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型保單在今年熱賣有4項原因:0利率環境、投資市場熱絡、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及去(2020)年7月1日的門檻法則上路。

  投資型保單在今年漲幅驚人。根據金管會統計,光是2021年前7月投資型保單初年度保費收入就已達到新臺幣3,402億餘元、年增率高達94.5%。

  投資型保單為何在今年異軍突起?本篇火線話題邀請到東吳大學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主任詹芳書,為我們分享他對於目前熱門的投資型保單商機觀察。

1.您認為投資型保單於今年為何熱賣?

  我認為主要有4項原因:近0利率環境、投資市場熱絡、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及2020年7月1日的門檻法則上路(儲蓄險的吸引力相較於過去下滑)。

0利率環境:

  美國聯準會(Fed)自2020年3月美國爆發第一波新冠疫情以來,為了拯救股市,施行無上限量化寬鬆政策,緊急降息 6 碼,將利率從 1.5~1.75%連續降至 0~0.25%,低利率政策維持至今。

  對照物價膨脹的速度,許多高資產客戶傾向將資產轉移至更有吸引力的投資標的。今年新臺幣一年期的定存利率0.785%、美元定存0.2%。但臺灣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在今年4月、5月、8月均超過2%,被許多人戲稱「臺灣早已進入負利率時代」。

投資市場熱絡:

  熱錢效應使短期股市及債市持續上漲,都是促成透過保險理財的客戶將資金移轉至投資型保單的主要因素。

通貨膨脹(貨幣貶值):

  2020年美國啟動的無限量量化寬鬆所帶來的效應,形成了通貨膨脹。一般來說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超過3%為通貨膨脹,超過5%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通貨膨脹造成了貨幣貶值,因此民眾的閒置資金會更加傾向於獲益更高的項目。

  觀察今年各國CPI年增率變化,不少皆處於歷史高位。臺灣今年在4月、5月、8月均超過2%;美國4月突破4%,之後更擴大至5%以上;歐洲統計局最新公布的8月歐元區CPI年增率達成3%,寫下2011年11月以來新高。

門檻法則上路:

  另一個造成投資型保單大爆發的主因,是因為去年的壽險門檻法則修訂上路。利變型壽險的宣告利率不若以往有吸引力,且保費變貴(因保障提高),過往習慣以保單理財為目的的客戶轉為購買投資型保單。

2.這波投資型保單熱潮中,高資產客戶購買的比例極高。投資型保單對於他們的誘因為何?

  投資型保單對於高資產客戶的3項誘因包含多元資產配置功能、資產傳承目的及資金在投資型保單相較於儲蓄類險種更能靈活運用。

多元資產配置功能:

  我認為高資產客戶的考量點與一般民眾並不一致。許多民眾購買房子是為了自住、購買保險是為了避險,但是對於高資產客戶而言,這全是資產配置的一部分。

  大部分的高資產客戶都相當重視風險分散原則,他們普遍將資產平均分布於:股市、基金、房地產、藝術品、保險等。

  低利率的時代下,高資產客戶最在意的就是自己資金的機會成本,怕自己的資產成為一攤「死水」。今年其實不只是股市、投資型保單成長驚人,風險較低的房地產價格也居高不下。

  另外,我觀察到一個現象:一些投資專家們心態已經轉向保守。這2年臺股、美股紛紛站上歷史高點,無論經濟數據的表現(如:美國非農就業人口),股市仍持續上漲。美國道瓊指數至去年3月以來已上漲264%、納斯達克指數也成長94%。

  綜觀歷史,當經濟數據已影響不了股市時,股市過熱的危機點就會出現。這種對股市前景的擔憂,讓許多投資人開始將資金投入債券市場。

  許多高資產客戶目前有分散風險的需求。債券購買不易,投資型保單正好可以讓散戶用比較方便的方式持有債券。

  投資型保單不只在臺灣賣得很好,在美國也屢創新高。我認為是海內外投資大戶有感受到泡沫的來襲,正在進行風險分散。

  以股市成交量來看,許多投資大戶正在抽手。大盤雖然仍保持高點,但交易量已慢慢下跌,大盤結構正在改變。臺股成交量自2021年開始,3000億元成為基本盤,但在中秋節前後,已連續多日成交量僅維持2,000多億元。

  當熱錢褪去,股市的波動一定比基金不穩定。將資金放在基金、投資型保單相較於股市確實較能避險。尤其經過金融海嘯後,政府對基金經理人的規範比過去嚴格許多。連風險收益最高等級的RR5基金目前都被控制波動度於12%內,相較於股市的波動度,是較安全的選擇。

  這種投資人對股市前景的擔憂,或許可以從居高不下的房地產價格或投資型保單成長率略知一二。

資產傳承目的:

  目前的高資產客戶年齡普遍不低。當他們把資產配置在投資型保單上,一般很少是要獲利出場,而為的是當他們過世後,保險能享有一定的免稅額。

  他們把資金放置在基金也是一種資產配置,但未來傳承給下一代時將有10%的遺產稅。投資型保單對體況的要求沒有傳統型保單嚴格,是他們相對好入手的壽險。

資金轉換比儲蓄型保單更能靈活運用:

  過去許多風險承受度低的客戶喜歡購買儲蓄型保單,但儲蓄型保單需要長期持有,若未持有至少6年以上,帳面價值準備金可能還低於所繳保費總額。

  投資型保單相較之下,比放置在傳統儲蓄型保單更能靈活運用。基本上放置3年後就較少收手續費,它對許多高資產客戶是一項「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90期──