的無線電污染和軌道上衛星群的干擾
他說,現在可能是在地球上進行SETI活動的獨特窗口期。
「一百年前,天空是晴朗的,但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做,」他說。「一百年後,天空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