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艾怡良第三张专辑《说 艾怡良》?

关注者
7
被浏览
9,934

2 个回答

提到艾怡良这位歌手,有些朋友听说过这个名字,有些朋友听过她的歌声却不知道她是谁,从首张专辑《如果你爱我》到《大人情歌》甚至再到这张获得金曲奖的专辑《说 艾怡良》,似乎一直都不愠不火,并没有在市场上激起太大的浪花,然而她的实力有目共睹,业内一直对她有很好的评价,出色的唱功和创作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甚至有着台湾阿黛尔之称。

选秀出身的艾怡良,身上一直带着一种披荆斩棘的愚勇在努力前行,让人不由得会对她身体力行的勇谋点赞。

2008年,艾怡良成功打入了第一届超级偶像踢馆赛,时隔两年后,再次打入了2010年超级偶像的淘汰赛,并且凭借踏实的唱功一路过关斩将夺得了总冠军,然而,总冠军的头衔并没有让她在乐坛大红大紫,为了提高自己的人气,艾怡良在2011年加入了辽宁卫视的音乐选秀《豪情唱响》,但是后来因为私人缘故,止步18强。2012年,她的首张专辑如果你爱我发行后入围了第二十四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新人奖,不过最后却以奖项失之交臂。

带着对音乐与生俱来的热情和骨子里的冲劲,艾怡良继续用自己的音乐态度勇敢地冲撞着这世界。2013年,艾怡良来到内地,先后参加了中国最强音和中国好声音,在中国最强音里,获得了女子组的亚军,并现场被罗大佑收为徒弟,但是在2014年的《中国好声音》里,她并没有走到最后,在小组PK赛中,与陈冰合唱《他不爱我》时遗憾落败。

这一路走来,艾怡良并不算取得特别好的成绩,但是她敢于进取冒险的音乐态度,她的认真和对生活的体会,以及这么多年来在众多平台中的摸爬滚打、切磋升级,让艾怡良在接下来的作品中呈现出了一个更完整的自己。

于是我们听到了这张沉淀近20个月后风格多变,“放飞自我”之作——《说 艾怡良》。

在首张专辑《如果你爱我》中,初出乐坛的她在《Metal Girl》中的浅浅勾勒俨然只是小试身手,到了第二张专辑《大人情歌》里也仅有首尾两支全创作,然而到了第三张专辑,在十首歌曲中,艾怡良参与了八首歌曲的作词作曲,并且自信地抛出了其中四首全创作,过半的专辑制作参与,让艾怡良把控住了这张专辑的走向,交出了一份让自己满意的作品,而在第28届金曲奖中的带着七项提名并且最终拿下金曲歌后也让艾怡良持之以恒对创作的努力得到了首肯和鼓励。

电子乐的元素在艾怡良以往的音乐中并不少见,在第二张专辑中,一曲弥漫着电气硝烟味的《上流玩法》打开了暴力美学的听觉新体验,在这张《说 艾怡良》专辑中仍然用一首带有电子元素的《说》作为开头,不过相较于情绪强烈递进的《上流玩法》,《说》中的电气元素只是作为一个摇曳的背景,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氛围和空间感。第一首个性十足的歌曲足以让人对这张专辑产生兴趣,格局铺成。

进而是第二首《寂寞无害》,这是一首流行的成人抒情,初听的时候,觉得与第一首之间风格转变太大,但是实际上很多人在《说艾怡良》这张专辑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这首歌。的确,情歌大咖张简君伟作词,加上艾怡良叙述性层层递进的唱法,让这首歌有了流畅的音乐和旋律,每一个在都市里爱过错过的男生女生听完都会有自己的一番感触,而一张专辑中往往也需要这样一首“口水歌”来打开市场,放在第二首也可以理解。

专辑中还有另外一首主打《我们的总和》,像是与《寂寞无害》相照应的低吟浅唱,减掉了繁复的编曲,清新,流畅的旋律听起来更具亲和力,艾怡良略带低沉而沙哑的嗓子静静地描绘着现代社会的感情百态,让这个故事更动听。而专辑中的《拼图》、《爱是这样》虽然也是这样“温水类”的抒情歌,但相较于这两首来说,总觉得差一点,无论是从歌词还是整体的编曲来看,都略显普通和平淡。

整张专辑中,最出彩的部分莫过于属于中间部分的“逃生三部曲”。乡村意味混搭布鲁斯的《空头支票》和电气摇滚范的《逃生计划》都由艾怡良自己作词作曲,“金属”质感的嗓音和天生的节奏感对此类风格的把握游刃有余,一曲雷鬼风的《带我去一个阳光普照的岛屿》慵懒自然,无论是这三首中的哪一首,都非常的“艾怡良”。

但是风格多变,有着不俗的唱作能力的艾怡良仿佛还是处于一个小众的状态,相对于蔡健雅或是徐佳莹这些同时代的女歌手来说,她的知名度和作品的传唱度远不及她们,金曲歌后的加冕也未能让她爆红。风格的多变的确容易让定位变得模糊,但更重要的一点是艾怡良的音乐带有很强的音乐性,这样往往没有足够的传唱度和话题性,而艾怡良独特的表达有时也会拉远与听众的距离,比如《我们的总和》中,“截弯取直”、“出版成品”等词汇的运用,就略显抽象。

艾怡良对音乐的专业度不容置疑,创作水平也正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在最新的一张专辑《垂直活着,水平留恋着。》中一首《Forever young》又获得了金曲奖的肯定,得到了最佳编曲,她在其中写道“活的高亢,低落,高亢,低落”,在乐坛摸爬滚打多年的艾怡良用历练止痛,以谦卑之名,行感谢之实,从小众变成大众只是一个时机的问题。

泻药

13年的《中国最强音》中,来自台湾两大王牌选秀节目的两位冠军都前来参选。一个一路过关斩将被评委厚爱,但观众缘一直平平。一个首轮惊险晋级被批“没感情”,进入十二强由于合约等原因退赛。

那年,是李佳薇和艾怡良的第一次交锋。

2014年,离李佳薇发行首专已有三年,离艾怡良发行首专两年,两人分别发行了引人注目的专辑《天堂/悬崖》和《大人情歌》。李佳薇凭首波主打《像天堂的悬崖》的高话题mv和贴片韩剧主题曲蝉联多周kkbox冠军;艾怡良的《大人情歌》在中华音乐协会年度评委中获得十佳专辑,《上流玩法》获十大单曲,金曲奖也入围单曲制作。

在2015这个没什么人发片的年份,李佳薇参加了《我是歌手》踢馆赛,艾怡良在《女也》合集中的翻唱让人惊艳。

2016年,两人的第三张专辑相隔不到一月发行。李佳薇专辑把原本不受重视的中快板放了两首到主打,文案中充满了突破、转型;艾怡良的专辑怎样呢?

艾怡良的一专主打所谓的“骚灵”风,专辑同名主打《如果你爱我》淡化副歌颇有特色,类似《someone like you》的前奏当年也贴了一下“台湾阿黛尔”(跟家家撞了),也贡献出几首优质芭乐《别说出》《节骨眼》,艾怡良烟嗓的声线和中低音让人沉醉。打歌也打了一首比较R&B的《敏感》,但我觉得打《你说了算》或《dark angel》更明智,但可能当时的索尼对市场还是有许多担忧,毕竟一专保险点好。

说回这张专辑,专辑一出立马就听完了整张专辑,第一反应就一个字“收”。没有了二专里《上流玩法》的暴力唱腔,没有了《坏》的野性。好几首歌的音域都过于克制。但慢慢挺多,发现这张专辑的完整性值得称赞。

第一首同名歌曲《说》,略长的迷幻感十足的前奏让人对整张专辑产生了兴趣,到底是怎样一张专辑。与众不同“导正”“镜射”等理科词汇也只能出自艾怡良之手吧。这首歌初听乏味,会让人讶异芭乐写得不错的师弟周兴哲怎么写出如此没有记忆点的旋律,但听久会慢慢发现其韵味。这种迷幻色彩的曲风挺能抓住粉丝的心,但对路人来说——路人也不会听这首歌。

第二首《寂寞无害》,初听觉得是全专最违和的一首歌曲,其他歌曲虽然不都是非商业化,但这首也太k歌了吧。后来看很多人对这张专辑的看法最爱就是这首,也就慢慢能理解唱片公司的用意。果然,需要火的二单打的是这首,而且mv拍得挺不错,据说这首在kkbox成绩还可以。确实旋律好记。27届金曲奖插播的广告里也有这首歌当BGM,贴吧里还有人问是什么歌,这首歌打得很正确。

《我们的总和》整个的唱腔是《如烟》的唱腔,词曲的高度跟艾怡良写给奶茶的《相看两不厌》不分伯仲,放在第一主打当之无愧,就是mv太普通了没有水花。

哨声打开了《空头支票》的前奏。最近北外的毕业晚会有人翻唱这首歌【空头支票】2016北外2012级毕业晚会。讲真,这首歌除了艾怡良,很难想象适合哪个主流的华语女歌手唱。整首歌贯穿的口哨声有记忆点。

整张专辑最赞却没有别列为主打的部分就是中间这一部分《空头支票》《逃生计划》《带我去一个阳光普照的岛屿》,简称“逃生三部曲”,这三部曲有布鲁斯、有电气摇滚、有雷鬼——风格虽不一,但都很艾怡良。《空头支票》里的口哨声,《逃生计划》里的重击鼓声,《岛屿》整个慵懒风都很有特色。

而专辑中《拼图》《爱是这样》这种跟《我们的总和》曲风类似的”温水”歌曲,但可惜无论是歌词还是整体的流畅度离都离《我们的总和》差一点,但单独听也还好,不好不坏。

《Then you come along》这种私人化的小品正好对应了二专的《光荣》,很私人化的作品,这次的编曲上更有心,但有时候突然觉得曲风像蔡健雅《天使与魔鬼的对话》的风格。

《依赖》类似于上专的《大人情歌》,往好里说“挖掘了艾怡良更多方面的唱腔”,说得不好就是“这首歌不应该自己留着应该卖给什么邓福如,陈芳语”,这张唱腔真是十分别扭。

听完艾怡良的三专,结合五大金榜的成绩,对艾怡良的未来还是有一些担心。不是担心作品质量的问题,定位也没有问题。艾怡良是难得的根本不用担心没有标签,没有特色的新生代女歌手,但市场就是这么一个市场,台湾音乐市场确有包容性,而市场销量没有包容性。

希望还有下张专辑!


感谢金曲奖,下张专辑见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