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信貸評級的3類資料|「信資通」推出在即 拆解個人信貸報告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博客 - D240311

影響信貸評級的3類資料|「信資通」推出在即 拆解個人信貸報告

博客

撰文: 傅潔德

發布時間: 2024/03/11 08:30

最後更新: 2024/04/11 18:22

分享:

分享:

消費者應積極定期查閱個人信貸報告,經常留意評分變化,及時發現及改善不良信貸習慣

由行業公會[1]在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支持下建立的「信資通」即將推出,其後消費者便可每12個月向受委任的信貸資料服務機構如環聯免費索取一份信貸報告(服務推出時間有待監管當局公布)。這份信貸報告提供不少關鍵資訊,讓消費者了解自己在金融機構眼中的「信用人格」,因此消費者實應把握機會,定期查閱個人信貸報告。

信貸報告是什麽?

信貸報告是消費者信貸活動的全面記錄,涵蓋詳盡資訊,如為消費者提供信貸或貸款的機構、信貸限額和貸款額,以及消費者的還款紀錄等。如有拖欠債項、破產、或與追討債務相關的法律行動等,亦會出現在信貸報告中。

信貸報告可包括以下資料(請按下圖)

點擊圖片放大

信貸評分如何計算?

信貸報告的資料均由銀行及財務公司在獲得消費者的同意及授權後上存至信貸資料平台(CRP)。信貸資料服務機構會下載相關資訊從而計算出消費者的「信貸評分」,繼而得出其「信貸評級」。信貸評級是根據個人理財習慣進行評估和計算的一種評級系統,按還款紀錄、信貸查詢紀錄、可使用信貸額、信貸額使用率、過往信貸紀錄年期及過往信貸使用金額等因素而對每位消費者作出獨立的評級。

各信貸資料服務機構的評分方式均有不同。在環聯的算法中,「信貸評分」和「信貸評級」由高至低分別是4,000至1,000分,及AA至JJ級,這就是金融機構對消費者「信用人格」的參考指標。申請信用卡、按揭或各項貸款時,銀行一般會向信貸資料服務機構查閱消費者的個人信貸報告,作為決定是否批核貸款及其他詳情如釐定利率的參考之一,因此保持良好的信貸評級可幫助降低借貸成本。

留意三類資料 或影響個人信貸評級

信貸評級是金融機構評核消費者風險的重要指標,在取得免費貸報告時,消費者可留意以下三類資料,對自己的信貸紀錄有基礎了解︰

  • 1. 逾期還款紀錄會保留長達5年

信貸評分的目的是反映消費者對借貸的態度及其還款能力,因此只要準時還款,即使是大額貸款亦未必會影響信貸評分;相反若逾期還款,即使金額不多,亦有機會為信貸評分帶來負面影響。此外,由於逾期還款屬負面信貸紀錄,即使消費者清還欠款後,該紀錄仍然會被保留於信貸報告中長達5年(由欠款金額全數償還日期起開始計算),消費者實應多加注意,保持良好還款紀錄。

另一方面,消費者也需確保還款記錄準確。若已償還欠款,並發現該紀錄未有及時更新,應及早提出更正資料的要求。

  • 2. 申請太多貸款會影響評級

信貸報告的查詢基本上分為「信貸申請查詢」(硬性查詢)及「其他信貸查詢」(軟性查詢)。硬性查詢可以保留長達兩年,即使最終沒有提取貸款亦會紀錄在信貸報告中,有機會為信貸評級帶來負面影響。雖然每次硬性查詢的影響因人而異,但明智地查詢可以將影響減至最低。至於消費者查閱自己的信貸報告則屬軟性查詢,並不會影響信貸評級。

同時,若消費者同時向多家銀行申請貸款,或為迎新優惠同時申請多張信用卡,銀行亦可能會懷疑消費者有極大財政困難,消費者不但有機會得不到最佳利率,更可能被拒絕申請。

  • 3. 應預防信用額使用率過度

一般而言,消費者可使用的信貸額愈充足,對信貸評分的影響便愈正面。信貸額使用率是消費者已使用的信貸額度佔每個信貸服務信貸額及全部信貸額的百份比。 這個比率最好維持於30%-50%。如擁有兩張信用卡,消費者應將每張信用卡及兩張信用卡的總信貸額使用率維持於50%或以下。這樣一方面可向金融機構顯示負責任地使用信貸的正面態度,另一方面亦可預防信貸額使用率過度。

定期查閱信貸報告 持續掌握信貸狀況

一年查閱一次免費信貸報告,只能算作最基本的「信用人格」定期監察。消費者應進行至少6至12個月的信貸監察,以便掌握自己的信貸狀況,並加以改善。除定時監察外,現時市場上部分信貸監察服務計劃更提供提示服務,若信貸報告出現重大變動時,會以短訊或電郵方式即時通知消費者,好讓他們及時核實變動的真確性。一旦出現可疑狀況,更可及早採取行動,減輕損失。

雖然「信資通」下的免費信貸報告具體推出時間尚待確定,但消費者維護「信用人格」刻不容緩。消費者應積極定期查閱個人信貸報告,經常留意評分變化,及時發現及改善不良信貸習慣,為不同的人生計劃做好準備。

[1] 香港銀行公會(HKAB)、香港有限制牌照銀行及接受存款公司公會(DTCA)及香港持牌放債人公會(LMLA)統稱「行業公會」

【關於作者】傅潔德(Irene Foo)為環聯香港個人業務總監,擁有超過20年的行業經驗,對個人信貸管理有獨到見解報告。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傅潔德 環聯香港個人業務總監

欄名 : 信用人格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